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援六师的事情,与政保局无关。李邦藩现在要考虑的,是对此次六师与新四军交战的情报分析。
六师面对新四军,原本就很艰难。没有增援,无力独自应对新四军。可是,罗泽谦传回情报,信誓旦旦的说,六师已经投共。将枪口朝上,迎接新四军进城。
这个情报,让日军迅速命令各路援军都停了下来。正是因为这道命令,当新四军再次进攻的时候,六师措手不及,而日军更是鞭长莫及。
李邦藩回到政保局后,发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搜查罗泽谦。朱慕云提出,要再次带人,去路上搜查罗泽谦。但被李邦藩否决了,朱慕云跟着自己去古昌,可谓出生入死,再让他出城,于心何忍
“局座,罗泽谦此人完全不值得信任,他带着六师的逃兵,不会也一起逃了吧”朱慕云说,罗泽谦到现在都没有回到古星,肯定出了什么问题。朱慕云要做的,就是将所有的罪责,都推到罗泽谦身上,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六师的事情,罗泽谦在很大的责任。事实证明,你的调查结果最准确。收到罗泽谦的情报后,你坚定的认为六师不会叛变。如果皇军能听取你的意见,或许就不是现在的情况了。”李邦藩叹息着说。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只要皇军出马,新四军必定望风披靡。”朱慕云坚定的说。
“局座,您回来啦。”聂俊卿突然在门口敲了敲门,推开门后,伸进半个身子,问。
“有什么事进来说吧。”李邦藩淡淡的说。
“局座,你们谈事,我先下去了。”朱慕云忙不迭的说,聂俊卿是电讯处长,他的工作,自然涉及情报。
“没事,你坐着就是。”李邦藩压了压手,此次古昌之行,他最大的收获,是再一次看到了朱慕云对自己的忠诚。
面对生死的时候,朱慕云首先考虑的,不是他个人的安危,而是自己。这一点,尤其难得,也让李邦藩很感动。
李邦藩自然没想到,朱慕云之所以如何重视他发安危,只是为了更好的潜伏。李邦藩是朱慕云的靠山,这一点,所有的人都知道。如果李邦藩出了事,朱慕云在政保局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局座,我们截获了一条军统的电报,最近有人会潜入古星,为新的军统古星组长送电台。”聂俊卿说,其实这条电报昨天就收到了,只是李邦藩不在,他没有第一时间汇报。
“新的军统古星组长”李邦藩诧异的说,之前军统在古星设立了区,邓湘涛还是区长。李辰宇叛变后,古星区降为古星站,由罗泽谦出任站长。现在,古星站又要降为古星组了么
“这是电文。”聂俊卿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纸,递给了李邦藩。
“不时将有伙计送货至古星,请及时接收。”李邦藩喃喃的说。
朱慕云听到李邦藩的话,心里大吃一惊。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封电报,应该是军统局本部发给于心玉的,可是,聂俊卿怎么能破解这样的电报呢。自从军统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换波长、呼号以及密码本后,潜伏电台与总部的联络,就基本上没出过事。
正文卷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勉励
一直以来,军统的电报,极少被政保局破译,主要原因是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军统就会更换波长,呼号,以及密码。而且密码采用分区制,每个地区的密码本都不一样。同时,严格规定各区之间的距离。
应该说,这样的措施,基本上能保证通讯的安全。此次罗泽谦被捕叛变后,军统马上采取了紧急措施,但是,有些事情不可能那么完美。因为古星站的电台台长汪永华,也跟着叛变。
汪永华的能力,不在于心玉之下。罗泽谦去古昌后,汪永华就留在了电讯处,专门破译军统的电文。来古星前,汪永华就在重庆军统局电讯处总台,负责与各地支台联系。
昨天晚上,军统的这封电报,就是汪永华破译的。要不是要李邦藩在古昌,聂俊卿第一时间就会报告。能破译军统的电报,聂俊卿也很兴奋。而且,之前军统的一些密码本,汪永华都知道。
汪永华投降后,果然没令人失望。才几天时间,就破译了军统的电文。虽然不知道“货”是什么,但汪永华估计,应该是电台。
之前政保局也截获过军统的电文,只是一直没有破解。汪永华破译了这封电报后,之前的电报也跟着被破译。政保局很快知道,军统有个“鹅”,并且是新的古星组长。
“局座,军统死性不改,又要给我们送功劳了。”朱慕云笑吟吟的说。
不管心里多么吃惊,朱慕云都只能装作不知道。虽然李邦藩对自己更加信任,可是,一旦自己露出马脚,李邦藩会毫不犹豫抓捕自己。对日本人,绝对不能抱有任何幻想。李邦藩心里,日本的利益永远至高无上。
“没抓到这位送货员之前,还不能掉以轻心。”李邦藩沉吟着说,他没有朱慕云这么乐观,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还不足以说胜券在握。
毕竟,接头方式、时间、地点都不知道。李邦藩希望,重庆有更进一步的指示。否则的话,想要抓到送货人是很难的。而且,仅仅抓到送货人,也不能算胜利。因为,送货人往往所知所限。他们的任务,只是将电台送到指定位置,甚至,都未必会与收货人接头。
“有局座运筹帷幄,这是早晚的事。”朱慕云信心满满的说。
“你在这几天辛苦了,先回家休息吧,此事我会交给其他人去办。”李邦藩关心的说。
李邦藩只是觉得,朱慕云在古昌担惊受怕,跟着自己出生入死。好不容易回到古星,不应该再给他任务。特别是军统的案子,就算交给朱慕云,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可李邦藩哪知道,朱慕云正是这份电报的最终收件人。
“只要能抓抗日分子,全身好像一下子充满了力气。”朱慕云满不在乎的说。
但不管如何,李邦藩都不会把任务交给他。李邦藩当然知道,如果自己把任务交给朱慕云,他一定会完成得很好。但有些事情,不是努力就能做以的。办军统的案子,除了努力,更需要能力。当然,还要一点点运气。
朱慕云离开政保局的时候,李邦藩已经将郑思远叫了过去。军统的案子,原本应该交给孙明华。但李邦藩对孙明华最近的表现不满意,无论是甄别“野草”,还是调查六师,孙明华的表现,都让他不太满意。
朱慕云走下楼梯的时候,看到郑思远正上楼,他们点头示意,并没有多作交流。郑思远在政保局,与其他人很少交往。就算朱慕云以前与他都是二处的人,但两人在一起,也没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