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773

分节阅读 773(2 / 2)

“先看形势再说,我再去九叔那看看,这事没完。”赵柔嘉拿捏不准,决定先去看看赵构怎样。

果真,朱琏过问的消息很快传开,王氏得到了消息,对着秦桧一阵暴怒,整个府邸都闹的鸡飞狗跳。

原来,王氏从刚开始就极力反对,赵柔嘉要给林一飞提亲,简直就是一场闹剧式的阴谋,你要提就直接去说,非得闹到满城风雨。

林一飞是秦桧的私生子,她从一开始就明白,并直接告诫秦桧,决不能认了林一飞。秦桧是出了名惧内,心下虽说是明白,却不敢贸然认亲儿子,只能给予暗中照顾。

林一飞也颇为争气,竟然登了龙飞榜,名次虽说是不高,二甲四等赐进士出身,却也是进士不是秦桧私下大为高兴,更加关照这个私生子,让王氏极为不高兴。

原本,自己不能生养,捏着鼻子认了个儿子,算是给老秦家留个后,却哪想到真儿子回来了,要是被重新认祖归宗,还有她的地位

赵柔嘉给林一飞说媒,王氏听了就大吃一惊,她对秦桧的私生子天生厌恶,却不是不识大体的人,一眼就看出赵柔嘉没安好心,要把秦家推到王秀的对立面。

她是坚决的不同意,给秦桧说了几次,只是这厮有点野心膨胀,态度是相当的暧昧。

“老汉,看我说的怎样,你就是想也是白搭,娘娘都出来挡风雨了。”王氏瞪了眼秦桧没好气地道,癞蛤蟆也想吃天鹅肉。

秦桧干干地笑了,并没有做太多的理会,他岂能不知赵柔嘉的算计,却有另一层的考虑。作为老于世故的官僚,他所谋划不可谓不深,林一飞是他亲生儿子,自觉有所亏欠,就算是谋划又能怎样

按照他所了解的王秀,不是不可能,说不得王秀会顺水推舟,为了拉拢他同意这门婚事,作为他也可以再次做出选择,大家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不外乎是利益最大化,通过子嗣联姻达到双赢,未尝不是好办法。

最重要的是,他看到王秀虽然北上,蔡易、沈默、钟离睿等人留在行在,还能不明白怎么回事赵构甚至赵谌的机会都不大,王秀更是辞去两府,让他成为首相,直接让他和赵构有了芥蒂,这招玩的让他心理完全没了底气,已经位极人臣升无可升,你还能要求什么再有欲望那就是天下共主了,让他不得不重新进行算计。

却不曾想到,自己以沉默观风潮动荡,想要从中谋取好处,被朱琏出面横插一杠子,可以说是别再想了。

“怎么,还心有不甘”王氏看着秦桧,嘴角划过不屑地笑,老汉的心思她岂能不明白,整天琢磨不现实的东西。

“关我何事”秦桧做出无辜的表情。

“老汉,让你不要打王相公主意,你却阳奉阴违,现在可好了,里子面子都没了。”王氏有些幸灾乐祸。

秦桧满头黑线,心下算计怎样,有了朱琏的出面,他必须要做点什么,不然真像王氏说的,老脸丢大了。

“我看你还是把林一飞外放,留下对你名声不好,对王相公也不好交代。”王氏趁热打铁,那是一举三得的算计,毕竟她要保住秦桧,才有自家的富贵,那个私生子打发远远地就是。

“捕风捉影,婆子休要胡说。”秦桧眉头微蹙,却没有太好的办法,王氏说的一点不错,他是没有参合其中,却不代表王秀不去想。

“偷鸡不成折把米,还得我去给你善后。”王氏没好气地瞪着秦桧,她这几天去李清照那可是勤,还不是为秦桧。

“此事没完,却要做好准备。”秦桧悠悠地道。

“好在老汉不糊涂。”王氏见秦桧明白,也就下放心了。

“明白的事情,大好的机会他们怎么不把握。”

“关键是你站在岁的一方”王氏知道秦桧矛盾,并没有做好准备。

“婆子真是多嘴。”秦桧摇了摇头道。

行在闹腾这出事,远在开封的张通古很郁闷,热辣公济这老匹夫说王秀很忙,没有接见他的时间,人家却在天驷监马场,校阅宁朔军,上万崭新军衣,甲胄炫光的将士接受检阅。

此事,浚州开打的消息刚刚传来,对于有封元坐镇的地方,王秀没有任何的担忧,倒是对将士们激扬的鼓舞,被东南新闻、江宁日报还有各大小报录事记录,并对壮观的军容详细记录,派人飞马传稿。

当然,他们还对王秀拿着的嘹望筒,非常的感兴趣,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知道嘹望筒的功能,不由地大家赞誉,王秀也大方地让他们试用,让人惊讶万分。

开封的小报有独特的条件优势,当先组织人员连夜印制,终于在第二天把王秀阅兵的所见所闻刊登出来,并对宋军新式兵器大加渲染一番,最后以王师北进,鞑虏必亡结论,着实露了一番脸面。

一时间大街小巷买者如云,报纸供不应求,很多人不得不去茶馆听人读报,还要费些茶资钱财,就是这样,茶楼酒肆里天天爆满,乐的老板们连嘴也何不拢。

1364第1364章岳飞的打算

当然,作为天下执天下报业牛耳的东南新闻、江宁日报不甘落后,仅仅七天左右,江宁、杭州、苏州等大镇,就刊发了新闻,时效性是落后了,却也是没办法的,通信手段不行,不想后世打个电话发个传真,还能发展到直接电邮,现今你总不能飞回去。

不过,东南新闻、江宁日报做的很不错了,至少他们有实力派驻录事,通过自己的专用快船和快马,也能把最新的消息传递回来,竟然不比铺递慢多少。

嘹望筒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多方打听才知道,竟然又是钟山书院的杰作,大家也就不奇怪了。

只是,这可是新巧玩意,竟然能拉近物体距离,还能看得非常清楚,市井生竟有把嘹望筒说的神乎其神,好事者甚至传言上天遁地都逃不过照射,那是天上的仙神赐予的神兵利器,专门用来对付北方虏人的,最终结论是王相公从天上带来的法子,是仙真灵宝的复制品。

既然那么名贵,身家巨万的人可就动心了,谁不想搞一台过来玩玩,最起码是身份的象征。

可惜,这玩意还不能量产,做起来颇为繁琐,目前仅装备到军主,部分上旅镇主也有,禁军将校眼巴巴瞪着,还能轮到那些权贵,这可都是编了号的,少一个要拿人问罪,你就是再有钱,也得等到满足禁军需求后再说。

根据某些消息灵通人士传,侍卫水军倒是备了不少,至少六帆之上战船统制官都有,就是说装备到营一级战船,这就是亲儿子和干儿子的区别,据说军中意见很大。

王秀听到开封市面上传言,也就不置可否,笑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