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3(2 / 2)

“谢陛下”

刘辨问道:“皇叔,如今西凉兵和并州兵打起来了,如何是好”

刘成扭头看了看董卓的无头尸首,对刘辨抱拳道:“陛下,微臣以为,董卓既死,首恶已除,只诛董卓亲族即可,不必牵连太多,陛下是时候出面让西凉兵缴械投降了”

“皇叔所言甚是”刘辨点了点头,走到祭坛边缘。

刘成来到他身边对祭坛下方高声大喝:“全体注意,陛下有旨”

刘辨当即说道:“这几年来,董卓欺朕年幼,残暴不仁,欺天罔地,派人纵火烧死母后、滥杀忠臣、朝令夕改、祸乱朝纲、残虐百姓、火烧雒阳、挖掘皇陵,罪该万死今董卓既已伏诛,乃罪有应得,在场西凉兵可放下兵器,朕既往不咎董旻、董璜等董卓亲族罪不可恕,当拿下交有司问罪”

董旻和董璜大惊,董旻用带血的剑指着刘辨大怒:“你这狗皇帝好狠毒,弟兄们,跟本将军反了吧,杀了狗皇帝,本将军给他官升三级,赏千金”

没有人听他的,西凉兵们纷纷丢下了兵器,一件件兵器掉落在地上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

董旻、董璜大惊:“你们、你们”

王允立即大手一挥:“抓住董旻、董璜”

吕布和李肃带人纷纷向董旻和董璜扑过去,董旻和董璜又岂是坐以待毙之人他们当即反抗,与吕布等人厮杀起来,奈何此时已经众叛亲离、势单力薄,很快就被吕布等人斩杀。

刘成向下面的王双、陈到等人打了一个手势,这二人当即带兵上前把那些放下兵器的西凉兵押走。

王允站出来向站在祭坛上的刘辨拱手下拜道:“启禀陛下,臣请旨抓捕董卓亲眷族人”

刘辨看了看刘成,在刘成的示意下点头道:“准,但不可牵连无辜”

“遵旨”

王允当即带着吕布、李肃等人以及大量的并州军前往丞相和董卓的亲族进行抄家抓人,而刘辨、阎行等人则护卫刘辨返回皇宫。

第218章目空一切的王允

接下来几天,在王允的指使下,吕布、李肃等人到处抓人,董卓的亲族几乎全部被抓了起来,董卓的尸体被愤怒的人们丢弃在大街上。

王允乘马车经过董卓的无头尸体时看见尸体上的肥膘太厚,又认为让董卓死得太痛快了,于是下令道:“来人,把董卓的尸体里灌入火油、插上灯芯点燃”

“是,大人”

王允又想起驻守在长安的董卓部将胡轸,问道:“吕布还在跟胡轸对峙吗”

亲信回答:“是的,司徒大人”

王允想了想说道:“走,去皇宫求见陛下”

刘成正在皇宫与刘辨说话,内侍来禀报说司徒王允求见,刘辨听了之后对刘成说道:“皇叔,自从董卓被杀之后,这王允似乎处处以大臣之首自居,朕当如何待之”

刘成问道:“陛下可知王允是何人他乃是如今士族们在朝堂上的代表,官位最高的人,他当然自认为是大臣之首,而我大汉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士族们乃是罪魁祸首。所以,朝廷决不能任由士族们说了算,要对士族们全力进行打压,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士族之中后还是有不少心怀天下有识之士,大汉要中兴,离不开这些人陛下执政,最首要的就要是平衡朝中各方势力,绝不能让一家独大,也不能让朝中各方势力互相倾轧得太狠,不能让局势失去控制,就如同当年先帝在位时,宦官集团和士族几乎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先帝一驾崩,局势就彻底失去了控制,以至于造成天下大乱的局面”

刘辨听得有些头疼,对刘成道:“皇叔啊,您说的这些朕也知道,但朕真的不行,没兴趣,不喜欢啊,朕真不是这块料,父皇都不行,朕就更不行了您看这样行不行,由皇叔来执政,如此一来,朕就不用担心,以皇叔的才能,王允之流算什么关东诸侯之流又算什么”

刘成抱拳道:“陛下,这个玩笑可不能开,如今陛下已经成年,理应亲政处理国事,如若把军政大事全部都交由微臣,朝臣们和天下人岂不是会认为微臣如同那董卓一般控制着陛下”

刘辨急忙摆手:“非也非也,董卓又岂能跟皇叔相提并论呢董卓残暴不仁,对朕从来都不恭敬,时刻想着对朕不利,朕的性命时刻受到他的威胁,皇叔则对朕忠心耿耿,从无二心,皇叔又有才能和威望,又皇叔来执政,既可以让朝政走上正道,又能免去朕的辛劳,如果让朕来亲政,一是朕不感兴趣,二是朕根本就不知道从何做起,也做不好,只会越搞越糟。所以,又皇叔来执政是让朕最放心的事情”

刘成只好说道:“此事暂且倒也不急,董卓虽死,他的势力还在,特别是李傕、郭汜、张济、牛辅等人,这些人的手里还掌握着近十万人马,别说吕布的并州军,就算是微臣和长安城内的所有兵马都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想要解决董卓死后留下的势力,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还有王允等人,董卓是死了,可王允又开始膨胀,想要代替董卓执掌朝政,这又是一个麻烦,这些人一向以保皇派自居,若贸然杀了他们,自怕会寒了其他大臣官员之心,所以要解决这个麻烦,还要花一些心思和工夫才行啊”

刘辨听了之后一拍案桌说道:“朕就说嘛,还是皇叔思虑得周全,若是换做其他人,哪里会管这些,直接下令拿人、杀人了”

刘成想了想说道:“王允还等着殿外内,陛下还是宣他进来吧,看看他说什么,微臣回避一下,无论王允说什么,陛下若是拿不定主意,就说要思虑一二,让他回去侯旨”

“好”

刘辨让内侍宣王允觐见,刘成则快步走到一旁纱帐后躲了起来。

王允很快走了进来,向坐在御案后的刘辨下拜道:“臣司徒王允参见陛下”

刘辨抬手道:“平身”

“谢陛下”王允爬了起来。

刘辨问道:“爱卿来见朕有何事要奏”

王允拱手道:“陛下,这都两天了,董卓的部将胡轸还在与吕将军对峙,负隅顽抗,臣请陛下下旨让右将军刘成率军进城围剿胡轸部”

刘辨刚才都听刘成说过如何解决董卓死后留下来的西凉军势力是一件大事,不能草率,弄不好会出大事,因此他说道:“此事事关重大,朕要思虑一二,爱卿暂且先回去吧,朕有了决定会派中官过去宣旨”

王允连忙道:“陛下,此事拖不得呀,即便我们已经封锁了董卓已死的消息,难保不会有人通过其他渠道把消息传出去,如果李傕、郭汜、张济、牛辅等人得到消息,臣等就无法控制局势了,如若他们率军前来攻打长安,城内又有胡轸作为内应,长安城就危险了”

刘辨道:“不是还有屯驻在灞上的皇叔的兵马吗爱卿何必担心朕觉得这事还是要问问皇叔的看法才行”

王允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陛下乃天子,怎能如此依赖刘成他只不过是一个武夫而已,对这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