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交锋 > 分节阅读 63

分节阅读 63(2 / 2)

“你现在也是个大忙人,不派人盯着,一会又见不着了。”曾山说。孟子到任后,排挤朱慕云之事,他也听说了。

以孟子的身份,竟然不知道天高地厚。如果换成是自己,早就收拾孟子了。朱慕云还是心太软,让孟子骑在脖子上拉屎拉尿。

“你的棉花运走了吧”朱慕云问。

“找你来,就是为这事呢。”曾山愁眉不展的说。

“孟子开多大的口”朱慕云问,曾山与孟子,肯定是没谈拢。要不然的话,曾山也不会一大早就要找自己了。

曾山没有说话,伸出手掌,翻来覆去的转了转。十条小黄鱼,几乎占了他利润的一半。如果给了孟子,他还赚个屁钱。

“他也太贪心了。但曾处长,现在一科是孟子说了算,我都被他赶到渡口了。”朱慕云佯装为难的说。

“他只是个泥菩萨,但我的事情,真的不能拖了。”曾山说,早知道的话,在孟子还没去缉查一科前,就将棉花送进码头。只要进了仓库,后面的事情,与缉查科就无关了。

“今天不是要搞庆典么”朱慕云扬了扬手中的报纸,意思很明显,让曾山安排,那一千包棉花,今天就进码头。

今天报纸的头版头条,被古星特务总部的严正声明占据,到目前为止,古星虽然成立市政府,但大小事务,依然由日本军部的特务总务说了算。市政府,只是特务总务的一个傀儡。

其实,就是经济处的检查站成立庆典。经济处下面四个科,所有重要人员,今天都会在古星码头不远处的货物检查站,举行盛大的庆典。古星大小报纸的记者,都被邀请。孟子这个一科的科长,到时还会致辞。

孟子的身份敏感,在庆典上致辞,也是对声明的现身说法。他是军令部二厅,古星谍报组的组长,投靠日伪后,摇身一变,就成了手握大权的,经济处缉查一科的科长。这个位子,不要说军统叛徒,就算是古星伪政府的官员,也未必能坐上。

“货物进场,得他盖章吧。”曾山自然也想趁机进去,但孟子卡着印章,实在不好弄。

“跟你说个笑话,昨天孟子拿印章的事卡我,结果我把大泽谷次郎喊过去,一起到他办公室。这小子一见到大泽谷次郎,马上成了软蛋。没等我说话,就服了软。现在我手里,足足两本盖好章的空白凭条。你的货物,只要填上去,就能直接过关。当然,你还得把路荣丰调开,这小子已经成了孟子的一条狗。”朱慕云说。

说完,他从身上拿出一张,已经盖好章的空白凭条。装作不经意间,丢到了曾山的办公室里。朱慕云为了曾山的货物,他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当然,他现在所做的一切,与曾山心知肚明。但如果出了什么事,朱慕云是一点责任也不担的。一切,都由曾山去操作。他最多,就是提供了一张空白凭条,而且,还是“无意之中”,遗失在外面的。

“老弟,还是你真心待我。孟子那小子,我恨不得他早就死在军统手里。”曾山感激的说,拿起自己的烟,敬了朱慕云一支。

“我也恨不得他早点死,一天耽搁我多少财路啊。可只有希望不行啊,他又不是那个毛二,军统未必敢下手。”朱慕云说。

“从今天开始,对他的保护全部撤掉,我看军统动不动手。”曾山恶狠狠的说。

“真要是这样的话,我以后离他得十丈远。”朱慕云说,他才不相信,曾山会撤掉孟子的保护。就算曾山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姜天明不会同意啊,他还想着,靠孟子钓军统的大鱼呢。

“这段时间,你离他越远越好。”曾山提醒着说。

在庆典正式开始之前,李邦藩召开了经济处的会议。朱慕云作为副科长,也列席了会议。李邦藩在会上,严肃的批评了孟子。

“孟科长,经济处的自卫军,不是你的私人部队。日本宪兵,更不是你的保镖。如果你怕死,可以不来上班。”李邦藩冷冷的说。姜天明的想法,他绝对支持。没有一点牺牲精神,怎么能揪出古星的军统呢。

“请处座放心,不会有第二次了。”孟子战战兢兢的说。

他不知道,李邦藩是借题挥,还是替朱慕云出头。他可听路荣丰说起,李邦藩对朱慕云很信任。自己来之前,李邦藩兼任一科科长,但对一科的事情,从来不过问。

“从今天开始,对你的保护就到期了。你可以选择,在家休息,或者在一科当科长。堂堂缉查科的科长,还要别人二十四小时保护,说出去,会被人笑话的。”李邦藩严厉的说。

“是,是,是。”孟子擦着额头上的细汗,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只是李邦藩的意思,那还不算什么。但如果姜天明已经同意了,自己就真的危险了。这帮狗杂种,为了抓到古星的军统抵抗人员,不惜拿自己当牺牲品。

就在经济处开会的时候,曾山的一千包棉花,源源不断的运到了码头。今天因为检查站成立,自卫军早就调过去了。孟子又把路荣丰调过去,任纪元见到凭条,又见有特务处的人押运,哪还会复查直接让他们进了码头。

正文第一百一十七章井

对孟子的暗杀,是李天明提议的。古星今天的情况,他也拿到了第一手资料。特工总部将孟子当成弃子,撤销了保护力量,李天明在第一时间,就向重庆报。

随之出的,还是特务总部的那份,古星抗日分子限期自,争取宽大处理的严正声明。这份声明,坚定了重庆除掉孟子的决心。

朱慕云的情报,都还没有传给邓湘涛,他已经收到了重庆的命令。毛二被杀后,邓湘涛马上取消了无线电静默,与重庆取得了联系。

根据李天明的情报,今天就是刺杀孟子的绝佳机会。如果能在记者招待会上,将孟子枪杀,意义更是非同一般。但邓湘涛知道,朱慕云对孟子的情况,最为熟悉。在行动之前,如果不能与朱慕云取得联系,他心里没底。

“哥,让我去吧。”邓阳春主动请缨,毛二就是死于他的枪下,对刺杀孟子,他早就跃跃欲试。

“情报没有证明,你急什么”邓湘涛不耐烦的说,朱慕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