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权倾大宋 > 分节阅读 407

分节阅读 407(2 / 2)

或许,他拖延一天时间,整个事件就会有重大转机。

张启元见张泉果真不简单,几乎把赵谌说动,他不能再任由张泉说下去了,看赵谌脸色晴转阴,却并非乌云密布,搞不好还真会不了了之,急促地道:“陛下,此时干系朝廷安危,断不可等闲视之,必须要两面都查清楚,以正太后、公主声誉。”

“正是为了娘娘和主主清誉,此事才不能率意为之。官家是想,就算最终结果如何,娘娘和主主的声誉也毁了,还望官家三思。”张泉也是拼了老命,只要是大张旗鼓,无论是有还是没有,朱琏和赵柔嘉的声誉,还真会被败坏,这是赵谌不愿看到的,越是天子不愿看到,自己的生机就越大。

张启元嘴角一抽,暗叫怀了,恐怕张泉说到赵谌心里,无论怎样,天子无法阻止传言,却能控制事态,最终改变事实真相。他不可能让赵谌大张旗鼓,其结果不言而喻,却不是他所愿,立即道:“陛下,先控制王秀。。”

“官家,王相公主持和谈,虏人仍在南下,此时起了变故恐怕不妥。”张泉见张启元不依不饶,心里恨不得宰了这厮,原本认为张启元一副君子做派,朱琏却不怎么信任,他还有点鸣不平,今个却大开眼界。

好在朝廷内侍能谈论外朝事,也在外朝担任武将,他才壮着胆子说出来。

赵谌也投鼠忌器,他并不在意金军南下,却忌惮朱琏和赵柔嘉的清誉。不错,如果朝廷要大张旗鼓过问,不是的也是的了,到时候恐怕赵柔嘉没法活了,更不敢想象朱琏。

他犹豫再三,不能不开口道:“此事交给卿家办理,一定要谨慎从事,断不可张扬。”

张启元心下鄙夷,做事犹豫不决,能成什么大事但又不能违背赵谌意图,只好道:“陛下放心,臣明白。”

张泉眼珠子转流,心想着要赶紧给王秀通风报信,断不可耽搁了。

岂料,张启元看了眼张泉,似乎看透对方的心思,淡淡地道:“陛下,臣还需要张大官问话。”

“嗯,来人,把张泉给我带下去。”赵谌很认同张启元的话,也知道这点猫腻,直接让班直押下张泉。

张泉是一脸的苦涩,内外消息不通,恐怕凶多吉少了,只能寄望于王秀,希望这位王相公不要让他失望。

朱琏的反应也很快,她已经回到大内并不在玉阳宫,却不妨碍有宫人通风报信,得到张泉被班直带走消息,立即让青君知会王秀,道:“张泉去见管家,却被三衙卫士带走,恐怕凶多吉少,你快去知会官人,做好万全准备。”

青君作为高等女官,出入宫禁本应非常方便,却在东华门意外地被拦截,无天子圣谕无故不得入宫,硬生生把她给挡了回来,卫士的态度非常强硬,没有半点通融。

她是什么人啊禁宫最有权势的女官,连妃嫔都得给面子,竟然被硬生生拦住,显然事态不可控。

自此,朱琏才大吃一惊,看来儿子是当成事办了,截断内外的联系,绝不是赵谌能想到的,看来是有高人指点。要去找儿子讨个说法,却又不可能,去了,说什么理由

虽说,赵谌在张启元的建议下,封锁了大内宫禁,却仍然瞒不住王秀的耳目。

狡兔还有三窟,他并没有把全部压在朱琏身上,宫中的耳目并不局限高等宦官,中低层宦官也有联系,甚至连班直也有他的人,这些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子初竟然跳出来,越来越有意思了。”王秀并没有惊慌失措,至少表面上没有任何慌张。

钟离睿却从王秀目光深处,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他沉声道:“大人,这次是绝好打击大人的机会,张大人要不跳出来,那就太奇怪了。我实在不明白的是,两件事是有联系的,还是不同人散发的,这才是关键所在。”

“他做事谨慎,恐怕不易对付,张泉已经被秘密扣押,恐怕并非你我想象的简单,幕后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王秀眉头微蹙,神色是相当的严肃,做事手段不同,他能感觉到。

“大人,我觉得张大人。”钟离睿欲言又止。

“你是说张子初有干系”王秀眉头一挑,目光闪烁,他何尝不怀疑张启元,至少张启元有足够的理由。

“北方局势让两府遭到责难,唐大人的退隐势不可免,张大人作为主持北方战局的直学士,也难辞其咎,最好的脱身办法就是转移矛盾,或许能从大人身上突破。”

王秀认同钟离秋的分析,张启元就是一条蛰伏的毒蛇,一旦亮出毒牙是非常可怕的。不过,事情是两面的,他的危机对张启元来说是机会,对他而言何尝不是机会,彻底扳倒张启元的绝好机会。

“大人,要做好万全准备,殿前司和侍卫水军那边”钟离睿目光闪烁,显得意犹未尽。

767第767章辖里的棋子

南北和谈仍然在继续,随着宋军在各个要点上的逐渐稳定,金军的攻势逐渐被遏制,张通古的压力也与日倍增,他的张狂是建立在金军气势如虹上,没有气势他还能怎样

谈判要求背后的实力支持,面对日益收缩战线的宋军,兵力密度达到了顶峰,金军几次试探性进攻,无不碰的头破血流,宋军在大河上的小船,也能给他们很大杀伤。

就算金军有的部队过了河,反倒是宋军凭借坚固的城池,各部轮流上阵练兵,压着这些金军打压,不少年青一代将帅得到历练,实在让人意想不到。

本来,金军南下是大规模战事,朝野关注的都是大战,自从宋军兵力收缩,鲜有数万人规模的大战,连万人的作战也不多了,几千人的遭遇战,甚至几百人的前哨战,倒是频繁发生,打的不亦说乎。

王渊稳住了阵脚,甚至下令河面上的水军战船撤退,放任金军过河,让小辈们尽情施展才华。当然,他不可能让金军大规模过河,沿河的金军兵不过河,而是在浚州、卫州一线战斗不少。

恰恰这些规模不大的战斗,让那些营一级的将校,进入人们视野,成名的大将渐渐淡出。

岳云以三百骑对冲金军千余骑,竟然把金军打的大败,斩首六百余级,彻底奠定了赢官人的称呼。

杨再兴更是牛叉,他仅以十余骑夜袭金军营寨,杀的金军人仰马翻,自己一人不折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