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2 / 2)

袁旭不过是在装傻,真正傻的,恰恰是他们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

一阵凉飕飕的气息从甄逸尾椎骨蹿起,直冲头顶。

“某也是乏了,甄县令与诸位同僚且饮着,某先行告退至于侍寝女子,区区庸脂俗粉,莫非就想拉某下水”起身招呼了小祝,袁旭阴阳怪气的甩下一番话转身就走。

自打素衣女子端上菜肴,小祝就在不停的吃。

见袁旭要走,他抓了一把碎肉,一边吃一边跟了上去。

看着袁旭的背影,甄逸后背的衣衫一片濡湿。

摆接风宴,本打算探探这位县尉的口风,看看可否共谋。

哪想到袁旭不仅半点口风没漏,反倒装疯卖傻,让他们表现出了不该表露的一面。

在场的都是厮混官场多年,却被一个才十六岁的少年给耍了

更让甄逸和官员们郁闷的是,他们竟然完全不知道袁旭在想什么

县丞朝舞娘和素衣女子摆了摆手,待她们退出去,才向甄逸问道:“甄县令,如何是好”

铁青着脸,甄逸说道:“明日某请他返家,再探探口风。倘若与我等难成一心,尚未有把柄落在他手中,日后警觉着些便是”

办法虽不见得管用,却是唯一可行的法子。

众人心中觉着没底,可都是想不到更好的主意

离席而去的袁旭,此时却是满心得意。

装疯卖傻,无非想看看甄逸与县中官员的反应。

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会在智虑不足的人面前表现出自我膨胀的优越感。

人一旦膨胀,方寸也就乱了

袁旭完全可以继续装傻下去,然后暗中调查上蔡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他不想那么做

与其暗中行事,倒不如敲山震虎,让县里的一众官员紧张起来。

认为存在威胁,人的第一反应会是想尽办法排解。

一潭死水,要找出纰漏很难

查出根源,最好的法子就是先把水搅浑。

让甄逸和官员们看不清他在想什么,甚至不知道他究竟能不能被拉拢,必然会促使他们露出更多的破绽

带着四名卫士往住处走,袁旭嘴角浮起了一抹淡淡的浅笑。

走在他身旁的卫士发觉了他的笑容,满头都是雾水,也不知道他又想到了什么好事。

“今晚好生歇着,明日陪某前去甄县令家赴宴”到了住处,袁旭进门前向卫士们吩咐了一句。

第37章看狗打架都能取个名字

房间里灯影摇曳,卫士们各自回屋睡了。

袁旭坐在屋内,翻看着他让差人找来的地方县志。

各地为存留名人事迹,记载发生过的大事,都有专人编撰地方史。

通过县志,能了解更多关于上蔡的过往,或许从中还能找到贼人祸患的缘由。

记载县志的史官,不可能写出对甄逸等人不利的内容,可事情只要发生,无论如何描述,总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小祝坐在靠窗的地方,拿着一根他从外面捡回来的树棍挥舞玩耍,浑然没当屋里有人。

“小祝”合上县志,袁旭对他说道:“和某在一起,可开心”

“嗯”点了下头,小祝继续挥舞他的棍子。

“好了,别挥了,过来陪某说说话儿”袁旭朝他招了招手。

很不情愿的放下树棍,小祝来到袁旭对面坐下。

光影摇曳,他那张尚未成人的脸,被映的一片亮一片暗。

凝视着他,袁旭说道:“你究竟从何处来”

茫然的看着袁旭,小祝流露出了困惑没有吭声。

“好了,不说这个,你的那块牌子是谁给的”

“娘”

“你娘什么时候过世的”

“”

“换个说法,你娘什么时候死的”

“好久了”

小祝的回答并不清晰,袁旭却从中得到了一些关于他的讯息。

他只认得娘,从来没有提过父亲,应该是娘独自把他带大。

母亲去世,智虑又不全,虽然有着一身力气,却很难在世上生存,真不知道这些日子,他是怎么熬过来的。

“你愿意跟着某,以后在某身边吗”起初带着小祝,还是想要利用他那身蛮力,这一次袁旭发问,却是怀着一丝恻隐。

“嗯”又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为何”

“吃饱肚子,不饿”

小祝的回答让袁旭哭笑不得。

只为了吃饱肚子,他就心甘情愿的跟着自己。

他的心思还真是单纯的可以

万一遇见歹人被他们利用,就他这膀子力气,不知会做出多少不该做的事来

“早些睡吧明日陪某去赴宴”微微一笑,袁旭吩咐了小祝一句。

“好”很干脆的答应了,小祝起身后又挥舞了两下树棍,才跑到外面房间去了。

看了好半天县志,袁旭并没有从中看出什么。

躺下之后,他双臂枕在脑后,凝视着黢黑的房顶。

事情并不复杂,甄逸派人向袁绍求救,说是上蔡出了贼人,请袁绍发兵剿灭。

而他则奉了袁绍的命令来到上蔡

身为一方枭雄,袁绍绝不会是个蠢人

袁旭不过十六岁,而且又是个庶子,袁绍也不可能对他完全信任。

上蔡出了事,袁绍不可能不派人前来调查。

得罪甄逸等人是事小,激怒袁绍事大

至少袁旭目前还没有在袁绍面前据理力争的资本

此事只有拖着,放缓节奏,把一切都调查清楚,再摸清袁绍的想法,才好去做计较

夜晚总是很容易过去。

袁旭不过做了一场无关紧要的梦,初升的朝阳就驱散了黑暗,新的一天降临了

卫士送了水,袁旭洗漱之后,官府差人又送来了早饭。

早饭很简单。

一碗粟米粥,两块干肉,外加一根用咸盐水浸泡过的萝卜条。

袁家高贵,袁旭虽是庶子,却也没吃过萝卜,甚至军中也没见过。

还以为在东汉末年根本没有萝卜,见有根萝卜条,他向送饭的差人问道:“上蔡竟有此物”

差人陪着笑说道:“芦菔低贱,县尉乃是贵人,如何见得若说此物,到了收成好的年头,漫山遍野都是,算不得什么紧要物事”

微微一笑,袁旭拿起萝卜条放进口中。

咬下一小块,他说道:“本以为乡野之间有的,府中与军中必定也有。看来是某想差了”

躬身立于一旁,差人陪着笑说道:“取来芦菔,也是晓得县尉未有吃过,改改口儿。要是整日给县尉吃这些,小人却是不敢”

“你倒是会说话,叫什么名字”袁旭漫不经心的问了差人一句。

“回县尉,小人名唤七狗”袁旭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