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听罢此言,面上故意摆出一副不耐神色,拂袖归了队列之中,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刘备与诸葛亮均是看在眼中。
“长沙区区小郡,元直怎能施展才华,不若留在襄阳,与军师一同出谋划策,如何”刘备因对徐庶十分赏识,并未想到徐庶能自请到长沙任职,心中颇有些不舍之感,当下出言挽留道。
只见徐庶闻言只是微微一笑,答道:“主公如今身侧贤臣良久并不缺少,更有诸葛军师这等大才,若庶留在此地,锦上添花尚可,却难有作为,主公不若便将庶放置于长沙一郡之中,日后亦可有所期冀。”
刘备见徐庶心思如此坚定,便猜得其多半是不愿屈居于诸葛亮之下,再行挽留,又恐惹得诸葛亮心中不喜,于是转头看向诸葛亮,言道:“军师与元直乃是故友,元直之才军师亦是心中了然,不知着元直前去掌管长沙之事,军师以为如何”
诸葛亮见刘备终于相问,当即亦是做出一副为难神色,良久才出言道:“元直之才,实与亮相差无几,唯所长略有不同,亮不敢轻言,但若当真将元直遣去长沙,少则数月,多则一载,长沙定将有一翻天覆地之变”
诸葛亮此言,意味已是十分明显,虽肯定了徐庶之才,言外之意却是徐庶计谋不如诸葛亮,管理郡县尚可,实乃建议刘备遵从徐庶意愿,将其调入长沙。
眼见诸葛亮有此一说,刘备只得应允,看向徐庶言道:“既然元直有此心,便将长沙这一郡之地交由元直管理,那黄忠早年吾亦是有所耳闻,便教其在长沙辅佐元直招兵买马,以备日后西征之用,元直肩上重担不轻,还望珍重”
徐庶闻言连忙拜谢了刘备,就算是领受了这长沙太守之职。
此前徐庶尚且不知如何提出此事,但刘封之前在诸葛亮提出质疑之时曾以眼角余光瞥了徐庶一眼,初时徐庶尚且不知刘封意欲如何,但当刘封针锋相对逼迫得诸葛亮一时语塞之时,徐庶才意识到,此乃提出此事良机。
一者是因其出列为诸葛亮解围,会让诸葛亮以为其与刘封只见关系不过尔尔,心中依旧是与诸葛亮更为亲近,二者是徐庶自请离开刘备身侧到那长沙小郡之中,正是诸葛亮心中所想却又无法直言之事,如此良机,诸葛亮自然顺水推舟。
此事已了,刘备又是看向刘封,微笑道:“长沙乃是子威所取,如今交于元直之手,子威可否愿意”
“荆州所属,皆归父亲所有,封不敢妄言”
刘封此时话虽如此,但语气却是颇有些生硬,在刘备看来自然是对徐庶给诸葛亮解围颇为不满,但刘备却故作不知,继续问道:“既然如此,那余下几郡之地,子威可有中意之处”
“封此时尚有部分人马在南郡江陵城中驻守,这些时日封对南郡已然是颇为熟悉,更兼南郡与襄阳毗邻,封驻守在江陵城中便罢,若父亲有所召唤,或是曹操,孙权有所异动,封不日即可抵达,为父亲解忧”
刘封这一番话,说得亦是言辞恳切,无懈可击,且之前刘备所虑者,乃是刘封请命前去桂阳或是零陵这等偏远之处,让刘备不能得知其所为之事,如今刘封请命留在江陵,与襄阳几乎近在咫尺,刘备全无担忧之心,看向诸葛亮,其亦是微微颔首。
“既然如此,南郡之地便交由子威管辖,江陵亦是荆州重镇,子威在此定要招兵买马,操练士卒,待荆州之事平定,吾自有用度,且子威虽在江陵这等安逸之地,却与襄阳,夏口皆是不远,一旦有战事发生,子威定要第一时间率军支援”刘备登时便答应了刘封所提之请,并嘱托一番。
刘封自然领命,之前庞统便是有言,南郡地理居中,刘封在此地一旦有所动作,或是与何人相见,皆在众人监视之中,全无拥兵自重之险,故而刘备定会同意,今日见果然如此,刘封心中便是冷笑一声。
至此,刘封心中两件大事尽皆达成,而后刘备只是将糜竺,孙乾与简雍这三位老臣派往零陵,桂阳与武陵郡中,其余人等尽皆留任襄阳。
正文第148章厉兵秣马
如此一来,刘备确信荆州各郡已然被其牢牢掌控在手,待周瑜与张辽战事已了之时,周瑜已无法穿越关羽防线,取得荆州一城一郡之地,显然,刘备如此做,便是已然做好了与江东决裂之准备,只要其将荆州牢牢守住,孙权便只能死守江东之地,无法经由荆州西进半步
这一番封赏之后,刘封又等众人散去之时前去面见刘备,毕竟自华容道设伏后的这些时日刘封并未得见刘备,况且那荆州南部四郡之中情形刘备并不了解,刘封先将那数个郡县之中情形说与刘备,又将刘度之子刘贤献与刘备。
刘度乃是之前太守之中唯一未动之人,刘备对刘封此种行为颇为赞赏,有刘贤在手,即使教刘度只是辅佐糜竺,他也定然不敢阳奉阴违。
而后,刘备却是提出了一个让刘封颇为不满的要求,刘封之前所带入襄阳的两千兵马,被刘备收编进了襄阳守军,如此一来,留给刘封驻扎在江陵之军,不过一千三百之数而已,虽刘备亲口许诺将那一千军马留给刘封作为其亲兵之用,但一千三百人马,又能掀起何种风浪
到此时,刘封心中方才确定,因这一件件惊世之功,刘备已然对其起了戒心,虽对此刘封心中早有准备,但此时却比之其心中之前所想早了不少,这其中自然是有诸葛亮推波助澜之力,但刘备日渐年老,刘禅尚在襁褓,而刘封却是日渐强盛,显然这些原因促使刘备过早对刘封产生了戒心。
刘封如今尚且事事尽心尽力,但依旧得此结果,登时便让刘封暗自思忖,其心中谋划之事,随着刘备态度,怕是也要提前进行了,不然纵使刘备西征,刘封再为其另立新功,也得不到应得奖赏,这乱世匆匆数十载,若不能尽早有所建树,不但白白荒废了这大好时光,更有身死道消之险。
拜谢了刘备后,刘封便请命回了江陵,离去之时,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