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员激烈的争辩,没来由的一阵烦乱,一拍龙案
“你们都闭嘴”
皇帝一发怒,原本还争执的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刘创三人心里感念皇帝的威严,一言之下便让所有他们平时都仰望的人闭嘴,这才是执掌万里疆域的天子
刘创跪在朝堂上满心激动,看着这些气宇轩昂,义正严辞的为商贾辩解的高官,本应心生感激,但是任他们说的天花乱坠,刘创心里也没有丝毫感激,因为刚才这位辩解的礼部侍郎昨日才从戴家额外征收了八千贯的迁家税,他心里真正感激的是韩通文。戴泉更是趴伏在地上一句话不说,嘤嘤的抽泣,六十多岁的老人,经历了荣华富贵,看惯了人情世故,被朝堂上这些高官显贵呼来唤去,每一次都是被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为求安身,今日栖身于关陇大贵族,明日依附在国公府,每一次都花费数万贯,但是用完了钱财便会被一脚踹开,人情悲凉,虽然富家一方却近况惨淡,但一次是真正的喜极而泣,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他们商贾翻身的希望,怎么能不喜极而泣。
“晋公,你怎么看”李治跳过这些人直接问可以拍板的人的意见。
晋太炎出班“陛下,农桑是大唐之根本,臣以为,商不可扬,否则必将使更多的人弃农经商,如今我大唐当以农耕为主,休养生息恢复战乱损伤的元气”
“晋公此言我不敢苟同,如今我大唐首要任务是赈灾,西州北庭百姓因为朝廷赈灾不利化民为盗,长此以往,必定会彻底糜烂,此三州为大唐门户,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认为为解三州之忧,任何可赈灾之法都可尝试”裴炎说道
“臣赞同裴大人的意见,三州赈灾之事,已经不可在耽搁下去”上官仪声援裴炎
刘仁轨和高季辅二人互视一眼
“且不说商贾如何,他们是否真的有力量赈灾,臣觉得还有待商榷”高季辅选择了中立
“如果商贾赈灾,没有成效,那又当如何,商人逐利,三州百姓只怕会在受盘剥”
“戴泉,你们三人是否有能力赈灾”
听闻皇帝的口有些松动,戴泉急忙说道“陛下,我等愿献上家产,赈济北庭西州与济州,助我大唐度过难关,愿我大唐万年绵长”
与其依附与这些不靠谱的大贵族,倒不如献上家产讨好皇帝,皇帝李治性格温和,或许可以借此为子孙谋求一条坦途,或许可以摆脱商贾的地位也不一定。刘创来之前就跟他们说过,这一次他们要向皇帝展示商贾的力量,借以提升他们的地位,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三人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花费巨大的代价,甚至荡尽家产,但是在裴府他们才真正发现了这是一个多么宏伟的计划。
“陛下”
还有人准备进言,但是皇帝直接挥手让他闭嘴,朝堂之上的这些豪门显贵拥有的家产,哪怕每个人献出一成都足以为他解忧,但是没有人这么做,而这些商贾甚至要献上家产,两厢比对之下李治更加厌恶。
“朕应允了,谁若是在反对,就想出一个更好的主意来,否则都给朕闭嘴”李治喝道
“多谢陛下恩典”戴泉三人感恩戴德
李治心中感慨,满朝贵族都守着一条红线,绝对不会出卖自身的利益,准许这些商贾献上家产在他们看来反而是一种恩典
“裴炎”
“臣在”
“此三人愿意献上家产为国分忧,但朕也绝非无义之君”
“陛下,济州渔业盐产丰富,西州多山林生产毛皮药材,北庭多矿产,但朝廷物力人力紧缺,不如让此三人代为经营,课以重税,一方面可使得充盈国库,一方面经营这些产业需要大量劳力,可从北庭西州以及济州招纳大量难民,此一举三得”这是韩通文当初给他出的主意,除了当初的以工代赈政策,这是裴炎第二次对韩通文的政治智慧感到惊奇。
“好,妙哉妙哉”李治哈哈大笑“这是你想出的办法吗堪称绝妙啊,传朕旨意,此一策定为西州北庭以及济州三州的国策,直到此三州恢复元气”
“陛下,这是韩通文的主意,说是以国政赈灾,此乃可以改变大唐的新经济政策”
“好一个韩通文啊”李治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何李安对韩通文如此看重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二章腾龙府
解决了北庭三州的问题,朝堂上的李治意气风发“来人,取纸笔来”
李治提笔,龙飞凤舞,寿延在一旁研磨,很快一副字便写成。
“你三人一心为国,主动为朕分忧,朕就送你们此对联以做鼓励”李治这么做也是为了刺激一下其他人。
寿延双手托着李治的墨宝“三位恭喜了”
戴泉刘创和赵秉三人千恩万谢,现在皇帝就是让他们一头撞死在朝堂上他们都毫不犹豫。
“谢陛下”三人彭彭彭的磕头,迫不及待的打开对联
“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天下典范”
皇帝都夸赞他们是天下万民的典范,谁还敢说他们是贱民这对联捧在手里,三人浑身都在颤抖,甚至腰板都挺直了,都不知道是怎么被送离皇宫好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回家一定要装裱起来,供在祖宗灵堂,让自己老祖先看看,自己算是脱离了贱民
“戴兄,这对联咱们怎么分”刘创问道
戴泉从喜悦中清醒过来,是啊,对联只有一副
戴泉一咬牙“两位老弟,我这一辈子到这里算是知足了,一辈子受尽冷眼,这幅陛下的墨宝还请相让”
“戴老哥,您这就不合适了,这对联是陛下赐给咱们三个人的,你怎能一人独占”刘创说道
“两位,别人看咱们三人富甲一方,但是各种苦楚只有咱们知道”赵秉苦笑道“要是有这对联,我就是做梦都能笑醒,我愿把我的产业分成三份,戴老哥,刘兄,你们若是肯割爱,可以各取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