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5(2 / 2)

“他并不知子龙投于某麾下。”袁旭说道:“子龙说了四个字,将计就计某犯难之处正是在此”

马义不是很明白赵云这四个字的含义。

“你可知天下间何人可称英雄”袁旭问道。

“某不知他人。”马义说道:“只知可称英雄者,唯公子一人”

“少拍马屁”袁旭笑着说道:“刘玄德能屈能伸,可谓英雄假以时日,必成气候”

“既知将来必成气候,公子因何容他”马义不懂了:“若他坐大于袁家为敌,岂非公子之过”

“刘玄德虽可称之英雄,与曹操相比却是差了些许”袁旭说道:“若要抗衡曹操,必将联合刘备。正因如此,某才亲往徐州出手相助。”

“子龙之意,乃是要投效刘玄德”捏着书信,袁旭说道。

“赵云安敢背主”马义眉头一拧:“某必不与他干休”

袁旭紧紧攥住拳头:“子龙武勇世间少有匹敌,留于刘备身旁,随时可取其头颅。刘备再成气候,也不过是某掌中之物只是苦了子龙”

第267章赵母骂子

袁旭令人给赵云带了回信。

信上写着八个字有惊有险,不可妄动。

“兄长”赵云捏着信半晌无言,赵艺问道:“公子如何说”

“只回了八个字。”赵云把信递给他。

看了书信,赵艺说道:“公子不欲兄长涉险,此事不如作罢。”

“刘备投了袁家却暗中招兵买马,其心可诛”赵云说道:“此人有枭雄之相,早晚必成大器。公子来日征伐天下,与之定有厮杀。他既有意招揽,某前往投效,未与公子作对之时尚且是个助力。一旦同公子争锋某定斩他”

“兄长之心小弟知悉。”赵艺说道:“他人却无从理解。”

“因何”赵云愕然。

“换做他人如此,兄长作何感想”

赵云默然。

换作别人如此,他也会有各种猜测。

袁旭并未见疑,只是担心他的安危,赵云心底也很不是滋味。

“老母身在蓬莱”赵云说道:“某即便有异心,又怎敢妄动”

赵艺说道:“老母年事已高,终有一天舍我兄弟而去。届时兄长于蓬莱有何眷恋所谓日久生恩,追随刘备久了,得他恩宠过多,可否会背弃公子”

“你也如此看某”

“小弟深知兄长,只请顾及他人所想。”

“某再修书一封。”赵云说道:“有此书信,把柄全在公子之手。彼欲置某死地,直如探囊取物”

“兄长之意已决,某说甚也是无用。”赵艺说道:“只请多加顾惜,莫惹得公子也见疑方可。”

赵云默然,取出丝绢与笔,挥笔写出一封书信。

书信送到白马,袁旭看了之后半晌无言。

“赵云一心投效刘备,不知他究竟作何想法”看了书信,马义愤然说道:“公子莫非由他如此”

“子龙与刘备乃是素识。”袁旭说道:“他深知刘备为人,某信他不会真心投效。”

“时日久远,谁又说的准”

“连番传来书信,若某不允便是见疑。”袁旭说道:“子龙果真有心投效刘备,只须弃某而去便可,因何又要书信连连”

“某是不信他。”马义说道:“公子也须谨慎些方可。”

袁旭想了片刻,取出纸笔,给赵云回了封书信。

将回信递给马义,袁旭说道:“令人送回邺城,告知子龙,可留于刘备身边,若非必要万勿妄动”

接过书信,马义满脸不快地说道:“公子也忒大度,竟容得此事。”

袁旭没有吭声。

出于本心,他也不肯赵云投到刘备帐下。

可赵云既是提出计策,而且连续写信前来,若不允他便是见疑。

不问将来如何,眼下他能做的抉择只有一个。

答应赵云所请

赵云做的决定,甚至超出赵艺预料。

他不敢隐瞒此事,派出人手将消息传回蓬莱岛。

得知此事,甄宓也不敢怠慢,依着赵艺建议,赶忙告知赵云之母。

赵云离开蓬莱,乃是奉了母命前去相助袁旭。

从甄宓口中得知赵云打算投到刘备帐下,赵母顿时怒火中烧。

拐杖杵着地,气愤的用力磕着,赵母骂道:“公子待我母子恩重如山,逆子如此,要老妇有何脸面苟活于世”

“老夫人息怒。”赵母暴怒,甄宓劝道:“刘备投了袁家却暗中招兵买马。子龙将军发觉其心有异,做出如此决断。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夫人与公子太过良善”老夫人说道:“非老妇不信我儿,落入别家碗里的饭儿,还能扒拉的回来”

“公子与奴家都信得过子龙将军。”甄宓劝道:“赵艺将军特意要奴家告知老夫人,早知惹得老夫人如此气愤,不如不说了。”

“幸而说了”赵母说道:“若是不说,子龙惹出天大祸事,我这做母亲的还被欺着瞒着。”

“老夫人消消气儿。”在赵母身旁坐下,甄宓轻轻为她拍着后背说道:“赵将军忠义,公子都信得过,老夫人莫非连自家儿子也是不信”

赵母说道:“来到蓬莱,夫人待老妇胜过亲眷,公子也是时常问安。天下之间,有几个主家如此对待部署家眷老妇虽是出身卑贱,却也识得些大体。”

“公子之母不在蓬莱,他是将您老当做母亲呢。”甄宓甜甜笑着:“若老夫人气出个长短来,公子晓得,奴家可担待不起。”

“赵将军自幼有老夫人指点,忠义二字自不会忘,放心便是。”

“夫人放心,老妇却是放心不下。”赵母想了下说道:“得想个法子,断了他投效他人之念。”

甄宓没有吭声,只是轻轻抚着赵母后心,为她顺着气儿。

“你去趟邺城。”想了片刻,赵母对一旁的侍女说道:“若是他人前往,我那儿子也是不信。他认得你,只是苦了你这姑娘家。”

“老夫人差遣,奴婢不敢言苦。”侍女应道。

自从得知赵云打算投到刘备帐下,赵母就没个笑脸。

侍女恭顺,倒惹得她露出了一抹笑意:“瞧瞧,多乖巧的女娃儿。都是公子、夫人调教的好。”

“老夫人如此夸赞,奴家可是无地自容。”甄宓说道:“是她自家懂事儿,又这丫头照应老夫人,公子与奴家也可放心。”

再次拉住甄宓的手,赵母说道:“夫人放心,此事老妇自有计较。”

甄宓甜甜笑着,并没问赵母打算如何。

有些事,问了反倒不如不问。

赵云提起此事,袁旭没有严厉斥责,只是提醒万事谨慎,也是出于此种考虑。

数日之后,邺城。

赵云坐于屋内,赵艺站在他身旁。

面朝他们低头而立的,正是满脸风尘,才从蓬莱赶来的侍女。

“兄长。”赵艺说道:“依着小弟,此事作罢。母亲年事已高,若气出个长短”

“还不都是你”瞪了赵艺一眼,赵云没好气地说道:“明知老母年事已高,却还告知于她。若母亲气出个长短,某定不与你干休”

赵艺没敢吭声,心里却在嘀咕,还不是你要投到刘备帐下惹出这些麻烦

第268章先由着他到时候再劝

新春刚过,正值倒春寒。

房间里摆着火盆,赵云光着膀子坐在盆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