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2 / 2)

扫荡那些伪神

布皇威于四海,宣教化于万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们要让大明的旗帜在这世界的每一个经度和纬度升起,我们要让大明的旗帜永远沐浴在阳光下,我们要让大明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

大明。

日不落”

顺天大学的操场上,一个年轻的男子站在高台上,挥舞着拳头手拿一个铁皮喇叭筒子声嘶力竭地吼叫着,在他面前是数百名亢奋的大学生同样挥舞拳头高喊,周围还有一些老百姓在议论纷纷,甚至还有一个报社采访正拿着铅笔趴在本子上奋笔疾书。虽然钢笔因为橡胶树还在生长中橡胶价格昂贵,所以还属于高档品,但铅笔已经完全普及开,石墨又不是什么神奇东西,大明直到现在还依旧大量向瑞典和英国出售石墨制的炼钢坩埚呢

“这个人是谁”

距离不远的一栋中式三层飞檐楼上,杨皇帝看着这一幕问道。

“启奏陛下,此人叫李卫,是本校商学院三年级的学生,乃徐州富商子,平常就喜欢搞些哗众取宠的言论,陛下说过大学之内不禁言论,任何想法都可以公开宣讲,所以臣也就没有干涉,实际上这地方经常有像这样宣讲些言论的,甚至还有拿一些新发明出来的东西做展示的,有时候还会有互相辩论。”

他身旁的顺天大学总监,也就是常务副校长小心翼翼地说道。

“朕喜欢这样有个性的年轻人。”

杨丰点了点头说。

“回头给这地方搭个棚子,这连个遮风挡雨的都没有,另外拿水泥把地铺铺。”

紧接着他说道。

“是不是给他们弄些座位”

总监问道。

这座大学是私立,和应天大学,杭州大学等等一样那都是皇帝陛下出钱所办的,就连校长都是杨皇帝亲自来担任,所以这里的学生都得算天子门生,那绝对是天之骄子,能从这里毕业的那都是精英人才,实际上这时候大明超过一半的大学都是杨丰办的,甚至他还办了一所女子学院,而且发出号召要在所有大学都单独开办女子学院。

“不,坐着像什么,就让他们站着”

杨丰说道。

总监赶紧闭嘴了。

杨皇帝继续站在那里欣赏李卫的演讲,当然,这个名字对他来说也只是有点意外而已,这时候已经不是大清朝了,现在的李卫也不是原本历史上靠买官和雍正赏识起家的能臣了,他只是大明顺天大学一名普通学生,但看着他面前那些年轻学生们跟着高喊口号的场面,杨皇帝还是真正感受到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一个他所期待的时代。

就像他一直所说的,环境会改变一切,中国人不是没有进取的雄心,而是太久的奴化教育,让他们需要一点时间来改变,当大明具备对外碾压的实力,当中国人可以随意把异族当作自己脚下蝼蚁,当他们家中可以任意将异族当成奴隶的时候,雄汉盛唐的霸气也就开始逐渐形成了,同样当海外的财富源源不断涌入的时候,开疆拓土出去殖民的心思也就逐渐诞生了。

他的宗教化并不是多么的高明,而这个世界的人也不都是傻子,但他迎合了这个时代,他给了这个时代需要的东西,他给了那些渴望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人一个可以拿来使用的口号。

这就足够了。

布皇威于四海,宣教化于万国

一个响亮的口号。

但口号只是口号,口号下面抢夺更多的土地,更多的奴隶,更多资源,更广阔的市场才是真正的东西,而这一点在商人中尤为突出,所以徐州富商子弟的李卫出现这种思想也就很正常了,要知道商人才是大明对外掠夺的主力。新兴的资产阶级迫需要一个雄心勃勃的领袖,杨皇帝加杨神仙的组合,对他们来说那是最完美的,一手拿着剑一手拿着经书才是开疆拓土的最好方式,杨皇帝恰恰就是两者兼备的,最完美无缺的代言人。至于国内对他们控制严一点这个没什么大不了,他们的确不能在国内敲骨吸髓,但那大不了到国外就是了,到可以尽情展现资本主义原罪的地方去就是了。

“陛下,紧急军务”

这时候一名侍从走到他身旁小心翼翼地说道。

“知道了。”

杨丰看了看外面依然在演讲的李卫,然后转过头又对另一名侍从说道:“等休沐日把这个人邀请到第三军的军营里,多给那些当兵的讲讲这些东西,另外再告诉顺天日报和应天日报的主笔,以后多登一些这种东西,不要老是光登些花团锦簇的数字来玩什么盛世游戏,咱们大明周围一圈儿野心勃勃的虎豹豺狼都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呢这算什么盛世”

那侍从赶紧记下来。

大明的休沐日制度类似欧洲的星期天,只不过是五日一休,而且只有学校和政府机构有。

紧接着杨丰就登上了他那辆蒸汽动力的汽车,然后在龙骑兵护卫下向皇宫驶去。

第三五零章胤禛是个好同志

杨丰的紧急军务是黄州的明军被包围了。ΔΔ

因为清军攻陷了元山,然后向西在开城北部山区切断了黄州明军的后勤线。

而且一个更加令人无语的消息是,攻陷元山的敌军里面不光是清军,还有胤禛任命的高丽国王所属军队,足足有一万大军呢,也就是说公元皇帝陛下已经开始使用伪军了,还有就是这支伪军是原来李焞的军队叛变的,至于他们的统帅,也就是胤禛任命的高丽国王,居然也是李焞的一个同族,据说是他曽曾祖父李昖之后

李昖足有十三个儿子呢

这个叫李杕,算起来还是李焞叔叔辈的,这种遥远的宗亲估计就连李焞都快忘了,他的封地在北边一个穷山沟里,被清军抓住后威逼利诱一下脑子再一热,就干脆投入公元皇帝陛下的怀抱了,反正不答应就是死路一条,答应了至少还能多活几年,再说万一撞了大运呢。

“简直是莫名其妙”

杨丰愕然地说道。

“陛下,根据情报鞑子正大量从高丽向东北移民,这段时间至少抓走了数十万人,胤禛给他们的条件是不当奴隶,抓到东北后给他们种子,给他们农具,甚至给他们一些牲畜,让他们到松花江一带开荒种地,无论开多少荒最后都是他们自己的,所以这些高丽人并没有反抗,高丽北部山区山多地少,而且气候和松花江一带也差不多,那些给地主种田的高丽贫民也乐意跟他们走。”

高淮说道。

事实上这时候敌占区的高丽百姓对此不仅仅是乐意那么简单,应该说他们是欢呼雀跃的,毕竟高丽北部那些穷山沟是真吃不饱饭,尤其是这些年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座大山压迫下,高丽北部日子过得很苦的,尤其是盖马高原上几乎都是赤贫。

现在让他们去富饶的松嫩平原上生活,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更何况那些贫民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这可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至于开荒那个不值一提,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