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纣为虐表面上看,袁隗是因为袁术被董卓控制而受制于他,不得不顺从董卓,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一个袁术算什么难道袁家就只剩下袁术一根独苗了吗袁家如果真的忠心为国,如果是真的忠于陛下、忠于大汉王朝,他们又岂会在乎一个袁术的生死说不定袁家早就存了借着董卓之手祸乱天下之心,而袁术被董卓控制只不过是袁隗顺从董卓的借口罢了”
“微臣说袁家的事只不过是想提醒陛下,箭射出头鸟,董卓既然要做出头鸟,咱们就只能先弄死他,如果不弄死他,其他有不臣之心的人就会纷纷跳出来再也不服朝廷管束,再不甘臣服于朝廷,长此以往,皇权不再、陛下将会权威尽失微臣曾经这么设想过,董卓的嚣张跋扈,不可一世,藐视皇权,会不会是各方势力故意放纵的会不会是他们用来扰乱朝纲的、动摇汉室根基的”
“谁要敢挑衅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陛下都只能坚决进行镇压,一旦退让了一次,很有可能一发不可收拾,因为那些身怀不臣之心的人看到了把皇权踩在脚下的希望,陛下若想要维护统治、要延续汉室国柞,就只能让他们的希望破灭,所以对他们进行坚决的镇压是唯一的选择只要把董卓摁死了,就能够震慑住其他心怀不轨之人,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就到了如今这个局面,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蛮干,必须要借力打力”
刘辩连连点头,刘成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听懂。
倒是何太后问道:“借力打力如何借,找谁借又打谁”
“只要这天下还是大汉朝的天下,陛下就始终都是天下共主,拥有大义名分。陛下的一纸诏书就可以掀起朝中各方势力的纷争,谁最对陛下不敬,我们就先打谁。如今董卓像疯狗一样随时都可能会咬伤陛下,所以我们要先对付他董卓在京城的实力其实并不强大,他之所以能搞出这么的声势,让朝中不少大臣都害怕,不得不唯命是从,一方面是因为他够狠、另一方面是他善于抓住朝中各方势力的矛盾,让他们互相牵制,没有能力对付他,我们现在的实力也只是大致上跟他持平,还弄不死他”
“车骑将军何苗应当是忠于陛下的,但他手中的兵力如今被王匡和袁绍牵制,我们要对付董卓还必须要借助车骑将军掌握的军队,但是现在关键是如何给车骑将军松绑,让王匡和袁绍无法对他进行牵制”
何太后眼睛一亮,连忙问道:“要怎么做刘卿可有办法”
“有”刘成点头,说道:“朝中还有一部分人应当不是跟王匡、袁绍是一伙的,例如卢植、朱儁、黄琬、杨彪、张温等人,袁家除了拥有门生满天下这个政治优势之外,还在于袁绍掌管着西园军中军,陛下前几日虽然下旨免了他的中军校尉之职,但这个人在拉拢人心方面很有一些手段,只怕他现在依然掌控着西园中军,所以我们必须要给他和王匡找点麻烦,让他们在关键时刻不能出兵牵制车骑将军陛下可以下旨命调任朱儁为西园中军校尉,调任张温为卫尉、并出任上军校尉一职,原卫尉杨彪调任太仆,任命黄琬接任河南尹一职另外,任命卢植为尚书令,录尚书事。张温和朱儁都是在军中有影响力的老将,威望甚高,由他们接手西园上军和中军,袁绍和王匡等人就不敢轻举妄动卢植出任尚书令,尚书台就以他为主,董卓即便已经被册封为司空,在政事方面的话语权也有限,更何况还有司徒丁宫作为牵制”。
何太后闻言凤颜大悦,对刘辩说道:“辩儿,哀家以为刘卿的计策甚妙,不妨就照此办理”
刘辩点头答应,当即传下口谕:“传朕口谕,命卢植、丁宫速速进攻觐见”
赵淳正准备站出来答应,没想到潘隐先站出来行礼道:“陛下、太后,奴才请旨去向卢植和丁宫传旨”。
何太后不疑有他,挥挥手:“去吧”
“遵旨”潘隐当即领了旨意出去。
这潘隐本是蹇硕的司马,原先就与何进交情深厚,因此也经常见到王匡,王匡刻意与之结交,关系也是非同寻常,王匡之所以能够掌控西园上军和下军,其实与潘隐不无关系。
潘隐在旁边把刘成与何太后、刘辩商议的对策听了一个清楚,他想到了王匡,因此立即请旨去向卢植和丁宫宣旨,实际上是先向王匡报告。
王匡从潘隐的嘴里得知了刘成和何太后的计划,惊出一身冷汗,他立马对潘隐说道:“潘兄之情,兄弟我铭记于心,日后必有厚报。兄弟有一不情之请,希望潘兄帮忙,能不能拖延半日再向卢植和丁宫宣旨”
潘隐问道:“是不是要咱家等到黄昏时分再去传旨”
“对”
潘隐想了想答应道:“可以,咱家会在城内四处闲逛半日,等待黄昏时分再分别去卢植和丁宫府上传旨,那时城门已经关闭,他们要进宫面圣也只能等到明日”
“就是这样,如此多谢潘兄了”王匡说着起身拍了拍手,每一会儿工夫,就有两个兵士抬着一大口木箱子走了过来放在地上。
“小小意思,还请潘兄不要嫌弃”
潘隐打开看了看,脸上露出了笑容,“那咱家就却之不恭了”
打发走潘隐之后,王匡当即派人去联系李儒,二人很快在约定的地点会面。
王匡见到李儒就把潘隐告知的情况说了一遍,并说道:“张温和朱儁这二人在军中威望甚高,如果圣旨下达,他们走马上任,我不知是否还能控制上军和下军,而袁绍也不知还是否能控制中军。所以,李大人,我们必须要在他们走马上任之前杀了何苗,否则等朱儁和张温到任,我们就很可能没有机会了”
第36章收买
王匡带来的消息让李儒意识到现在双方已经进入到最激烈的争斗阶段,一旦让圣旨下达到朱儁和张温的手上,他们在上任之后,袁绍和王匡很有可能会失去对西园军上中下三校的控制权,毕竟这个两个人在大汉军中的威望很高,都是有实打实的战功作底气的,深得军中将士们的拥戴。
所以现在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采取行动,但要如何弄死何苗呢这个问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问题,何苗是车骑将军,他不但掌控着北军,西园军中还有三校受他控制,拥有三万多兵马,要杀这样一个人谈何容易
董卓与王匡联手对付何苗的主要目的不是杀死何苗,而是要夺取其手中的兵权。这一点李儒最清楚不错,这还是他向董卓提出的逐步夺取权利控制朝政的其中一个步骤,但不杀死何苗,想要逼迫何苗放弃兵权或者要让皇帝下诏剥夺何苗的兵权都不太现实。
李儒思索片刻后对王匡说道:“王将军还请给儒一点时间,儒已打算,但需征得动达人的同意,最迟今日傍晚时分就有回信,您看如何”
王匡道:“可”
王匡不知道的是,他的一举一动正在被人监视,等他和李儒都走之后,监视他们的人才悄悄离开。
李儒告辞王匡,匆匆返回董卓府把自己与王匡见面的情况向董卓禀报了一遍。
董卓听后看向堂下各文士问道:“诸位先生有办法解决目前困局”
一个叫李肃的人站出来拱手躬身道:“主公,皇帝和太后是孤儿寡母,如果不是他们紧紧拉拢刘成,主公必然不会像今日这帮束手束脚,属下以为可以从刘成处着手。属下听闻刘成此前只不过是一个小小镖师,能有多少见识无非是仗着自己有几分武力并有救驾之功才会得到小皇帝和太后信任。他如果想要官位,皇帝能给的,难道主公不能给么只要主公能够控制朝廷,给他封一个多大的官都可以。刘成此人颇有些武勇,但凡这种人,最是喜欢神兵宝马,属下听闻主公有一匹宝马名曰赤兔马,此马身量高大、四肢强健,可日行千里,奔跑时快若闪电,倘若派一能说会道之人挟此马前去见刘成,必然可以说服他归顺主公,如此一来,主公何愁大事不成此前曾有人向主公提议过收买刘成,但主公没有采纳,其实李肃认为可以试一试,一匹马而已,就算不成功,也只是损失了一匹马,主公手里还有不少名马,损失一匹不算什么,但如果此策成功呢主公可就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