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琏见王秀来了,那双如清澈流水般地眸子,一直在王秀身上,碍于有韩氏在场,不便表现出过份亲热,很随意地道:“相公无须多礼,赐座。”
“多谢娘娘。”王秀神情甚是恭敬,谢过就坐,他是平章军国事,完全有资历和皇太后对坐,连皇后也受不起他望尘之礼,这就是读人的境界,大宋士大夫为之骄傲所在。
“今日,召见相公,是要问问北伐筹办如何了”朱琏瞥了眼韩氏,又道道:“官家身子越发弱了,前几天又受了风寒,监国年岁太小,只能由哀家和圣人来问,还望相公勿怪才是。”
王秀轻轻颔首,朱琏把话圆的很到位,再怎么说朝廷国策问题,没有天子或监国太子在场,仅凭两位妇人出面,传出去的确有些站不住脚,会让朝野非议的。
既然朱琏开口避讳,他也就不在推迟,反正由皇太后垂帘,又有他参与其中,还轮不到外人来说三道四,正色道:“如今,各地正在发运粮草甲仗,殿前司各部陆续集结,北侍军所属各军,有十军枕戈待旦,西侍军也开始河中集结,只是还需要是日准备,两府尚未商定大策,只是偏师先动试探虚实。”
“这些都是两府诸公定夺,哀家妇人也不懂,却不知何时才能起兵”朱琏淡淡地道。
王秀摇了摇头,平淡地道:“北伐事关重大,朝廷还要准备南征,都需要谨慎谋划。”
“朝廷准备太久,恐怕虏人会从容对付,是否把南征缓缓或是提前”韩氏谨慎地建议。
王秀微微一笑,并没有说话,他还真不好说时间,那么大的倾国之战,谁又敢肯定说时间熟不知当年太宗第二次北伐,也是准备了多年,连契丹承天太后南下,也是先用偏师来回打了几年,最终摸清河北虚实,才孤注一掷的。
此战,是他平生面对最大的战事,更是把国运也押下去,缓缓或是提前,简直就是儿戏,决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他也承受不起失败。
朱琏转首瞪了眼韩氏,沉声道:“圣人,北伐本身就无保密性,南征又是既定国策,岂能随意更改”
韩氏脸色尴尬,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低声道:“娘娘恕罪,儿臣却是孟浪了。”
“娘娘,臣觉得圣人之言,倒也有几分道理。”王秀本就有了打算,韩氏歪打正着,他就顺势说出来。
“哦,相公且说。”朱琏不想王秀有话,提起几分兴趣。
“不妨把南征提前,南侍军和侍卫水军率先发动,沿河各路大军暂时积蓄力量,不用那么焦急。”
朱琏一怔,诧异地道:“率先南征,是不是太仓促了”
“不,征伐交趾已经筹备多年,早就是水到渠成,南侍军的两个军从北向南,并不需要太多的支援,广南东西路足够支撑。侍卫水军联合占城、真腊,处于相对独立的战区,并不需要朝廷过多指导,所需用度都是海外军州支撑,他们的征伐和北伐无关。”
王秀稍加沉吟,又道:“南征只是成败,士民并不太关心,只是南海策略的延续,朝廷准备了七年,区区交趾李家,不过是反手可以打落。”
“相公说的有道理,反正由两府决断,只是北伐还要尽心才是。”朱琏并不想太多过问南征,那是一场遥远的战争,打胜了固然是好,败了也无关大局。
其实,她支持王秀的海外战略,也能理解扩土海外的好处,拿下交趾建立路桥,将彻底把大陆和南海起来。不过,相比收复燕山和河北、河东,她对南方的战争还是比较轻视的。
“至于北伐的时间,时下争议很大,臣估摸着最早也要年底,才能出动偏师。”王秀犹豫片刻,给了朱琏答复,遵从秋冬进兵的原则,宋军准备好各项事宜,最快也要半年。
打仗,可不是过家家,更是不影视剧,说起兵拉上人就行,那也太扯淡了。无论是人马粮草都需要调配,还要有安抚各军州生民,关乎农田、水利、民政一系列事宜。
平时,各部驻扎在防区,并不是临战状态,一旦动员起来也需要时间准备。
首先需要边军戒备,粮草也要从后方郡县仓储,运发到进攻阵地的粮草大寨,牵扯到地方征发雇佣民夫,还要对甲仗器械的专门运输,这些必须要乡军监督完成。
以各路大军汇集的规模,光是在后方保障的转运民夫,就要达到百余万,才算是勉强能用,这还是朝廷修筑几条主要水泥道路,铺设两条钢质轨道,让主要地区的粮草器械,能够更加节省人力,较快地到达前方。
一旦各路大军北上,就会失去这种便利,雇佣的民夫会超过二百万,也就是大宋行朝积累了极大的财富,换成任何一个皇朝,别说打仗了,光是这些人汇集一起,敌人还没有落败,恐怕财政先垮下来了。
还有那些禁军各部的集结,各架子部队的补充训练,哪一样不是繁琐的事情,就算大宋行朝一直在准备,也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
可以说是,打动一场战争,并没有任何的隐蔽性,关键看你的说辞能不能让对方相信,有没有绝佳的理由,还有战术出击的欺骗和突然,造成对方的战略误判。
“看来,两府诸公还存在分歧。”朱琏摇了摇头道。
1208第1208章父母心思
“赵元镇持夏春用兵,朝廷准备时间短,虏人没有完成备战,有一定的突然性,开战效果会好一些。秋冬用兵是李大人所持,我方准备的更充足,能稳扎稳打。”王秀很诚实地回答,现在过了元旦,他所说冬季用兵还要放在年底,时间却很长了,就算十二个月时间,仍然觉得时间仓促。
“看来相公倾向冬季了,只是没想到李相公和赵相公,也会发生分歧。”朱琏明白王秀所愿,有几分调侃地道。
王秀默默颔首,却不认为有不对,他们是国策争论,交情并没有受争论的影响,恐怕此时他们正把酒言欢,正色道:“秋冬用兵之前,还需要做大量的试探,要是我说明年冬季正式发兵,也为时不晚,人家准备的也很充分。”
正如刚才感觉时间仓促,他又给把时间向后推,大规模的角逐战,并非说当年准备当年发动,尤其是宋军这种技术性军队,大战前的偏师试探进攻还是必要的,不受时间限制,只是在规模上有讲究,就看如何迷惑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