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兄弟遭难,幸好有邓站长。”古春晖感激的说。
井山在旁边看得暗暗惊奇,他没想到,古春晖竟然亲身涉险,要知道,古春晖可是上了悬赏榜的。谁要是拿到他的人头,马上就能领到一万大洋。
“古支队长说这话就见外了,不知古支队长来古星有何贵干”邓湘涛问。
“买点粮食,我们十七支队这么多人,再没有粮食,就要断顿了。邓站长,你可能没领过兵,但当兵就要吃粮,要是没有粮食,我手底的几千兄弟,还怎么为党国效力”古春晖说。
“不知古支队长,想采购多少粮食”邓湘涛问,现在粮食的价格,一天一个价,而且以古春晖的身份,就算能买到粮食,也会是个天价。
“此事还得请邓站长帮忙才行,我只带了三万大洋,全部用来买粮食。”古春晖说。
“现在古星的粮价,已经快涨到天了。”邓湘涛叹息着说,三六年以前,古星的粮价,一石不过二元六七角。
到三八年,一石大米,也不过二元八角。但三九年,就涨到了五元以上,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一天一个价。现在,一石大米,至少要三十元。如果用法币结算的话,至少得一百五元以上。一石是一百六十斤,也就是说,一斤大米,差不多要一元法币了。
这还只是正常采购的价格,如果要卖到城外,价格还得翻番。三万大洋已经不少,但现在,恐怕买不到多少粮食。况且,就算买到了粮食,想要运出城,也是个麻烦。
“不管价格多高,都必须要买,否则真要是断了粮,会动摇军心的。”古春晖说。
“这样吧,我先帮你问问,能不能买到,能买多少,有了准信再通知你。”邓湘涛说,这种事,当然得找朱慕云。在古星,没有谁比朱慕云,更熟悉那些粮商。现在,整个古星进出的货物通道,有一半控制在朱慕云手中。
朱慕云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准备跟古星的几个大粮商去接洽。李自强的这批粮食,虽然他也可以吃下来,但四万五的价格,并不便宜。况且,他手头上,也没有这么多现金。现在,听到邓湘涛让他收购粮食,他感觉无数的大洋,像下雨一样,向自己砸来。
“三万大洋这能买几斤粮食啊。”朱慕云第一时间,就赶到了王家港295号,见到了邓湘涛。
“我知道你小子门路多,这是忠义救国军要的军粮,绝对不能赚的。”邓湘涛叮嘱着说。
朱慕云开口就是,能买“几斤”粮食,就算现在粮食再贵,价比黄金,三万大洋,也不可能只买到几斤粮食吧
“我绝对不赚差价,三万大洋能买多少粮食,你心里也有数。你都发了话,我敢赚吗”朱慕云说,他绝对不赚粮价,只赚大洋的差价。以及,运输费用。李自强的粮食,幸好没有报关,否则的话,不但会非常麻烦,而且还会损失一大笔钱。
如果按照法币的赎买价格,现在市面上的价格,八九万就差不多了。当然,要是朱慕云去买,用途正当的话,恐怕不用五万。如果用大洋买的话,虽然大洋不准流通,但商人们实际更加喜欢,应该会更便宜一些。
“这样吧,三万大洋,七十吨大米。”邓湘涛说,他跟朱慕云,绝对不能犹豫,否则不知道又会搞出什么名堂。
“这个价格合理,但不包运出城。”朱慕云点了点头。
“你是缉查科的科长,粮食运出去,能有什么问题”邓湘涛松了口气,只要朱慕云不跟他讨价还价,就还是好同志。
“你总不能让我亲自去运吧而且,除非是军粮,否则进了古星的粮食,根本就出不去。”朱慕云摇了摇头,日本人对粮食的控制,算计到了每一粒。幸好,所有的中国人,在这件事上能同仇敌忾,大家联起手来糊弄鬼子。
“那能买到多少粮食”邓湘涛也知道朱慕云的难处,就算他在缉查科,但毕竟古星是日本人的天下。说到底,朱慕云只是在为日本人卖命罢了。
“二十五吨。”朱慕云笃定的说,他手里有三十五吨粮食,原本想全部给忠义救国军,但一想,有便宜不占,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五十吨。”邓湘涛马上说道。
“站长,我不是在跟你讨价还价,这件事敢做的人不多,人家凭什么冒着杀头的危险帮你还不是因为白花花的大洋么二十五吨,只会少不会多。如果少了,你不要怪我。如果多了,也不用感谢我。而且,三万大洋,我必须先拿到。”朱慕云“义正辞严”的说。
“好吧,希望你还是尽量给他们多争取一点粮食。国军战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我们能多做点事,就尽量多做点。”邓湘涛语重心长的说。
“站长,再多争取,也是给某些人吃了亏空。要不,我们留几吨,站里的兄弟们,日子也应该不好过吧。”朱慕云笑嘻嘻的说。
“那怎么行,我们的日子再比,也总比他们的好。对了,古春晖让我转告你,多谢出手,救了他出来。”邓湘涛说。
“警察局的那几人,是忠义救国军的”朱慕云说,他自然也知道古春晖是所谓十七支队的支队长,军统十七个支队,号称五万人。而十七支队,也是号称三千人。可实际上,应该连一千人都不到。
“没错,古春晖现在是上校支队队,虽然我没告诉他你的名字,但以后,只要你说起这件事,他会好好感谢你的。”邓湘涛说,虽然古春晖一个劲的感谢自己,但他还是如实告诉了古春晖,救他的是另有其人。
“别啊,站长,你现在就告诉他,也不用等到以后,现在给我五千大洋就可以了。”朱慕云伸出手,笑眯眯的说。
“这样的话,当着我的面说说就可以了,千万别在人家面前说起。”邓湘涛对朱慕云的行为,已经习惯。
朱慕云拿到三万大洋,马上支付了李自强剩下的钱。当然,他不可能用大洋支付,用的是法币。这次的买卖,李自强自然很满意,朱慕云在规定时间内,把余款支付给了他。而古春晖也很高兴,三万大洋买到了二十五吨大米,足够他的部队支撑三个月的。
古春晖的忠义救国军,对外号称三千人,但实际上确实不到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