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 / 2)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不过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他不知道这段话出自于哪里啊。

想到这,王富贵一阵面色羞红,咬牙说道:“你胡乱写几句自己编的话,想滥竽充数”

“等等,王少爷,您认不出来,便不要说这一句话是不存在的好吧。要不要告诉我这段话的出处”杨辰淡笑道。

“这段话出自于哪里。”王富贵咬牙说道,他还真就不信了。

“佛经。”杨辰简单明了的讲。

王富贵心中一怔。

他哪里看过佛经

可是,佛经确实也是著作,他没得质疑。只是,佛经虽是著作,却没什么文学参考价值,平常是没人去读的。

但让他认输,怎么可能,王富贵心中恼怒的说:“我看你就是在瞎编,小子,你想滥竽充数是吗”

“怎么,王少爷输不起”杨辰笑盈盈的看着王富贵。

这让台下的人发出了轻嘘的声音。

他们不介意看热闹,眼看王富贵竟然吃了亏,他们更高兴了。

王富贵被那么多人看着,自然不可能真的承认了自己输不起,但让他承认自己输,也不可能。他面无表情的说:“我只是质疑你想依靠运气过关而已,有本事,你就将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几句话的意思解释一下。”

“能解释出来,我便承认你小子有些文墨”

杨辰揉了揉眉毛,这王富贵还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不过既然对方乐意,他当然不会不奉陪,轻描淡写的说:“万事已成定局,没必要再追究。孔子圣人写下此句,便是让人因为一些琐事而咄咄逼人,只可惜,有些人将这话写了出来,却未必真能理解此话的意思。”

“对了,这段话出自于论语第三页,第三行我说的可有错实在不行,我把下面几句话给您念出来,哦不,给您倒着念出来如何”

这话落入王富贵耳中,就仿佛赤裸裸的挑衅。

杨辰竟然真把这段话的意思解释清楚了不说,而且,这小子竟然连这话出自于论语的哪一页,哪一行都讲出来了。甚至,这小子还能不这句话下面的话也能背出来。

这不是挑衅是什么

王富贵只觉得脸蛋一阵滚烫,心中充满了不甘,竟是怒喝道:“我觉得你这个比试的方式很有问题,这么比,我们彼此只要选一个生僻的话,便能够难住对方,没意义”

“但王少爷可别忘了,当时是你让我选择比试方式的。”杨辰神色从容的讲。

这话无疑仿佛一记沉重有力的巴掌打在了王富贵的脸上,使得王富贵寒声说道:“我只是出于更公平的比试而已”

杨辰怎会怕了王富贵

他今天不仅要让王富贵输,还得让王富贵输的无话可说。

什么狗屁寥城第一才子,分明是依靠权势混出来的名头。

这种角色,他杨辰打记事就开始念书,还真不怕这王富贵了。

“既然如此,那我就多陪王少爷玩一会,王少爷说要怎么比吧。”杨辰说道。

王富贵面无表情的说:“很简单,我们比卫朝三百年历史,彼此出题,但必须是要和卫朝三百年的历史有关。”

最后一句话,王富贵加重了语气,显然是有些害怕杨辰会挑一些没道理的题出出来。

“好,没问题。”杨辰讲道。

卫朝三百年历史

看来,这似乎是王富贵的强项。

的确,王富贵确实找了一个自己的强项去比试,他自觉地自己打小就念山河经,对卫朝三百年的历史熟知无比,在这方面比,他就不信玩不死杨辰。只要这场能赢,刚才那场,杨辰百口难辨。

想到这,王富贵决定先发制人:“那由我先出题,我问你,卫朝一百二十七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古阳帝驾崩,太子登基,”杨辰想都没想的说。

王富贵蓦地一愣,杨辰竟然真答上来了。

杨辰则是随即问道:“该我问了,那我问你,卫朝一百二十九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卫朝一百二十九年,能发生了什么大事”王富贵瞪了杨辰一眼:“你可不要满嘴胡诌。”

“我满嘴胡诌王少爷,你是真没文化还是假没文化,卫朝一百二十七年,太子登基皇位,一百二十九年,皇上立郑妃子为皇后,这事儿你都不知道”杨辰一脸看文盲的模样盯着王富贵。“你是不是没读过山海经”

听到杨辰的话,台下一阵哗然。

杨辰,似乎和王富贵的比试中,占据了上风。

而李月华更是目瞪口呆:“这小子,金瓶梅没白看啊。”

“李姐姐,这和金瓶梅没关系”顾月青可是读过书的人,杨辰所说,和金瓶梅哪里有半毛钱的关系

第12章:我就比皇后

王富贵现在是又羞又怒,被杨辰这般考住,他厉喝道:“这算哪门子大事”

“怎么,王少爷的意思是,皇上立皇后,这都不算大事”杨辰佯装惶恐的盯着王富贵:”王少爷,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是传出去,可是要死人的。皇上是百姓之父,皇后就是百姓之母,你多了一个娘亲都能说是小事的”

“你”王富贵气的面红耳赤。

他现在才反应过来,杨辰这是故意给自己设陷阱啊。

话的确不能乱说,尤其是牵扯到皇室的事儿,这事儿他父亲千般提醒过他。

此事若是传出去,他王富贵保管被抓到官府去,脑袋都得掉下来。

至于皇上和皇后的事儿,更是一句坏话都不能说。

想到这,王富贵连忙说道:“是我刚才失言了,不过比赛还没结束,三局两胜。”

杨辰就知道王富贵没那么容易甘心,懒洋洋的道:“那好吧,你接着出题。”

“卫朝平定天下,共用了几年。”王富国低喝道。

“十二年,开国皇帝顺延帝,三十万大军,并分十七路,对峙东阿人大军九年,后以水路出奇迹,一举浇灭东阿族大军,大获全胜。后又以三年时间,平广国。再震慑南部数十个小国,百姓得以安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