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849

分节阅读 849(2 / 2)

正因为沙州的坚持,董摩坷盼望已久的战机,总算没有让他失望,三千骑奇袭瓜州,一举击溃两千守军,直接把辎重大寨给烧了,火光把半边天都映红了,血红入潮。

实在没有办法,他们打的就是破袭战,根本不可能留下守卫,只能把剩余物资付之一炬,然后快速向沙州挺进,连续歼灭几个据点,引起萧里仁的惊慌。

面对董摩坷强悍的攻势,萧里仁意识到不妙,同时对嵬名理成非常不满,万余精锐的步卒,加上强征来的几万壮丁,竟然拿不下敦煌和玉门关,简直丢人到了姥姥家,要知道辽军在西域可是横扫各部族。

董摩坷绝没有给萧里仁半点机会,五十二旅镇和藩落军主力,直接抵达小曲坪,咬住了惊慌失措的辽军。

宋军以车兵为奇兵,马军反倒成了正兵,以百人为队轮番进攻,辽军根本无法抗衡,以至于连连败退。

萧里仁是非常恼火的,他集中马军围攻五十二旅镇,却怎么也无法阻止进攻,士卒毫无对付战车的经验,甚至被人家打的找不北,更不要奢谈抵抗了。

宋军的步骑兵更加勇猛,他们抵近辽军下马步战,十余人为群,两人持盾操枪在前,四人以马槊、大刀两翼掩护,五人以弩箭射杀敌人,单个的群落战斗力不强,几个营组成的队列,就让马军头疼了,弩箭和马槊可不是闹着玩的。

萧里仁实在顶不住了,率先脱离战场,辽军各部也开始自行撤退,那是相当的狼狈。光这一天就战死两千余骑,不得不一推再拖,战事进入瓜州的地界。

第1523章河西的辉煌1

党家兄弟的坚持没有白费,董摩坷凭借两个军硬生生击败辽军,没有任何停留,大军尾随辽军追击,多次发生遭遇战,力图要拖住对方决战,趁着对方惊魂未定加以剿灭。

萧里仁也是拼死抵抗,他明白沙州没有完全控制,自己要是被彻底打败,面临的将是何等悲惨境地。

先不要说几万人撤退的食物水源,光是五峰之地就能让远征大军损失六七成,不要说打了,就是跑也很难。

这绝非危言耸听,当你没有充足准备,仓皇逃入瀚海撤退,会是怎样的结局,傻子都能想明白。

更可悲的是,河西多是戈壁瀚海,能够补给的绿洲城市就那么几个,大多控制在宋军手里。敦煌、玉门恰恰是过五峰的关键,还没有被拿下,没有充分的休整补给,想要过数百里的瀚海,简直就是找死,他不得不全力抵抗,希望能杀出一条血路,却又无法真正投入决战,陷入了死循环。

战斗在最激烈的时候,双方的最高统帅也不得不靠前,在战场上显示自己的存在,甚至亲自率队冲击。

沙州的宋军有坚固的城关作为依托,辽军则一无所有,他们必须仰攻城池。宋军的野战部队不是马军就是车兵,甚至部分步军也是步骑兵,那些校阅乡军也受过良好的训练,战马普及率很高,辽军几乎被压的死死的。

那些来自西方的各族部队,对契丹人还没有太多的认同,毕竟耶律大石统治时间并不长,各民族还没有进行深层次磨合,防范意识相当强烈,甚至还有相当的敌意,只是迫于大石的强横压力,不得不低头接受统治。

要是放到打顺风仗时候,这些缺点还不足为虑,大家甚至能争先恐后,去争夺自己的战功。放到现在就麻烦了,谁也不想成为别的民族替死鬼,绝不会拿出十分力气冲杀,甚至有可能反戈一击。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现在就有迹象发展,某些部族的将领有了冲突,为了一点补给品大动干戈,相互间矛盾越来越深,甚至有人率军归降宋军。

萧里仁意识到不能不破釜沉舟了,时间拖的越长对辽军越发不利,战事既然到了这种程度,拼上一拼或许还有生路,最起码也要为部队争取补给的时间。

当东面尘烟冲天,辽军纷纷汇集沙州,本来已经绝望的党烩,看到了生还的希望,哪怕辽军几万人,越发疯狂地攻城,他也连饮了三大碗烈酒庆贺,连王仁也弹冠相庆,董摩坷这个家伙没有让他们失望。

想想,就让王仁惊秫不已,先不说军事上能不能守住,随着西州辎重大寨的失陷,还有大量居民涌入敦煌,粮食到了非常紧张的程度,要是援军再不过来,就算要坚守下去,必然发展到人吃人。

这绝不是玩笑,而是现实存在的严酷现实,党烩和党雄已经做好了计划,甚至主动接纳那些牧民百姓进城,也不是完全的安好心,就像他私下说的:“他们每天定量消耗些许杂粮,他日可能为我们提供大量肉食。”

相当的恐怖,王仁几乎要吐了,却不能不承认正确,只有吃饱了才能打仗,没吃的你那什么守城不要认为光是牛羊能提供军用物资,人同样也可以。

宋军推进到了敦煌,甚至建立了和城中联系通道,萧里仁退无可退,他们部队损失不小,辎重粮草缺乏,要真的坚持不下来,恐怕只能冒险西退。

面对五峰绝地,萧里仁硬着头皮也要坚持,那又是一场天昏地暗的战斗,绝望而又无助的战斗。

辽军尽了最大努力,拼尽了自己最后一滴鲜血,他们甚至把步军组成防线,为马军争取时机,敦煌的围困自然解除,党烩也率军加入战场,让辽军雪上加霜。

来自西域的各族将士,在生死关头也算是尽了力,到了最关键时刻,大家都是为了生存。

但是,他们的努力在宋军面前,在战车铁马践踏下,的多么微不足道,一次又一次疯狂的反攻,遭到的是宋军远距离驽箭射杀,战车就不用说了。留下的是一片片尸体。

大宋车兵虽说耀眼无比,马军却是无可撼动的主力,战场上激烈的碰撞,他们的刀剑毫不留情的砍杀。无论是河西军还是云捷军,都有相当数量的番兵,藩落军更是以吐蕃、回鹘、党项人为主体,同族毫不影响他们的嗜血杀戮,这是一场血肉和意志的碰撞,几乎连呼吸时间也没有的战斗,就不用拿任何冠冕堂皇措辞当借口了。

人头、残肢。呐喊、烟尘,共同组成喧闹的战场,那就是杀戮的屠宰场,令人绝望的窒息。

当大日西斜,惨烈的战斗终于初见分晓,辽军的马军和步军被彻底分割,连续三次反击失败,首先是杂兵气衰,再也无力争夺战场主动权,连将校也为之胆寒。

这些人要不是辽军的偏军,要不就是来自西域的民夫,还有当地被抢抓的各族人,人群构成相当的复杂。

不要小看这些偏军和民夫,他们的规模颇为庞大,尤其偏军是正军的补充力量,有着相当战斗力,七万辽军实际有十四万,董摩坷以两个军外加万余校阅乡军,在河西军的拖延下,能够取得胜利的确不易,说是以少胜多也不为过。

那些来自西域的民夫,分布在中后放辎重营寨,纪律也很不严明,被王权当先发现,建议组织部队实施突击。

完全是另一个富平之战的翻版,另一时空大宋西军彻底败亡之战,就因为被金军攻破民夫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