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刘封,在众人的面前直接就提出了自己众人一直在想但却没有人将其说出的一个词,那就是称霸。
经过刘封和其麾下众人这些年的努力,争霸已经从曾经的遥不可及变成了如今的近在咫尺,摆在刘封面前的,已经从纷繁复杂的局势变成了只剩下一个的敌人,魏国。
当刘封提出争霸的时候,首先出现在众人心中的想法是刘封这一次怕是有些操之过急了,曹植继承了曹操的魏国之后,虽然在对刘封的两次攻伐上全部都大败而归,但是在内政方面,曹植却展现出了他的能力,此时的魏国虽然因为两次战败而有些士气低落,但是还称得上是各个方面运转正常,腹地的民众对于曹植的统治还是十分认可的,边境的蛮夷也不敢进犯分毫。
但当有些保守的周瑜得知此事后向刘封提出如今若是攻取魏国怕是会造成国内守卫空虚的事实后,刘封只用了一句话就打消了周瑜的顾虑,同时也让同样有着不小顾虑的庞统将自己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又咽回了肚子之中。
刘封对周瑜言道:“此时虽并非是我等最为强悍之时,但却是魏国士气最为低落之时,魏国已然由攻变为了守势,若再有迟疑,魏国将兵力恢复之后,再难有如此良机。”
刘封麾下的心腹之人皆知,刘封打仗,向来就没有依靠过兵力的优势,自从他在荆州南部数郡自立门户以来,不论是刘封所发动的哪一场战斗,都不是依靠着兵力的优势取得最终的胜利的,刘封依靠着的是他一往无前的气势和令敌人意想不到的策略,而这一次,在保证了魏国如今对刘封采取的是被动防守的策略的基础上,刘封显然是有着不少可以发挥的空间的。
于是,刘封用自己的决心取得了自己心腹之人的支持,这样一来,在朝堂上宣布此事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举,果然,在刘封宣布了要对魏国宣战以称霸中原后,群臣并没有任何反对之言,反而是士气高涨了起来,他们自然知道刘封真正统一了中原之后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刘封即将成为被载入史册的帝皇,而他们,则是跟随在刘封身侧的开天辟地之人。
宣布完此事之后,刘封并没有在朝堂上宣布如何调兵遣将,而是当下命人在朝堂上念出了一篇讨伐曹魏的檄文,这檄文用词十分激烈,将曹操是如何挟持了刘协,害死了刘协的一众朝臣一一说出,并且将曹操说成了当初的国贼董卓一般的人物,按照刘封的说法,魏国占据洛阳等地,名不正言不顺,自己作为接受了刘协禅让的当今帝皇,是有责任将落在曹植手中的汉室土地收回来的,并且在檄文中,刘封利用自己皇帝的权力,废除了曹植的魏王之位,并且将魏国之军全部称作叛军。
正文第549章舆论的力量
在刘封的朝堂散去之后,这篇檄文从襄阳发出,发往了刘封所辖的所有郡县,甚至通过各种渠道向魏国的境内渗透而去。
在刘封宣布即将对魏国用兵宣战并且发布檄文之后,刘封除了将这篇檄文在中原大地上广而告之之外,并没有在明面上采取什么行动。
数日之后,刘封发布的檄文原封不动的传到了曹植的朝堂之上,面对着这样一篇长篇大论,从汉末就开始历数曹操罪行的檄文,曹植几乎是气得连话都没能说出来,曹操在魏国,那是图腾一样的存在,绝对是不容得任何诋毁和亵渎的,如今刘封竟然将曹操早年所为之事说得一文不名,这如何不让魏国的朝臣们震怒
但是,震怒归震怒,当他们细细看起来的时候,刘封的这篇檄文所写之事又皆是真实存在之事,曹操早年的确是因为占据了将刘协控制在自己手中的优势这才一点点发迹起来,并且在完全掌控了权柄之后,曹操的行为又的确是有些乖张,完全不将彼时还是名义上大汉帝皇的刘协放在眼中,杀死刘协的皇后一族,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完全没有任何避讳世人的意思。
若是按照之前的形势,曹操的做法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曹操已经成为了中原大地上一家独大的势力,当曹操灭掉了实力比自己更加强悍的袁绍之后,在中原上已经没有任何能够和自己抗衡的势力了,不论是当时的刘备还是孙权,刘璋还是张鲁,都是完全不能对曹操形成任何威胁的。
在当时曹操的心中,这中原大地早晚都会是他们曹氏一族的,余下的小势力,早晚都会在曹氏一族大军的铁蹄之下灰飞烟灭,曹操完全不会想到他死后的数年之后,区区一个刘备的继子就会在中原大地上掀起这样的一股风暴,这个风暴的强度甚至已经让他费劲半生心力所创建的魏国政权有了实实在在的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曹植就算是想要写一篇檄文来反驳刘封之言都是及其困难的,他无法不承认那些自己父亲所做出的事情,因为这些事已经在当朝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他更无法不承认刘封从刘协手中继承的帝皇之位,因为刘协此时还被刘封好生的供养在襄阳城中。
对于曹植来说,此时最好的做法自然就是出兵荆州或是益州,像曹操一样,用武力去征服,但是显然,他才刚刚这样尝试了两次,并且都以失败告终,他没有勇气再去尝试第三次对刘封的讨伐,倒不是因为他无法再聚拢其二三十万大军,而是因为就算他能够再次率数十万大军开往荆州,那么再一次失败的后果是他所不能承担的,他知道,一旦再一次失败的话,刘封的大军很可能一路乘胜追击到魏国的境内,那样一来,自己也就完全成为了弱势的一方。
最终,在魏国这些青黄不接的朝臣的建议下,曹植不得不对此事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他们期待着等到一段时间过后,不论是百姓还是魏国的官员就都会忘记这个无关痛痒的檄文的出现,到那时,魏国的士气也恢复得差不多了,之前损失的兵力也会补充上来,到时候他们再重整旗鼓,也未可知。
但是显然他们低估了刘封的策略,也低估了这封檄文在百姓之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个时代的统治者虽然也知道民心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却往往不会重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百姓的舆论导向。
当这封檄文大范围的出现在百姓中的时候,首先所传递出的消息就是,此时中原大地上唯一的帝皇,受命于天的帝皇只有刘封,而曹植只不过是因为其父的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才暂时获取了中原北部的大片土地,刘封是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长久的存在下去的,所以在百姓中流传起来的言论就是,刘封的大军不日便会攻击魏国,将这个最后的敌人消灭,然后恢复之前大汉的统治。
而这样的愿景显然是百姓们心中所想,自桓灵二帝以来数十年的战乱让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他们对于统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