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奖杯可是用纯金打造的。鉴于某种丢人的心结,薛绍把它设计得形如“大力神杯”让自己yy了一把。不过取的名称则是“尚武杯”。其实从西汉时起,富有对抗性的蹴鞠就成为了广泛流行的体育运动,当时大汉王朝秉诚“治国习武”的宗旨推广蹴鞠,不仅让它在军队里广泛流传,也在贵族当中普遍流行。大唐王朝同样也是尚武成风,薛绍将此杯取名为“尚武杯”,正有承习古风、发扬于今的意思。
虽然冠亚军的物资奖励是一样的,但是天后亲自颁发的纯金尚武杯,着实让郭元振等人欢欣鼓舞了一把。所有的千骑将士大声欢呼激动不能自己,那情形活像是他们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胜仗,或者是中国队真的夺到了大力神杯
欢快又激情的气氛在这时达到了顶点,大大的风光了一把的武则天也是满面春风,欢笑不已。那些随同武则天一起颁奖的司仪舞伎果然是当场让所有人惊艳了一把。她们刚刚一登场,凭借奇异又性感的服装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现场围观的数千禁军发出了一片惊嘘之声,一时间连天后的风头都有些被盖住了。
武则天看到这些女子也颇为惊奇,问薛绍她们穿的都是怎样的奇装异服薛绍便说,这是臣自己专为她们设计的“花钿唐袍”又是薛绍自己取的一个新名字。
武则天是女人,女人天性都是爱美的,而且她从来都是一个敢于特立独行、喜欢标新立异的人。对于花钿唐袍武则天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笑道:“薛爱卿果然富有主见极能创新。这些新衣虽然不合礼制但也颇为惊艳,给今天的讲武大会增色不少以后宫中但有娱玩歌舞之事,此等花钿唐袍便可登堂亮相,倒也是一番艳丽光景”
“天后宽宏圣明”薛绍拱手笑道,“其实公主殿下也甚爱此衣,天后若喜,我让公主殿下给天后定制送去,天后不妨一试。”
“哦”武则天哈哈的笑,“贤婿有心,贤婿有心了”
在场许多人都围观着薛绍与天后相谈甚欢,很多人的心里又有了想法,无非是认为薛绍左右逢源,既讨好着陛下,又亲近着天后。
薛绍与太平公主夫妻俩的却是心里有苦说不出,夹在二圣中间谁能一碗水担平都不能得罪,也都不能太过亲近真是难于为人
午膳时分,讲武大会告一段落,薛绍安排了饮食招待前来观礼的文武大臣们。不过二圣没有逗留,带着太平公主等人一同回了后宫歇息用膳。
下午的骑射比赛皇帝李治是没有亲临观瞻,天后和太平公主倒是来了。不仅是来了,母女俩还给骑射比试的前三甲颁了奖,奖品是上品宝弓与锦缎数匹,当然也有象征荣誉的奖牌。
听说“玉冠将军”薛楚玉要参加骑射比赛,所有的北衙禁军几乎都泄了气,一致认定他们只有争夺第二名的机会了。最后的结果,冠军毫无悬念的花落薛楚玉之家。
颁奖之时武则天向薛绍提议,说已经得过名次的人以后就不要再参加比赛了,像薛楚玉这种已经成名的高手和校尉以上军官也应该主动退出,好给更多的低下层将官和普通的卫士,更多的表现与获奖机会。
薛绍当场就答应了。他心里很清楚,武则天向来注重搞好“基层关系”,她在十几年前提出的“建言十二事”施政纲领,其中有一多半都是关注和提高低下层人仕的待遇,这让她在社会上和军队里赢得了广泛的民意与人心支持。否则,光凭朝堂上的政治斗争和各种阴谋阳谋,一代女皇是无法正式的走上历史舞台的,那最多让他成为吕后或者慈喜之类的人物。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男人要当上皇帝并坐稳江山尚且难于登天,何况是一个女人
薛绍觉得,在与武则天的相处当中但凡涉及到与政治有关的东西,一定要忽略她的“性别”,把她视为一名纯粹的政治家,那就对了如果像后世某些不知历史、不解政治的空谈客那样,一切以“道德挂帅”的传统观念和跟风的态度去评价与对待武则天,非但是极度的幼稚和愚蠢,还会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北衙讲武,一共进行了五天。李治毕竟身体不适,除了开幕那天现了一下身,基本上再没有出现过。天后却是来得很勤,除了有两天是因为主持大朝会和接见外宾使臣耽误了,其他的时候她是有空便来,至少保证每天都到场并且参与了颁奖。
当获得名次的北衙将士高兴又自豪的从天后手里接到象征荣誉的奖牌时,他们无形之中也就认识了天后,记住了天后,并且对天后的鼓励与褒奖记忆犹深甚至感激涕零。
薛绍看在眼里,悟在心中。李治花了大价钱来收买北衙人心,武则天则是身体力行的来亲近北衙禁军,在生活的细节中“和群众打成一片”。
物资的收买与感情的笼络,哪个更有效呢
为期六天的北衙讲武,圆满结束了。
闭幕之时李治出现了,像开幕那天一样坐着马车阅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武则天陪着李治一同登了车。于是乎,北衙禁军们喊的不再是“陛下万岁”了,而是“圣人万岁”。
二圣同朝,天皇与天后都称“圣人”
薛绍心想,此时此刻李治的心里一定非常的郁闷,他花了大价钱和大心思想要“独霸”北衙禁军,却又被天后趁虚而入的捡了一些便宜人情去。
二圣之间的明争暗斗,还真是无处不在
第0466章非奸即盗
北衙讲武顺利的结束了,北衙将士们还意犹未竟的沉浸在这一场别开生面又充满激情与收获的盛会之中,薛绍已经在着手忙碌别的事情了。
按照二圣事先的允诺,讲武院拥有破格提拔两名副旅帅、四名队正与四名副队正,或是与这些官职等同级别的武官指标,将在讲武大会的优胜者当中遴选。
虽然北衙禁军里的所有士兵都是吃皇粮的“雇佣军”,但军官毕竟是少数。大唐绝大多数的军人穷其一生南征北战,临老了仍是个普通的士兵。或许有人能凭借军功得授“勋官”,但都只能享有荣誉与待遇,不是真正名义上的“官”。
在大唐这样一个“士农工商”等级森严的社会里,由民到官,是天底下成千上万人梦寐以求。于是这一次,薛绍手中的十个“提干”的指标,成了数千北衙禁军、乃至朝野内外许多人一起盯着的香饽饽。一时间,很多人开始往来走动,几乎把一切能走的后门能托的关系都用上了,希望能够得到薛绍的特别眷顾,把握住这一次破格提拔的机会。且不说每天都有人当面来找薛绍说情通融,太平公主府与青龙坊薛氏故居的门槛也要被踏破了,就连程务挺与李谨行这位老上司都来找了薛绍,希望薛绍提拔一两个他们指定的人选。
僧多粥少,薛绍感觉到了在京城为官的最大难处只要涉及到利益分摊,人际关系就会变得非常难处
规章制度的确是摆在那里,但如果真的按章办事不讲情面,那很多与你关系密切或者是付出了巴结讨好与奉诚拥护的人难免心寒,失望之后就会没了指望,就会有所疏远甚至是背叛。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世上真正能够做到无欲无求大公无私的人,只是极少数而已。谁不指望抱上大腿平步青云,就连薛绍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如果不是二圣的特别关注与破格提拔,自己一介纨绔哪有可能蒙受朝廷重用并在短短的一年之类数次升迁,乃至于官居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