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1(2 / 2)

“讨虏将军、汝南太守孙策帐下张纮拜见护国公”张纮拱手作揖行礼说道。

刘成打开一道表章看了看,抬头看向张纮道:“你就是孙策派来的使者张纮”

“正式下官”张纮答应。

刘成道:“你等会儿,这是孙策表你为证议校尉的表奏,在朝廷的任命还没有下来之前,你可不算是朝廷命官,所以你这个下官的自称暂时还是不要说了”

张纮不慌不忙道:“国公,在下已被孙将军任命为从事,下官的自称还是可行的”

刘成一拍桌子大声喝道:“诸侯自行任命的官员没有得到朝廷同意之前不算正式官员,朝廷不承认,你就没有名份,懂吗你还敢跟本公犟嘴,你不想混了就如同那袁术,他一个后将军,一无地方官职,二无朝廷允许,他就敢自行任命扬州的官员,哼,这种人朝廷是不会放过他的,他以为他们家四世三公他就可以为所欲为,殊不知是在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

张纮并不辩解,跪伏在地上道:“是,在下知错孙将军派在下前来长安就是向护国公和朝廷请罪的”

刘成当即指出:“张纮啊,你又错了孙策要请罪的对象不是本公,而是皇帝陛下和朝廷,本公算什么本公只不过是皇帝陛下委派处理朝中军政事务,有何资格接受孙策的请罪呢”

张纮在心里早就骂开了,这人竟然如此厚颜无耻,早就把皇帝架空了,却又事事打着皇帝的名义行事,说话句句都把皇帝摆在前面,你要真是按照你说的这样去做才是怪事

张纮说道:“陛下指派国公处理军政大事,在下自然要先来向国公请罪,然后再去向陛下请罪,这先后秩序可不能乱,外人会说在下不懂规矩”

刘成问道:“张纮,你来请罪不会就只带了一张嘴吧”

张纮连忙道:“自然不会,在下受孙将军之托,携带金银宝石两车、东海珍珠五斗、丝绸一千匹、上等茶叶十担敬献给国公”

礼单被送到了刘成手里,刘成看了看,说道:“好孙策的诚意,本公知道了,不日就上奏皇帝陛下,待本公与大臣们商议之后再做出是否赦免孙策之罪的决定,你先回驿馆吧,若有了消息,本公自然会派人知会你”

“多谢国公,在下告辞”

张纮走后,刘成问众官员大臣:“诸公以为当如何处理孙策之事”

第392章逗比袁术

荀彧站出来拱手道:“主公,您的大战略方向早已经定下来了,先北后南。去年朝廷刚刚结束漠北战事,此战虽然没有动用太多钱财物资,反而还大赚了一大笔,但却损失了两万多精锐骑兵,这两万多精锐骑兵要是放在关东诸侯那儿可是一支决不可忽视的力量,精锐兵马的损失过于严重了,属下以为一两年之内,若无必要或者没有不得不出兵的理由,朝廷不宜再主动性的大规模出兵,还是以勤修内政为主就算不得不出兵,也还是以北方为主至于南方,尽量采用其他手段,朝提也不宜把太多的精力放在南方而忽略北方”

这年头打仗太耗费财物和粮草,没有足够的粮草和财物,连开拔都做不到,财物和粮草充足,打仗才有底气。

刘成也深知这一点,他说道:“文若之言有理,此事容本公在考虑考虑不过这个袁术也该给他一些警告才行贾诩,以本公的名义给张颌下令,让他出兵攻下阳安,给袁术一点厉害瞧瞧派人给袁术传话,若他不把部署在江边的军队撤回去,朝廷就把他的地盘全给夺了”

“遵命”

接下来的几天,张纮在长安城内四处拜访官员、友人,不过他拜访的是以前就旧识,都是一些做学问的人,与他熟识的官员也不多,刘成听到报告之后也就一笑了之。

刘成在几天以后在此召集谋士们商议江东之事,说道:“本公已决定,以朝廷的名义接受孙策的请罪,警告他,让他老老实实待在豫章,接受刘繇的监督,若敢再随便动兵,绝不轻饶至于刘表这边,不撤回让他攻打孙策的命令,能打则打,不能打就撤回倒是这个张羡让本公很是不爽,朝廷的命令还比不上孙策的几箱财宝,这种人还有什么忠诚可言诸公以为此时当如何处置”

李儒站出来献计:“诸公,任何势力内部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张羡手下肯定有人想要取而代之的,也肯定有人对其心怀不满的,朝廷只要找到这些人,扶持一个听话的,给此人一些支持,再让刘表从外部对张羡造成压力,要弄垮张羡并不是难事”

刘成同意:“好,此事交给文优负责”

李儒答应:“遵命”

刘成又提起一事,说道:“还有孙策的使者张纮,是放他回去,还是把他留在长安如是留在长安,就要给他安排官职,若是要放他回去,就让他跟着宣旨的使臣一起走,诸位有何意见”

荀攸站出来拱手道:“主公,这个张纮还是有才的,属下建议把他留在长安给他一个官职,若是让他回去,不但朝廷失去了一个人才,还个孙策送去一个人才另外,朝廷有时候需要向诸侯们传递一些假消息,若关东诸侯们在长安没有眼线,朝廷如何能达到目的呢”

刘成问道:“你认为应该给他一个什么官职为好”

荀攸想了想拱手提议道:“不如给他一个侍御史的官职”

这时李儒站出来大声反对:“主公,属下不同意给张纮安排官职,更反对把他留在长安”

“哦”赵俊生很是意外,李儒这还是第一次这么明显的提出反对意见,“说说你的理由”

李儒道:“主公,像张纮这样的人既然已经选择了一个主公,就绝不会轻易改弦更张,就算把他面前留在长安,他的心只怕也早就飞回了孙策身边,留得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呐再说了,杀又不能杀,朝廷不能给自己脸上抹黑。如果还给他安排官职,岂不是徒耗俸禄吗而且这张纮活泛的很,若把他留在长安,还得一直派人盯着他,防止他刺探朝廷的机密给孙策那边通风报信或者伺机拉拢和收买朝中官员大臣,他若有歹意,造成的破坏只会比他产生的作用大得多”

刘成起身在大堂上走了几个来回,说道:“以如今朝廷的实力,到也不怕某一个诸侯明目张胆的造反了,关东诸侯们为了及时了解朝廷的动向,肯定会想办法先后派人来长安落脚打探消息,这是拦不住的,朝廷还不如将计就计,只要把这些人放在能够监控的范围之内就不会出什么问题,必要时还可以放出一些假消息通过这些诸侯的眼线们传递出去,不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