持续三天的撤军后,最后一批部队撤出北婆罗洲,兴华军在划定的分隔线附近,开始大兴土木修建防御工事。看到这一幕,很多撤出北婆罗洲的日军也百感交集。
在日军完成从北婆罗洲的撤军,接管北婆罗洲的第二战区第三师,也令日军意识到兴华军已然蜕变成一支正规部队。其装备还有军容,丝毫不比日军差。
甚至很多日军能够看到,兴华军的武器装备很精良。这也意味着,北婆罗洲被兴华军接管之后,不论日军还是将来的盟军,都很难再夺回这块地盘了。
更令日军震撼的,还是兴华军接管北婆罗洲之后,从棉兰老岛的丛林机场,很快出现一支飞行编队。这支飞行编队,是一支由战斗机群跟轰炸机群组成的部队。
接近两百架次的飞机,还有一支看上去数量不多,但明显是新型飞机的战斗机编队,陷降落至兴华军快速兴建起来的军用机群。这一幕,也令人感受到兴华军的不凡。
甚至在日军跟盟军的监控下,两国的情报人员都发现,兴华军的轰炸机编队,并非早前从美军手中接收的轰炸机,而是一款仿制德军的多发大功率远程轰炸机。
这也意味着,如果兴华军真想对那里实施轰炸突袭的话,只怕目前日军控制的南洋地区,都在兴华军的轰炸机航程范围内。那怕本土,只怕也非常有可能的。
面对这支庞大的机群转场,盟军跟日军的情报部门负责人,都显得久久未能平静。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兴华军不再是那支偏居一地的小部队了。
除了有一支庞大的飞行机群转场至北婆罗洲之后,唯一令盟军跟日军略显放心的。还是兴华军的海防部队,依旧是那些不到千吨级排水量的近海舰艇。
这样的舰艇,想同日军跟盟军的海军较量,自然也是不太可能。但打击海盗,管理近海水域,多少还是没问题的。这也说明,兴华军还可以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盟军也很快发动他们的情报部门,打探有关兴华军在飞机研发方面的情报。令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情报很快便被传了过来。
这些看上去跟德军轰炸机很相似的远程轰炸机,本身就是德军的轰炸机。轰炸机所用的航空发动机,都是兴华军从欧洲战场,高价回收运回棉兰老岛再组装的。
传递这个情报的大卫,也是美军在兴华军安插的一名非常重要的情报员。但美军根本不知道,这个情报实际是赵铁虎让大卫传给美军,加强美军对其信任的。
组装跟生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兴华军有一支雇佣兵部队,正在欧洲战场活动的事情,盟军方面也是知道的。因此,大卫传回的这个情报,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只是盟军方面根本不知道,目前位于棉兰老岛以及延安腹地,兴华军已经建设了两个大型飞机制造厂。在延安的飞机制造厂,更多从事研究跟钢铁冶炼。
毕竟,目前兴华军所需的一些特种钢材,其中需要用到的稀土矿,都在八路军的解放区。如果运送这些稀土矿,很容易引起盟军跟日军的注意。
反观将冶炼厂放在八路军的管控区,也不会引起太多人注意。最重要的,组建这样一个工厂,对八路军而言也极其难得,算是有了自己的钢铁工业。
那怕规模依旧不大,但有了第一个钢铁工厂,也能积累一些经验。除此之外,这对八路军而言,凭借同兴华军的合作,也能得到一笔源源不断的税收啊
第三二八章战后收尾
对于赵铁虎下令一个空军大队转场,很多人都显得有些不解。早前兴华军一直控制着情报,不想别人打探到太多有关兴华军空军的消息,那这次为何主动曝露呢
可在赵铁虎看来,一味的低调只会让别人觉得兴华军软弱可欺。眼下距离日军投降,剩下的时间已然不多,赵铁虎觉得有必要震慑一下日军。
同反攻盟军对抗的这段期间,日军的空军部队折损很严重。盟军针对零式研制的新型战机,在空战上面已经能够完全压制住日军的零式。
这种情况下,日军的精锐空军跟海军消耗的非常严重。反观兴华军这边,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兴华军储备的飞行员数量已经不少。
除此之外,如今在棉兰老岛的丛林机场,兴华军储备的飞机数量已经不少。在赵铁虎看来,一直窝在丛林里的空军,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唯有让空军走出丛林,进行更多的空军战术训练,才能让空军的飞行经验更多。一旦将来需要空军出击时,空军也能担当重任,不至于出现临战却缺乏训练的情况。
最重要的,随着华人逐渐成为主导南洋未来的力量,赵铁虎需要兴华军展现更强大的军力,去震慑跟拉拢南洋的土著势力,让他们知道兴华军的实力。
那怕兴华军已经接收土著年青人,加入兴华军的守备部队,让不少土著部落也有了自己的军事武装。但赵铁虎要警告这些土著部落,未来南洋必须由华人说了算。
如果他们不配合,那么兴华军便会对他们实施打击,那怕他们是南洋土生土长的土著。涉及到生存地的争夺,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没任何仁慈可言的。
正如赵铁虎所预料的那样,原本日军撤出北婆罗洲,还埋了一些暗手,希望那些当初投靠他们的土著势力,给接管北婆罗洲的兴华军制造一些破坏。
可看到兴华军上百架飞机降临,再傻的土著都知道,跟兴华军作对只有死路一条。如果这些土著想活命,想保住自己的既有利益,唯有配合兴华军的管理。
空军部队的横空出世,无疑能身处南洋的日军,也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这让很多驻扎在南洋的日军,真正明白跟兴华军保持友好,是多么有必要的事情。
甚至一些原本反对,觉得谈判代表团污辱日军荣誉的人,也彻底不吭声了。有这样强大的空军力量配合,兴华军想收复北婆罗洲,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反观早前生活在北婆罗洲的华人,看到从天而降的大批机群,则显得非常兴奋跟自豪。大量待在乡镇的华人,也陆续进入日军退出的城市,为建设新城而努力。
至于盟军那边,在得知兴华军的空军机群,更多都是从欧洲战场捡的破烂复装,性能有可能达不到德军战机那样强悍,也就没把兴华军空军太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