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1 / 2)

内,秦浩才算是感受到了啥叫天灾,山西虽然也遭了灾,不过起码入眼之处还能看见荒草,可是一到了陕西,所见所闻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它的景色:赤地千里

别说树皮了,连草根都快吃光了啊,走了两百里,居然连个人影都看不见,想来就算是地狱也不过如此。

“大人,前面发现了首辅大人他们留下的印记了。”

“太好了,这么说咱们就快会合了啊。”

“可是大人有情况,首辅他们偏离道路了。”

“哦莫非荀彧迷路了”

“不可能,上万的民夫,不少都是常年跑这条路的商贾,闭着眼睛都能走陕北去,不可能全都迷路。”

秦浩这时候也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嘴唇都已经隐隐发紫,颤抖地问道“那你说,是因为什么。”

“不确定,但肯定是出事儿了,陕西乱匪太多,咱们走了之后首辅那边没留骑兵,仅凭两千京营,恐怕。。。。。”

轰的一下,秦浩感觉脑子又被大锤子给砸了,自从他来到这西北地界以后,感觉成天都被这大锤子砸,砸的他都迷糊了,差点儿两眼一黑晕过去,感觉这趟赈灾他愤怒的次数比前半生加起来还要多些。

“国师,您没事儿吧。”

“没事儿,粮食要紧,娘的,下令部队全速前进,马披甲人穿盔,进入战斗状态,赶紧的去看看,头可断血可流,粮食不能丢。”

这一百万石粮食,乃是崇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再挤可就没有了,一旦有个闪失陕西可就彻底着火了,若是落在了流寇的手里,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果然,越往前追踪,发现荀彧他们偏的越远,明明是要进陕北的,结果追着追着都快到湖北了。

“大人,这马粪是新鲜的,他们不远了,看情况,应该是被乱军发现了,不敢再往前走,只能一路朝南走。”

“敌军大概有多少人。”

“不好说,不过看痕迹,恐怕少说也有几万人了,甚至有可能超过十万。”

嘶。。。十万人啊,不用说这一定是天道影响了,甚至东林党可能也在里面有掺合。

“三桂,如果反贼有十万人,你还有把握么。”

“关宁铁骑,悍不畏死,事关陕西数百万人的性命,事关我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没有也得有”

“好,冲锋阵型,出发会会这帮泥腿子。”

。。。。。。。。。。。。

荀彧现在死的心都有了,早知道陕西闹匪闹的厉害,可怎么也没想到居然这么厉害。

刚进陕西地面他就被人盯上了,虽然几次三番打跑了小股盯梢的部队,不过盯梢的人却一天比一天多。

换个人可能就栽了,好在荀彧没少干领兵打仗的事儿,当年兖州之战吕布也拿他无可奈何,常年的戎马经生涯让他敏锐的意识到,不能再往前走了。

越往北,反贼的势力就越大,这笔粮食一旦出了事儿,根本就不是什么试用期的问题,自己早就是该死之人,死不死的不在乎,可是西北嗷嗷待脯的百万灾民在乎啊,真要让紫金梁得到这笔粮食恐怕西北非翻了天去不可。

荀彧果断下令:向南。

刚开始盯上他们的不过是小股的贼兵,可是因为耽误的时间太长,这里又离陕北太近,因此,他们很快就被当时的第二大匪首紫金梁给盯上了。

至于为啥紫金梁能这么精准的绕过洪承畴和曹文诏的围剿,安安稳稳的跑来抢他这个堂堂内阁首辅的粮食,他已经不愿意去想了,除了东林党谁能有这么大的势力这是要把他往死里坑啊这帮东林党,为了政治斗争要将江山社稷弃之不顾了么

至于为啥这么巧,世界这么大,却偏偏和这阎王撞上,这对天道来说算事儿么

于是乎,荀彧悲剧了。

虽然他们已经尽量往南跑拖延时间了,但奈何他们辎重队走得实在太慢,紫金梁的部队越聚越多,终于,在他们走到甘泉县附近的时候,紫金梁进攻了。

多亏了这是京营的将士,京营将士虽然战斗力不强,不过好在有个优点,那就是他们家小都在京城,真正的吃皇粮,这笔粮食谁敢丢啊,战死了还好,要是敢当逃兵,从此无处可去不说连家人都得跟着倒霉。

也多亏了荀彧本人是兵法大家,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拿出了当年打吕布的十二分本事,在京营将士悍不畏死,在上万民夫的帮助下,终于打退了紫金梁第一波的试探性进攻。

可是这路是肯定不能走了,果断下令,上山,安营扎寨等援军,如果自己这儿死光了援军还不来,那也只能认了。

守了大概两天,手下士兵是死的死伤的伤,点着人头数,也只剩下四百多个京营兵了,眼看紫金梁这一波亲自上阵,聚了十余万大军从四面八方爬山攻了上来,心里冰凉冰凉,就剩下绝望了。

“唉终究。。。。还是无力回天么”

第一百零四章援军上

“终究。。。还是斗不过天么。”

说着,荀彧刷的一下拔出宝剑,放在脖子处,咬着牙闭着眼,准备一使劲把自己带走。

“大人,不要啊。”

身边小兵一把把荀彧仆倒在地,兴奋的大喊道:“大人,你看,咱们的援军来了。”

荀彧一听激动的眼泪都掉下来了,“快,快扶我起来。”

果然,那远方天际缓缓压过来的一道黑线,不正是大明的王牌骑兵关宁铁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