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知道,此时正是他在曹植面前重拾自信的大好时机,由于此事牵扯到的朝中官员定然不少,并且个个都会是位高权重之辈,一旦这次行动交给其他将领来执行,走漏了风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此时能够让曹植丝毫不怀疑的信任之人,只有杨修。
杨修也是知道,自己若是将此事做好,不但能够获取曹植的信任,还能够将那定然与司马家联系不浅的庚氏彻底抹杀,至于因为抹杀掉其他的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而得罪朝中官员,杨修却是从未放在心上,因为他那桀骜的性情,魏国朝堂之上与他交好的人还当真是不多,并且这些人也多半是因为看到了杨修是曹植极为信任之人才与其交好,真正志趣相投的朋友,聊胜于无。
“德祖能有此心,我心甚慰,但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当先对隐藏在颍川的那些势力的实力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调查一番,我等需得以最少的兵力,最快的速度解决此事,不然一旦消息传到了邺城之中,变数也就多了。”
“修只等主公吩咐”听得曹植如此说来,杨修便知此事多半是落在了他的身上,连忙又是表起了决心。
这边曹植与杨修定下了计策,远在成都的刘封与周瑜也是收到了消息,庚氏将曹植所派遣之人向其他势力上引诱的事,被一直潜伏在暗处默默观察颍川情形的影卫尽皆看在眼中,这样的消息,影卫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告知刘封,而此时,刘封已然得知了颍川的变化,并且将周瑜召至了自己的府中。
“既然颍川有此变化,想来是那司马懿得知了自己与庚氏之间的关系暴露之事,并且多半察觉到了曹植对庚氏的调查,狗急跳墙之下,只能用了这欲盖弥彰之计,将那些与庚氏一般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全部都故意暴露给了曹植,想要借此冲淡自己与庚氏在此事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听颍川之地的变化,周瑜便猜出了大概,向刘封分析道。
周瑜所言,与刘封之前自己脑中所想不谋而合。按照他们最初的设想,最完美的结局自然就是曹植只是发觉了司马懿与庚氏之间的关系,并且借此机会让司马懿在朝堂之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但司马懿发觉此事,也是刘封和周瑜无法控制之事,如今司马懿已经采取了他自己的方法,刘封知道,若是此事自己再不从中采取一些措施,很可能就会被司马懿以这样法不责众的方式逃过一劫,如此费劲周章只是让一些隐藏在颍川之地的势力消息,可不是刘封与周瑜真正想要的结果。
“公瑾之言甚是,按照影卫所报,既然发现了那诸多势力之后曹植所遣之人并没有停止对这些势力的暗中调查,那么曹植便极有可能对这些势力动手,将暗中的势力借由这一次时机完全铲除,如何能将司马懿与庚氏的作用放大,便成了我等必须达到的目的。”
周瑜听闻刘封之言,略微思考了片刻之后答道:“曹植总不会因为此事便亲自率军前往颍川,故而此事定然有人代为执行,杨修此人,怕还是要用上一用。”
正文第409章杨修的私心
对于此事,周瑜与刘封之间又是商议了许久,最终才达成了一致,二人全部都认同的是,这件事既然是由益州率先引出,那么就要尽力的去达到他们最原始的目的,若是就此作罢的话,不但司马懿在曹植朝堂之中的地位难以受到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此事还会成为曹植的一个整顿魏国内部隐患的良机,这样一来,周瑜和刘封这段时间的忙活,等同于是在帮助曹植,这是二人绝对难以接受的。
邺城,既然曹植已经决定要将那些颍川之地躲在暗中的势力全部剿灭,作为此番出征急先锋的杨修也是在府中摩拳擦掌,虽然曹植已经有言在先,会因此事而将一些自己的精锐禁卫与虎豹骑交给杨修统率,但杨修依然命令自己府中的五十府兵随行,至于目的,自然是与他的死对头司马懿有关。
此时,杨修就正在自家府中对这五十名府兵的头领秘密分派着任务,显然,到了颍川这五十名府兵所要承担之事与那些曹植麾下的禁卫和虎豹骑并不是相同的。
正当杨修在那府兵统领的耳旁面授机宜之时,自己门外的侍卫忽地走了进来,杨修一看那侍卫如此莽撞不由得心中不乐了起来,沉声道:“若无要紧之人,便教其明日再来。”
那侍卫闻言纳头便拜,口中言道:“乃是上次留下一封书信之人又到了府门外,主人有言若是那人再来务必将其留住,故而才贸然进入。”
杨修一听此言,双目之中就是一亮,正是上次那神秘之人的书信让他有了这一次将司马家置于死地的机会,虽然这其中此时生出了许多的变故,但是他知道在曹植的心中司马家依旧是首当其冲者,而在这个要紧的时候,那神秘人再一次出现了,在杨修心中隐隐的感到此人这一次依旧会带给他不少的惊喜,所以他一定要见到此人,并且想办法与此人身后的势力取得联系。
让杨修颇为失望的是,此番迎接他的又是一封书信,静静的放在自己的府门处,仿佛一点也不怕别人得知那信中的辛秘一般,杨修顾不得心中的失望之情,当先将书信放入自己的衣袖之中,这才匆匆回到了府中。
打开这封书信,让杨修颇为惊奇的是,这封书信上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文字,只是一张微型的地图,上面详细的标注着不少颍川那些势力所在,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曹植所没有调查出来的。
这样的实力,不由得让杨修有些汗颜,能够将这些一直躲在暗中的势力所在探查清楚,起码在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