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1 / 2)

夏到底有无益处。

“子敬不必担忧,诸葛亮之所以行此下策,乃是无奈之举,子敬代表着的乃是当今中原与曹植不相上下的刘封,对于诸葛亮而言,本就有着天然的优势,子敬已然在刘封麾下待了这许久时日,怎能还未转变过来”

帮助鲁肃树立信心,也是周瑜在前来此地之前就想好之事,故而见鲁肃如此犹豫,他又是适时的劝诫道。

“公瑾说的是”面对周瑜的劝诫,鲁肃倒是十分能听得进去。

“对于刘封而言,此时要做的并非是以一日之功便将江东夺取,那样的话,得到的不过是一个一团乱麻的江东,刘封此时最需要的乃是稳定,故而他夺了襄阳之后便率军返回了益州,并未继续有所动作,如今襄阳稳固,当真到了夺取江夏的时候了,江夏一取,不管江东之战结果如何,江东都只能是刘封瓮中之鳖,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大可先行与曹植分出胜负,到了那时,江东自会不战而降。”

周瑜口中所言,无疑是一个欲擒故纵之计,而这样的心胸,和刘封自然也是有一拼的,能够将江东这样一大片领土任凭诸葛亮取了却丝毫没有任何色变,在鲁肃眼中这样的周瑜自然是能够配得上在刘封的朝堂之上站在队伍的最前列。

“既然如此,就如公瑾所言,不知我等何时前去攻取江夏”鲁肃显然已经是被周瑜说动,当下就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去攻取江夏了。

“此时急不得,为了吸引我军,张飞前期想来会不遗余力的抵挡我等,直到接收到诸葛亮的消息之后才会撤走,故而我军定要准备就绪再行前往,不然在张飞的手中有所折损,此事便不美了。”

显然,周瑜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即便知道江夏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但依旧不想在与张飞的交战之中有什么损失,张飞的能力,周瑜还是颇有些了解的,即将失去江夏这样的重地,一定会让张飞心中十分恼怒,而化解这样的恼怒的最佳方式,自然就是多斩杀一些荆州的水军了。

但周瑜既然已经知道了张飞极有可能的企图,自然也就不会再让张飞的计划得逞了。

当日,黄盖与甘宁,凌统尽皆聚集在了江陵城中,显然是商议如何攻取江夏。

足足两日的寂静过后,荆州水军忽地发兵三万之数,聚集在与江夏十分之近的营寨四周,剑指夏口,理由则是要入江夏搜寻之前失踪的荆州水军兵士。

这样的理由,镇守的江夏郡中的张飞自然是不会平白便答应。张飞不但没有松口,反而一刀斩杀了前来送信的信使,这就像是引燃了一个火药桶一般,将荆州水军的怒气尽皆激发了出来,鲁肃当日便下令对夏口开战,三万大军直接乘着战船攻向了江夏。

出乎张飞意料的是,黄盖率领着荆州水军前部登陆之后并未如同他们表达出来的那般向江夏郡中狂攻,而是在岸上扎下营寨,不再进攻,这让已经准备好了一些手段的张飞有些有力没处使的感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本是用在攻方的词语,但在这一次的攻防战之中,用来描述张飞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双方对峙了两日之后,张飞已经是完全没有了荆州水军刚刚到来之时的那种锐气,而是心神不宁的等候着诸葛亮的消息,一旦诸葛亮命他撤军到江东境内,那便是诸葛亮已经搞定了江东之战。

但就在张飞的精力并没有放在荆州水军身上之时,他内心之中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却是发生了。

正文第385章无奈的张飞

一天夜里,张飞如同往日那般巡查了一番后便回到了自己的营寨之中,但正当其准备歇息片刻之时,营外一阵兵马嘶吼之声让张飞心中一紧,他知道,自己多半是中了敌军的计策,当下连忙将自己才刚刚脱了一半的铠甲又穿在了身上,快步向营外走去。

到了营外,所见的情形让张飞心中一震,半个时辰之前,自己还看到荆州营中已经是一片灯火昏暗,并且远远看去军士们都在埋锅造饭,很难想象在短短的半个时辰之后,荆州的兵锋已经是到了自己在营外,触目可见,此时再摆下阵势已经是有所不及。

但张飞深知,诸葛亮的消息还没有送到,自己万万不能此时就放弃了夏口撤入江东,那样的话诸葛亮没有战胜孙权自然也不可能分兵去接应张飞,一旦荆州大军一路掩杀,不但这江夏一郡之地不保,就连江东的外围郡县多半也会有闪失。

此时的荆州重镇夏口,已经是如同当初的襄阳一般,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等行动不便之人,大量的钱财和能人异士只要是支持诸葛亮的,都被诸葛亮在这段时间之内转移到了江东,而之前鲁肃所想的刘禅,自然也早就到了豫章郡中。

张飞之所以不在夏口之内迎敌,也正是因为夏口城内所剩下的百姓皆是对诸葛亮与张飞愤恨非常,在这样的背景下,张飞也只能是选择封闭城门,自己率军在城外迎敌,原本他并没有将资历平平的鲁肃看在眼中,却不想此番出征的荆州水军竟然如此深谙兵家之道,他又哪里知道如今鲁肃的身边坐着的到底是何许人也。

一恍惚之间,荆州水军又是近了不少距离,张飞深知不能再行拖延,于是银牙一咬,命麾下军中速速列队,与其前去迎敌。

张飞在军中向来是以严苛而闻名,麾下军士对其稍有不遵之意便是施以重罚,故而他的一声令下,在军中确是十分管用,果然,其麾下的军士就近集结,拿起武器准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