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臣之道,大抵如此。
可南洲的状况,渐渐脱离闻仲这个圣人徒孙的掌控。
数十年前,闻仲也未曾料到,南洲酝劫云,道门大战落在大商,欲以大商败亡、新朝兴起为契机,将道门弟子送上封神榜。
如今,封神劫难降临,大商的轨迹,即刻脱离了闻仲的掌控。
到如今,闻仲确定了西周便是那兴起的新朝,可大商已是内忧外患、百疾缠身,让他都感十分疲累。
帝辛于他而言,已算作是半个弟子,只是他没有教主令谕,无法传授人皇道法、指引人皇修行。
实际上,有机缘修行的人族人皇,也只有上古先贤的三皇五帝。
宫中的妲己,闻仲第一眼就知她来路为何,可他不敢管,也无法去管,只能暗中相威胁,令妲己收敛一些。
也因这般,闻仲回朝之后,妲己气焰尽敛。
费仲与尤浑被闻仲设计去西岐送死,但被杨戬识破,将这两个天天拍帝辛马屁的混账送了回来。
其实若要杀这两人,闻仲只需发一道军令,几百军士攻府,便可轻松做到。
但闻仲不能,因为忠义二字,便在于不可逾权。
他若这般无视帝辛直接做了,大商即刻便有瓦解之危。
“杨戬”
闻仲喃喃一声,心中思索着些许心事。
同样是道门三代弟子,闻仲在截教也隐隐有三代首席的架势,能与诸多二代门人称兄道友。
他法力深厚,雌雄双鞭出神入化,在截教之中也能独当一面,颇得长辈信赖。
但比起只用了几年便在南洲近乎家喻户晓的神仙丞相杨戬,闻太师突然感觉自己,略有些不如
杨戬对战师尊数百回合,因玄体强悍,师尊竟对他奈何不得,更被杨戬趁机斩了长耳定光仙,一跃成为道门三代中最强的弟子。
比法力、论神通,闻仲已是远远不及。
论军事,说政见,数次西伐失利,西岐的兴盛与朝歌城的颓势,让闻仲除却自嘲一笑,也毫无可比之处。
“当真了得啊,”闻仲扶着圈椅慢慢站起来,修为再高,此时也仿若一年迈老者
心力交瘁,犹要扶大厦于将倾。
哪怕逆天而行
哪怕
闻太师沉声道一声:“传令。”
“在”门外立刻有两名军士单膝跪地,静待军令。
“军中诸将于前殿等候,老夫前去宫中请命,明日征伐西岐。”
“喏”
两名军士齐声答应,立刻站起身跑向府外,各自传令去了。
闻太师看着院中花开正艳,缓缓闭上双眼,静立少许,方才想起自己还要去宫中觐见大王,去屏风后更换衣袍。
闻仲伐西岐,便这般定下了,没什么风云变色,也没什么太大的风波。
甚至,闻仲下了封口之令,隐迹前去青龙关,各军调动也在悄无声息中进行。
法力拼不过,政事受掣肘,那在兵势一途
闻仲要与杨戬分个高下。
西岐,周都城杨府后院。
几道身影在亭中饮茶,都是身着道袍的神仙中人。
玉鼎真人在此地已有月余,静待杨戬苏醒,护在弟子身周。太乙真人索性也在杨府住下,每日和玉鼎真人谈经论道,也懒的去玉虚宫见燃灯、文殊几人那苦丧的面孔。
黄龙道人去而复返,估计也是在玉虚宫中待着难受,还不如来南洲走走。
“杨戬师侄倒是娶了个贤惠的道侣,”黄龙道人自夸本族公主殿下,“这些时日,都在杨戬师侄身旁悉心照料,当真难得。”
太乙真人嗤的一笑,“道侣便是道侣,娘子便是娘子,莫要混淆的是。”
“有何不同”黄龙道人手一摊,“若说远古时,道侣乃是同道之侣,现如今这道侣不都是指的男女之事”
太乙真人面色不善,回了句:“你我皆自远古修行至今,自要以远古之时为定论。这道侣二字,本无阴阳交合之意”
“我不与你争,”黄龙道人摆摆手,看太乙真人那一脸严肃的模样,当真不知他为何对此时耿耿于怀。
玉鼎在旁静静的饮茶,比起前些时日,他也渐渐多了些笑意。
杨戬玄体各处已经开始出现玄气、玄罡,虽还如同涓涓细流,却开始滋润杨戬有些干枯的躯体。
玉鼎推算,杨戬苏醒其实只在这几日之间。
而且,杨戬这般类似于力竭的状态,对八九玄功的修行大有裨益。
杨戬如今已是八九玄功第七重境界,归鸿境。此境界时,需元神与玄体相合,成就不灭玄黄体,迈入第八重境界。
元神与玄体交融,本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比第五重蕴珠境还要长许久许久。
玄体沉寂时,元神之力自行滋润玄体,玄体之内因玄力退潮,毫无阻碍
只是这一个多月的沉睡,便省了杨戬数百年静修。
再来涅槃个十次八次,估计归鸿境就能直接过去了
玩笑玩笑。
杨戬修有三生碧落诀,所为的便是在归鸿境,不用将全部元神融入玄体,从而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八九玄功毕竟残缺,玄黄境之后再无发展,距离以力证道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杨戬今后,若八九玄功这条路走不通了,有三生碧落诀在,还可转修元神斩三尸成圣之道。
“师弟,杨戬何时能醒”太乙真人道,“这凡尘俗世太过污浊,咱们还是早些回山的是。”
黄龙道人也道:“确实,虽你我已尽皆入了大劫,但不在大劫之地呆着,多少也能避开些灾祸。”
玉鼎看向杨戬的屋舍,道:“不是今日,便是明日。”
玉鼎真人话语刚落,敖心珂便在房中冲了出来,对凉亭轻喊了一声。
“老师,两位师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