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朱慕云给时栋梁去了个电话。一一八团,是第六师所属,时栋梁这个军需处长,对许执一,应该是有所了解的。
“老时,好久没来我这里了,昨天我的厨子做了道糖蒸肉,味道那叫一个绝,有时间要来尝尝。”朱慕云微笑着说。
“这可是你说的,今天正好要进城办点事,中午就来你那吃饭。”时栋梁笑着说,他与朱慕云的合作很顺利,作为军需处长,他并不想整天待在古昌。只要有机会,就会来古星。相比古昌,古星才是真正的城市。
朱慕云找时栋梁,除了想打听许执一的事情外,还想跟他说说武器的事。虽然朱慕云手里十支手枪,但他觉得,还应该囤积一批武器。比如说长枪和手榴弹,这些武器,在外面可是有钱都买不到。
中午,时栋梁如约到了码头,朱慕云早就摆好酒菜。今天朱慕云没有喊其他人,而时栋梁,也只有一个人,正好可以谈点事。
“老时,有人想要二十条长枪,四千发子弹,还有一百颗手榴弹。”朱慕云领着时栋梁到了里面的房间,递上根烟后,就提出了要求。
“老弟,现在枪支真的紧张,子弹和手榴弹,我可以提供一些。但枪,最多给几条。”时栋梁叹了口气,作为军需处长,他掌握着全师的后勤供应。但是,整个第六师,现在都缺枪。一一八团起义后,汪清海不甘心失败,还想再成立一一八团。
当初有日本人的大力支持,汪清海迅速拉起了一支部队。可一一八团起义后,他要再建一个团,日本人没那么热情了。要不是汪清海亲自去南京解释,恐怕他这个第六师的师长,是当不下去了。汪清海要再建一一八团,除了想增强实力外,也是想挽回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
“你可是军需处长,怎么会缺枪呢”朱慕云不解的问,他要的又不是几百上千条枪,上次去古昌县,与陈旺金还参观了第六师的军需仓库。里面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装枪的箱子,上百箱呢。
“你不知道,师座要重建一一八团。我们的家底,差不多全部都拿出来了。”时栋梁说,汪清海为了疏通关系,花了不少钱,又要重建一一八团,当然只能动用家底了。
“重建一一八团一一八团的一营长许执一,成功从共产党那边归正,汪师长没打算把他调回去”朱慕云心里一动,许执一如果能重回第六师,这次重建一一八团,不说当个团长,至少当个副团长兼营长,是没有问题的。
“说起来也奇怪,汪师长找特高课要过人,但本清正雄没答应。”时栋梁说,这件事,他还想问朱慕云呢。
“会不会是你们说的太晚”朱慕云说,如果许执一已经在警卫队担任队长,本清正雄自然不会放他走了。
“我们也是在许执一到了政保局后,才知道的。本清正雄不放人,恐怕也是这个原因。”时栋梁点了点头。
“许执一在一一八团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喜欢女人”朱慕云问,其实这更加增添了他的疑惑,许执一只会带兵打仗,并不懂警卫工作,让他在政保局,显得格格不入。
“哪个带兵的,不喜欢女人”时栋梁笑了笑,男人最看重三样东西:钱、权、色。
“他才上任几天,白天就去逛了一次长相伊。遇袭之后,不敢上岸,晚上就把长相伊的姑娘,叫到六水洲上寻欢。这可不是一般的喜欢女人,简直就是色中饿鬼嘛。许执一好歹也是当过营长的人,不到于这么没有吃相吧”朱慕云好像在谈件趣事一般,将许执一的情况介绍了。
“在我的印象中,许执一还是懂规矩的。或许他在共产党那边,憋得太久,现在想一次捞回来。”时栋梁笑着说,共产党的日子,哪是人过的那些叛逃的人,想必现在都很后悔。
朱慕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s:新的一周开始了,求票,求支持。
正文第三百四十七章军火
对时栋梁的说法,朱慕云并不认同。许执一九死一生,才从确沟逃出来。联系上特高课后,被本清正雄任命警卫队长,他绝对会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对许执一的情况,不宜聊的太多,随后,朱慕云就问起时栋梁来古星的用意。时栋梁作为军需处长,平常都要待在古昌县,有事的时候才来古星。
“这次进城,是跟德国人买军火。”时栋梁在朱慕云面前,也没有说假话。既然日本人对第六师重建一一八团,不怎么感兴趣,他们就只有自己想办法了。
比如说武器,自己找关系购买。在古星,做军火生意的洋行不少,但能被第六师看中的,并不多。比如说德意志洋行,费利克斯不但是德国人,而且洋行本身也有军火业务。这次进城,他就准备与几家洋行接洽,最后决定从哪家购买。
“买军火”朱慕云惊讶的说,现在是战争时期,军火的价格贵得离谱。
“没办法,日本人不给,我们自己的又不够,只好买点了。”时栋梁叹息着说,其实,他手里原有一个营的武器。分散卖出去后,得来的钱,足够买回装备三个营的了。
就算不重建一一八团,时栋梁也会代表第六师,来买点军火。一条枪三百大洋,而进价折算成大洋,不到一百大洋。这种生意,到哪去找呢况且,德国原装军火,就算卖到四百大洋,也是没问题的。
“德国人”朱慕云问,他也想到了费利克斯。德意志洋行的规模很大,主营也有军火。
“老弟,这件事,搞不好还得麻烦你。”时栋梁自然知道朱慕云的女朋友,那可是德意志洋行老板的助理兼翻译。德意志洋行,是他这次考察的重点洋行。
“好说好说,我的那位,还没正式介绍给时兄。这样,晚上我做东,在德明饭店,一起吃个便饭。”朱慕云微笑着说。
“那就这么说定了,晚上不见不散。”时栋梁说。
“老时,你可得先给我交个底,是不是确定从德意志洋行进货能接受的价格是多少需要多少军火跟洋人做生意,可得提前打预防针。”朱慕云笑着说,虽然外国的洋行,在中国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这些洋行卖办,对中国的国情,并不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