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4(2 / 2)

又是话不投机,黎民无语了。

也是我瞎操心了,再说,我就这么说,谁会相信啊算了,听天由命吧。

心里虽然如此想,但是,在安全总监进门时,黎民还是忍不住把今天要死人的事儿,跟总监说了,建议不要让老陶干活儿了。因为死的很可能就是老陶。

安全总监,是近些年来的新叫法,其实就是安全部经理,正好是保安们的顶头上司。

因为黎民一直以来,工作表现还不错,又有了校长这一层关系,所以,总监对黎民还是比较客气的。

但是,今天要死人,而且死的很可能就是老陶的说法,还是让总监很恼火,不仅仅是恼火,而且是很生气。

大清早的,就咒人家死,不仅居心不良,还在扰乱人心。要是让工人们听说了今天会死人,这活儿还怎么干人心惶惶的,弄不好,还真就出了问题。

给你点儿面子,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一个保安,还真以为由校长罩着,就可以什么话都说了

再说,虽然是校长安排的,但是,也肯定跟校长没有什么亲密关系,说不定,就是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而已。

真要是实在亲戚,校长还不把你给弄到大学里去干个既清闲又挣钱的差事。

再说了,虽然是校长,但我这里又不归学校管,说到底,也只是一种合同关系。将来工程一结束,跟学校就没有什么关系了。还以为我们真就怕了校长

看来此人不知道深浅,将来找他点儿毛病,还是把他开了吧。省得见了心烦。一会儿得跟保安队长说一下,叫他好好管教一下手下人。

见总监一言不,满脸不快地走了,黎民长叹一声。

还是圣林说得对啊,有些事情,该生的时候,就必然会生。即使你明明知道了结果,也是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一上午,平安无事。

中午,来人换黎民回食堂吃饭。边往回走,边心想:但愿是我算错了。

保安的住处,跟各个分包的施工队一样,都是在彩钢房里。回到宿舍,见工人们或吃饭,或吸烟,或洗衣服、或在一起谈笑,不象有什么重大事故生的样子。

保安吃饭,不在工人食堂,而是在项目部食堂吃管理和技术人员一样的伙食。

进了项目部食堂,见项目部、业主以及监理单位的人都在吃饭,气氛也平静轻松,确实不像生过什么重大事故的样子,不禁心下稍安。

打完饭菜,端着饭盒往宿舍走时,黎民遇上了水电施工队的工头小丘。

“你见到老陶了吗”

黎民觉得,还是跟老陶的工头说一下为好。

“他明天回家,今天把活儿赶一赶,在配电房加班呢。”

黎民陡觉不祥,就想说,别让他干了,危险。

没等他开口,就听得“砰”的一声巨响,一道强光闪过,就见3米外的配电房冒起了一阵浓烟。

黎民手一抖,饭盒就掉在地上。

宿舍区的工人们闻讯纷纷向配电房跑去,不远处项目部的人,也纷纷跑来。

望着慌乱的人群,黎民不禁心里长叹。

到底还是没有逃过去啊。

第一百七十九章碰瓷儿

事故原因查清了,据说是老陶违章操作引起的。

不过这只是后来的结论,老陶已经死了,当初的情形到底如何,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生人员死亡这样的事件,在工地上,属于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果官方追究,或者是家属不依不饶,工地至少是要停工,进行安全整顿的。

对业主,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罚款,是免不了的。相关人员受到处分,也是正常的程序。

这些,都还好办,关键是怕市政厅监管部门责令停工。

一停工,耽误的事儿,可就多了。所以,能不停工,就要尽可能不停工。

家属的安抚工作做得很成功,分包商,项目部和学校,三方高效合作,各出一部分钱,老陶的妻子在三天后,就拿到了2万金币,然后回家了。工地也在三天后,重新开工了。

自从那天中午老陶的事故之后,黎民就再也没见过楚经理和安全总监从北门进出过。即使他们到现场巡视检查时,见到黎民在岗,也就绕路而行。

距离最近的一次,据说是陪着他们诸天建筑集团的董事长来工地视察,距离有3米左右。

但是,当时人很多,董事长后面跟了一大群,根本就没有人会注意到门口的保安。

黎民只是听说,那个董事长是个女强人,4来岁。身家几个亿金币。据说是罗江大学主管基建的常务副校长马副校长的同学,人长得很漂亮,好像至今还是单身云云。

女董事长漂亮不漂亮,黎民并不关心。主管基建的罗江大学副校长是谁,也与他无关。

他清楚地知道,女董事长和副校长与一个保安之间的差距,在人们眼里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所以,从来就没想着会与他们之间有什么交集。

至于他曾经提醒过楚经理和安全总监会死人的事儿,黎民更是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

他知道,正是因为他嘴紧,所以他才能现在还在这个保安的位子上干着。如果他把这件事透露出去,人家早就叫他卷起铺盖走人了。

倒不是因为他留恋这个职位,而是如果这样被人赶走了,无疑是他的一个失败。即使走,也要自己走。被人家赶走,总觉得滋味不是太好受。

已经进入腊月了,黎民打算就在工地上过春节,等过了春节之后,再跟禅一师太联系,看看禅一师太如何安排他。如果禅一师太没有什么安排,自己再做打算。

现在,有了风水命理的本事在身,走到哪里,黎民都不怕了。如果能够遇到6烟客,就算是跟着他走遍天涯海角,黎民都是愿意的。

罗江是星江的邻省,气候上基本没有什么差别。进入腊月,天气就很冷了。

按照往年的惯例,这个时候,所有的工地都要停工了。一停工,就要结算工钱,然后工人们就拿着钱回家,等着过年了。过年开春天气暖和之后,再回来开工。

现在,工地已经停工三天了,但是,绝大部分的工人还没有走。

不是他们不着急回家,而是他们还没有拿到工钱。

罗江建筑行业的惯例,是每月给工人开一两千金币的生活费,让他们维持本人和家人的日常基本生活。剩下的工钱,会在年前一次结清,然后工人们拿着一年的辛苦钱,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

工人们没拿到钱,是因为项目部没给老板钱。项目部没给老板钱,是因为甲方,也就是业主罗江大学没给钱。

现在的大学,大多都是比较富裕的。有的甚至富得流油。要说罗江大学没钱,几乎是没有人相信的。

于是,此时从项目部到老板,再到工人人,抛弃了平时的龌龊,罕见一致地结成了统一战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