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09(1 / 2)

鬼军清理干净,再恢复各处天地的大阵,让大千世界恢复生气,都是花费大量心神的活。

破坏永远比重建要容易太多。

观察了洪荒众修的状态,杨戬倒也没理由继续拖延战机。

手掌一翻,一枚血色令牌落在掌心,其上刻画着一个洪字。

将令牌捏碎,一抹抹血光在杨戬掌心盘旋缠绕,而后化作数十道流光,上天入地,飞去了洪荒各处。

混沌海中,火云洞内,圣人小院周遭,一名名接到了血光之人,尽皆听到了杨戬的嗓音。

“地府议事。”

霎时间,道道流光冲入了南赡部洲,一股股大能的气息惊鸿一现,便挤满了地府。

地府,酆都城。

杨戬在六道轮回盘之下现身,十殿阎罗也接到了杨戬的一道令谕,此时已经匆忙招呼众鬼差在六道轮回盘正下方搭建高台。

见了杨戬,十殿阎君、五方鬼帝连忙向前,齐齐做道揖。

“拜见盟主”

“见过真君”

杨戬做了个虚扶的手势,便道:“有劳诸位道友布置此地,我先去见过两位圣人娘娘。”

言罢,杨戬转身飞去了六道轮回盘,自有一道光束自上而下,将杨戬接入了其中。

自当日开战至今,女娲娘娘与后土娘娘便守护在六道轮回盘之内。

天道随天庭覆灭而崩坏时,便是六道轮回盘护持了天道的主体,成为了承载天道的关键之物。

杨戬曾在具现的真灵长河畔见过数次,在流经洪荒时代时,真灵长河分出了一道小小的支流,而这些支流在洪荒天地中汇成了河流,这便是六道轮回之力。

真灵长河大部分的区域对应着混沌海中一闪而过的真灵,这大部分真灵只有不足百分之一有机会化作生灵,历经混沌海中稍显艰难的一世。

而进入了洪荒那部分真灵,却能不断轮回,不断化作生灵,直至真灵超脱或是寂灭。

逆着真灵长河向上,太素、太极、太始,都是横跨在真灵长河而上的。

为何如此只因这三个大世与后太初时代,并非由谁开辟,而是慢慢由类似于混沌灵族的生灵,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化,渐渐建造出的修道大世。

那时或许也有类似于六道轮回的存在,维持着大世的稳定;也或许是一切生灵都在修道,真灵要么在长生之前寂灭,要么就是得享长生。

至强者瞧不起洪荒,提及洪荒言语中都有少许轻蔑,其实也是无可厚非。

但洪荒也有洪荒的独到之处。只要有六道轮回盘在,给洪荒几千年的时间,又可让生灵遍布荒芜之地,这就是当年后土身化六道的大功德。

真灵是有形之界的基础,也可当做是有形之界存在的价值之所在。

若无真灵,此界的有与无便在无意义

心中划过这些有些复杂的想法,杨戬抬头看去,在云雾之间看到了那处宫殿。

女娲娘娘也在此地驻守,后土总不能让女娲娘娘跟自己一起干坐在河边,自然也要讲究些排场。

杨戬驾云前去,有几名娲皇宫中的小仙子向前行礼,引着杨戬入了殿门。

“见过娘娘,”杨戬做了个道揖,坐在屏风后的女娲与后土也起身,对杨戬还了一礼。

就听女娲娘娘道:“撤去屏风。”

“是,”几个仙子向前,将屏风搬走,又为杨戬奉茶、捧来香炉,这才乖巧的停在一旁。

后土轻声问:“要开始反攻了吗”

“嗯,”杨戬看到自己认下的这位姐姐,就不由想起了刚刚的梦境。

他其实对六丫并没有太多男女之情,印象中的六丫一直是那个瘦瘦弱弱小小只的少女,多是当做妹妹看待。

但现如今,洪荒能否有明日都难说;就算接下来击败了虚莫,若自己无法突破到至强境或者在圣人境向前踏出一步,洪荒破灭根本是无法逆转之局。

这种情况下,何必伤人少许许诺便能换自己也有些在意的女子欢欣鼓舞,何乐而不为

“娘娘,姐我隐隐觉得,一直有人在窥伺此地,在打六道轮回盘的注意,”杨戬道,“这次反攻若起,便是再无退路的决战,不只是我们没有退路,虚莫也没有退路。”

两位圣人娘娘面色郑重的轻轻点头。

女娲眉头轻蹙,“如今六道轮回盘依然在运转,也无法将它挪移,这该如何”

后土思索少许,便道:“六道轮回只要依然在地府,便可由它的投影转生生灵。稍后若起大战,不若将六道轮回盘收起,藏在十八层地狱之下,如此,我与道友也可一同出战。”

“不可,”杨戬顿时摇头,“我本还想着多派人来守护此地。”

“可对方圣人甚众,”后土目光之中带着少许忧心,“这数次较量,你都是在以一敌众,还要去面对那至强者虚莫”

“我修的是战法,便是为战而生,”杨戬洒然轻笑,“此大劫时,刚好是我出风头的时候,等大劫过了,我也就能安安稳稳的过些舒坦日子了。好了姐,必要时可以将六道轮回盘收起,也可做个假的迷惑对方。”

两位圣人娘娘轻轻个点头,却也只能遵从杨戬的建议。

杨戬沉吟几声,又道:“佛门还有不少佛兵在此地,昔日佛门曾有抢夺六道轮回盘之事,此时也不得不防。”

女娲娘娘略微皱眉,“虽说佛门与道门有诸多恩怨,但如今天地大劫,也不可如此处处提防佛门,免得让佛门有志之士寒心。”

“我并非针对佛门,只是依然无法全信罢了。”

杨戬无奈的一笑,随后轻笑了声,“或许是我对佛门先入为主的没什么好印象吧,但佛门此时并非是完全在接引道人的掌控之中。”

“其内看似毫无破绽,实则鱼龙混杂,自远古、至上古,佛门很多时候为了壮大自身,不惜招纳一些品行不端之修士。”

“不提那臭名昭著最后死在阐教手中的蚊道人,便是如今佛门之中的诸多佛与菩萨,前身跟脚都有些难以说明,若有至强者的棋子混入其中,且身居高位,并非不可能,咱们始终是要小心提防。”

这一席话,也让两位圣人娘娘对佛门起了少许警觉。

确实,佛门的教义无论多劝人向善,佛门众高手之中,却依然有当年劣迹斑斑,靠一句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