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张既走进来行礼道:“张既拜见主公”
刘成合上名册问道:“张既啊,你来有何事要禀报啊”
“回主公,那坚昆王子骨悉顿等一行人来到长安已有一段日子了,他已经两次向下官陈情想要尽快进宫觐见皇帝,说见了皇帝之后得了封赏就快马加鞭赶回坚昆”
刘成道:“现在已经是十一上旬了,坚昆那边早就是大雪覆盖,漠北也已经是大雪封冻,如何还能回去不过他们的确已经来了一段时日了,总是让他们待在驿馆也不是一个事,那就安排一个时间让他去觐见皇帝吧,你们鸿胪寺确定了日子向本公禀报一声,有藩国使臣前来觐见皇帝,本公是必须要在场的”
“如果主公三日之后没有其他安排的话,那就把骨悉顿觐见皇帝的日子安排在三日之后”
“可以本公这边会派人向皇帝陛下说一声”
赵睿派人盯着孔融的行动很快安排并执行下去,铜镜司两队探子全天候十二个时辰毫不间断、明目张胆的盯着孔融,刚开始孔融不以为意,任由他们跟着,但没过两天,孔融就受不了,不是因为他们让他感觉不自在,而是朝中所有大臣和官员都不再跟他接触了,前几天还跟他有过交谈的官员,在注意到有铜镜司的人盯着孔融时就不再跟他往来,这才是让他无法忍受和愤怒的原因。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简直是欺人太甚”孔融在自己的府邸内暴跳如雷。
旁边两个弟子安慰道:“老师息怒,怒大伤身呐不过以弟子之见,您这几天也的确做得太过了,无论是哪个朝廷大臣,新上任之初没有谁会这么频繁的拜会其他大臣,更何况您还拜访了武将,也难怪被人盯上了”
另外一个弟子说道:“老师,弟子觉得您应该去拜会一下蔡邕”
孔融眉头一皱,自从蔡邕屈从董卓之后,他是很瞧不起蔡邕的,不过如今他却是没有其他办法了,点点头道:“善你二人去安排一下,明日咱们就去蔡府拜会”
第377章蔡邕淌浑水
蔡府。
蔡邕正在翻阅着一卷古籍。自从董卓被杀,他被王允下令逮捕入狱,后被刘成放了出来,他就没有再进入朝堂,而是专心负责太学,专心做学问,朝堂的纷争他很少再理会了。
如今他一边负责太学事务,一边在修史,这个事情让他很有充实感。
“老爷,孔少府求见”一个家丁走到门口禀报道。
蔡邕抬头问道:“孔融请他进来吧”
“诺”
蔡邕放下木牍,起身向前堂走去。
蔡邕比孔融足足大了二十岁,以他的名望和地位其实根本不用前往迎接,不过他在董卓事件之中名节有亏,很是需要得到孔融这位孔子二十世孙的支持。
孔融走上台阶向蔡邕拱手行礼道:“后学末进孔融拜见蔡公”
蔡邕笑着伸手虚扶道:“孔少府客气了,请入内堂奉茶”
“多谢蔡公,蔡公叫我表字即可,蔡公先请”孔融把姿态放得很低。
两人礼让谦虚一番,最后还是一起走进内堂。
在靠窗一张矮几边,两人面对面跪坐。
一个小姑娘端着碳炉和水壶走过来放在旁边,碳炉内烧着炭火,上面放着水壶,旁边的托盘内放着茶具和茶叶。
蔡邕向孔融介绍道:“此乃小女蔡媛,小字贞姬贞姬啊,快快见过孔少府”
蔡媛向孔融做了一个标准的万福礼:“蔡媛见过孔少府”
孔融打量着蔡媛,说道:“小姐天生丽质,知书达理,内秀外中,有贵人之福啊”
蔡邕笑道:“哈哈,那就承文举的吉言了”
汉末流行煮茶,在水要开未开之际,蔡媛揭开水壶盖子,把一小撮茶叶放进水壶内,等茶水一开,就提起茶壶往两个茶碗内倒入茶水,先把茶碗冲洗干净,此时茶碗内还残留着茶香,再次倒入茶水,香味更加浓郁。
“孔少府、爹爹,请用茶”蔡媛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孔融拿起茶碗慢慢喝了一口,赞道:“好茶,小姐好手艺”
“孔少府谬赞了”蔡媛娇声说了一句。
这时蔡邕喝了一口茶,问道:“文举啊,你来长安上任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感觉怎样如今朝廷的气氛大不比从前了吧”
孔融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却是不言语。
蔡邕诧异,问道:“文举这是莫不是这官儿做得舒心”
孔融向蔡邕拱手:“蔡公,恕我直言,如今这朝廷各官署衙门似乎多了一些冰冷,少了许多人情味啊”
蔡邕一听,笑了,说道:“文举观察细致,的确是如此不过文举说得也不全对,与其说多了一些冰冷,不如说是对典章制度的执行更加严格,规矩更多了一些,朝廷对大臣和官员们的约束和考核更多了如今朝廷每年年底都要对官吏们进行政绩考核,达不到标准的,朝廷要进行严厉的警告和问责,若下一年度考核再如此,就会剥夺官籍,剥夺官籍之后可以重新参加科举考试,但只有一次机会。另外呢,朝廷对于政绩突出的官吏的奖赏还是很丰厚的”
“从前的施政还是以人治为主,如今嘛,已经有向法治靠拢的迹象,但又不完全是法治,二者兼有。采用如今这种二者兼有的治国之法,老夫还是比较赞同的纯粹的人治完全取决于官员本身和人脉关系,结果你也看到了,大汉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与纯粹的人治其实也不无关系”
孔融却是紧皱眉头道:“蔡公,如果按照如今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我儒家就会逐渐势微,百家就会有抬头之势啊,一旦他们再蹦跶起来,再想把他们打压下去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