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757

分节阅读 757(2 / 2)

这不是胡言乱语,更不是贬低北伐,而是学院派的务实官僚,所一致认定的。

北方的强敌是历朝历代祸患,只要国力强盛不难应付,却无法做到彻底征服,可以说是你来我去的打,北伐也就是收复失地,充其量灭了女真人,却无法短期真正控制草原。

其实,真正控制草原的办法,王秀早就知道了,却不能下决心去做,联姻的方式非他所愿,堂堂华夏岂能用下半身维系关系牢固后方可进可退,再寻求彻底解决北方和西域的办法。

南方,则是历朝历代的痛,中原王朝国力最强盛时,也没有真正征服南方,只能实施间接统治。

大宋设置海外十二军州,现在应该是十五军州,还有薄章航海的大发现,让这些思维敏捷,又受到王秀思想影响的士人,忽然眼前一亮,原来游戏可以那么玩,热点总比苦寒要好,王相公说的很有道理啊

打通所谓陆桥,连接本土和海外军州,大宋行朝的战略纵深,就可以延伸数千里。这是什么的概念

北方的野蛮民族,他们对中原的进攻,往往都是冬季,对炎热的气候深恶痛绝,要说打过江那是有的,你要深入岭南再进入南海,简直就是自找没趣。

也就是说,只要打通了陆桥,南方十五军州彻底稳定,大宋行朝就再无灭国之忧。

或许,这种想法并不是绝对,但对于深受北方草原祸害的中土来说,绝对是具有吸引力的,至少让他们有了某种选择,不会再进退无路。

刘仁凤对海外并不是太关心,却非常关注这场战争,在世人的眼中,交趾本就一颗毒瘤,能够剜去自然是好。而学院派务实官僚的论调,也让他眼前一亮,认真研究起了征伐交趾,肯定了打通陆桥的重要性,认定虽非解决北方威胁上策,却也是早就最后的退路。

1329第1329章大中建炎二十二年

有了他的摇旗呐喊,相当多的士人也转变态度,至少释放了善意,不在是说南方交趾烟瘴,朝廷又无法直接统治,还是安心先收服西南夷为上的屁话,让王秀相当的满意,至少不用再为南征舆论发愁了。

“南边打的不错,要有可能的话,再调广南东路兵马南下,我应该北上了。”王秀面见朱琏时,是相当的高兴,连日来的官塘显示,南侍军进展颇为顺利,逐步接近了平原,算算时间的话,真腊、占城也开始了进攻。

接近平原是什么概念那就是说离开了可恶的山区,宋军可以实施拿手的大兵团作战,光凭弩箭就够对方喝一壶,就不要说大批新式战车了。

“怎么不用殿前司,还有十万人闲着。”朱琏笑眯眯地,随口说着没当回事,有王秀在她很舒心。

“殿前司,我看还是算了,这群混球去多少毁多少,倒是天武第七旅镇可惜了,得想个法子才行。”

王秀不屑地笑了,南侍军的两个军,都是经过山地丛林战训练,就是经过训练的禁军,也不得不签发番兵相助,这群殿前司的大爷去了,先不说闹哪门子事,就是能回来半数,那就谢天谢地了。

至于他提到的天武第七旅镇,张东的阵亡让他很可惜,想想当初张东还是张中时,却和徐中碰面,引起一系列的笑话,非得要他给改个名字。

半辈子都过去老大的人了,还意气用事改名,最终还是耐不住原七十二将老人的请求,只能把“中”改成“东”,取义旭日东方的寓意,却没想到仅仅几年,就成了西山落日,名将凋零,五千貂锦丧胡尘。

最值得他敬佩的是,张东逆境奋击,为了全军突围率军反击,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导致他有了想法。

朱琏不知道王秀想法,却忍不住翻个白眼,幽怨地道:“你都看不上,还要他们保护,我看还是撤了算了。”

玩笑而已,能把殿前司撤了王秀摇了摇头,道:“不是看不上,而是他们不适合南征,在北方冲锋陷阵倒是物尽其用,呵呵。”

王秀对拱圣军很满意,除了成蛟擅自营救封元,导致了危机外,拱圣军打的可圈可点,让他很满意。

最难得的是,经历几天残酷的战斗,在全军建制残破情况下,依旧出击隆德,取得很大的战果,不愧是七十二将老班底,没有给他丢脸,依旧是那么的剽悍。

“没有安生几年,却又要北上。”朱琏幽幽叹息,那话题转到正题上来,似乎相当的幽怨。

“应该是最后一次大规模征战,机会很难的,我要把二十年的生聚,做个最后了断。”王秀很平静地道,仿佛在述说寻常事,也难怪,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站在天下的高度看问题,他的目光早就不再局限国恨,又岂能再说家仇

只能说,愚人以复仇推动历史车轮,智者以大势决定天下走向,一堵一疏。当然,有些人必须要死,有些人却必须要活,一切为了家国天下大势,及早地消弱敌人,及早地接纳海洋,及早地了解天空,为了华夏能够真正秉承天地意志。

真正的大一统是包容的不假,血脉相连并非长久之计,要用铁血手段去建立秩序,用人们的思想升华来维持秩序,能攻能守,败而不亡才是上善若水。

假设有另一段历史,就算这个民族生存下来,却在异族统治下,丧失了本族传承精华,还不如真正的亡种算了,免得奴性和糟粕代代传承。

“官人,需要几年功夫”朱琏悠悠地道,她知道不能勉强王秀,作为女人就应该去默默支持。

“不知道,看情况而定了。”王秀似乎心不在焉,又道:“忧患并不在外,你需要当心才是。”

“官人放心,妾身自然明白,只是。。。。。”朱琏知王秀所指,却脸色极为犹豫,她不愿去想却不得不去防备。

“娘子,没有可只是的,成王败寇而已,我心中有数,最好不要到那步,真的发生了决不可手软。”王秀的话很冷,却隐隐有些许转折。

大中建炎二十二年,秋。

王秀正式卸任平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