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倒是可以对外放出消息,说他的确就是崇祯第五子朱慈焕,因为参与谋反,咱们准备将其凌迟处死了,同时再散播消息,就说杨妖人肯定得兵犯北京营救朱慈焕,要做到全天下都在说他会来营救,逼着他前来送死。
若是他不敢来,那他以后也就没脸再打着前朝旗号了。”
周培公阴险地说。
“若是他真得兵犯北京呢,贼军水师强,他完全可以走海路在大沽口登岸。”
熊赐履说道。
“若他敢远离巢穴孤军北犯,那他也别回去了,我京畿十余万大军,哪怕用人命堆也堆死他了。”
周培公说道。
“哈哈,就这么办,我倒要看看那妖人有没有胆量再来这北京城,朕在这儿等着他。”
康麻子笑着说,脸上的黄金面具不断颤动。
很显然他已经开始脑补杨丰被逼的左右为难时的样子了。
“这有什么可为难的,那北京城我是闯定了”
杨丰很无所谓地说。
不过现在他还不着急去,康麻子因为担心时间不够,不足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所以把朱慈焕一家按照法律程序定了秋后问斩,另外这样也让他没有理由推脱了,毕竟要是现在就斩的话,杨丰大可以说时间来不及,或者海上台风季没法北上,到秋后问斩就让他这些理由全没有什么意义了。
“大帅,您还是应该再考虑一下,太子殿下已经落在鞑子手中,营救出来的机会渺茫,不值得为此冒这种险。”
黄百家说道。
他们现在是真不想杨丰北上救这个太子,说到底他们对崇祯也不过是点香火情,不可能真为了他一个儿子押上全部,如果北上营救朱慈焕,再让杨丰有个三长两短,那现在大好形势可就全完了。他们都很清楚,明军现在的一切,全都是绑在杨丰身上的,一旦没有了杨丰,他们只能等着被清军剿灭,和杨丰相比什么朱三太子真得不重要,没了就没了吧,或者没了还更好呢。
“不必说了,我不但要去,而且还要大张旗鼓地去,带着咱们的大军去,然后让北方百姓知道知道,我大明军队之威武,康麻子他就好好等着吧,说不定我还要进北京城去会会他。”
杨丰说道。
第七十六章一江血水向东流
就康麻子调兵遣将,准备着和杨丰再决高下的时候,英国人给杨大帅送来了第二批战舰。
这一批没有战列舰,清一色的小型巡洋舰,一共十艘,排水量六百多吨,每艘二十八门十二磅炮,因为只有单层火炮甲板,所以船型不得不拉长,和肥胖的战列舰比起来明显秀气多了,而且这些都是在孟买全新建造,使用的是缅甸柚木,相比起杨丰之前那些滥竽充数的武装商船,明显要结实多了。
英国人用这批战舰又换走了一批炮弹,顺便又采购了一批珍宝,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开花弹的整体铸造技术,甚至杨丰还特意让他们参观,并且学习了他的炮弹是如何铸造的。至于英国人舍不得用钢,换成用生铁能不能铸造出同样的炮弹,这个就跟他无关了,反正他们还得用下一批军舰来交换坩埚钢的技术,至于坩埚钢同样很贵的问题
英国人舍不得花钱关他屁事。
“大帅,咱们什么时候自己造舰”
大明海军巡洋舰队提督陈植说道。
他是原郑家水军军官,台湾沦陷后一直在珠江口当海盗,后来跟郑建一块儿来投奔了杨丰,因为表现突出,所以被杨大帅提拔为海军将领,而他现在问的这个问题,也是所有明军海军将领一直想问的。毕竟无论买船还是抢船,这个肯定都是不如自己造船的,而且在知道了红毛鬼们的海军实力,尤其是知道像英国这样的光战列舰都得一百多艘后,这些明军将领也都是很有紧迫感的。
“自己造船”
杨丰沉吟了一下,这个问题的确有必要了,造军舰还不着急,但造大型商船却是必须了,他现在军舰不缺,但运输船缺乏,实际上有几艘武装商船已经被他当运输船使用了,而运输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约他军工生产的主要因素,毕竟他现在的焦炭全靠从基隆运,而在钢铁厂开始生产后,焦炭的需求急剧增加。
“去,从你的手下找一艘老的巡洋舰,然后扔给修船厂,让他们拆着玩去,先把红毛鬼的这种船构造研究明白了,再原样进行仿造。”
紧接着他说道。
他在昌国已经有了一家修船厂,专门用来维修他越来越多的战舰,那些工人多多少少都有了一定基础,想来学习制造欧式帆船应该没什么难度,反正这东西也不是什么黑科技,最大的问题在于木材的选择和处理,而这恰恰是他不需要单独考虑的,因为中国的造船工匠在这方面并不比他们的欧洲同行差,剩下无非就是给他们一套新图纸而已。
“大帅,烽火”
他正在想着,陈植忽然喊道。
杨丰愕然抬起头,十几里外的一座小岛上,报警的火光正在雨中闪耀,很显然出事了,否则不会动用烽火的。
“快,备船,回宁波”
他立刻说道。
而此时的宁波城内,留守的第一军参谋长高淮一脸凝重。
清军的反攻开始了。
而且是全线反攻,北线清军在进攻丈亭,西线清军在进攻溪口,只有南线暂时还保持着平静,不过根据情报,从广东北上的清军在半个月前也到达了宁海,很显然这支清军也不会在那里看热闹的,如果是别的时候,他是不会紧张的,但现在梅雨季节给步枪使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虽然清军的火器更没法使用,但他们却有着足够的数量优势。
“玛的,真会挑时候”
他恨恨地说。
“玛的,真会挑时候”
慈江和余姚江交汇口的小镇丈亭,明军第一旅步兵一营营长曹元同样恨恨地说,在他面前数百名明军士兵,正躲在胸墙围成的堡垒里,不断向外面蜂拥而上的清军开火,尽管头顶有遮雨的草棚,但在不断漏下的雨水中还是经常有士兵愤怒的骂着,然后忙不迭倒出枪里受潮的火药重新拿出一枚子弹换上。
而在他们对面,不计其数的清军正沿着山势,挥舞着刀剑长矛在大雨中冲上来,然后一个个倒在子弹下。
“开炮”
他不远处炮队队长吼道。
四门刚刚完成装填的四斤半炮几乎同时喷出火焰,不过打出的不是开花弹,这种炮弹在大雨中爆炸率同样不高,所以现在一律使用散弹,从炮口喷出的铅制弹丸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