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铁血强国 > 分节阅读 956

分节阅读 956(2 / 2)

“如果苏俄进攻的兵力规模在一百万以下,抵挡住他们的进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能够很轻易的击败他们。如果苏俄进攻的兵力在一百万人以上,那么,我们的守军就会有很大的压力了。如果进攻的苏俄兵力在两百万人以上的话,我们恐怕会陷入苦战。最好是向顿河以南的区域,增派更多的援军才行。”蒋百里元帅说道。

“西线司令部还有多余的部队吗”吴皓轩问道。

“西线司令部在伏尔加河一线还有第2、第3、第4、第5、第6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不过要防守数百公里的防线,他们已经很吃力了。如果苏俄是声南击东的话,我们抽调伏尔加河一线的部队,恐怕就会落入苏俄的圈套。”蒋百里元帅说道。

“我记得我们调遣了一部分朝鲜陆军和扶桑陆军去西线吧”吴皓轩问道。

“是的,陛下。目前有十个朝鲜步兵师和十个扶桑步兵师在西线。”蒋百里元帅说道。

“那就让朝鲜步兵师和扶桑步兵师,全部增援顿河防线。朝鲜步兵师的战斗力虽然不敢保证,但扶桑步兵师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吴皓轩对于扶桑陆军的战斗力,还是很信任的。扶桑人如果控制好了的话,是一条好狗。但是,如果控制不好,或者主人衰弱的话,就会变成一头恶狼。

“是,陛下。”蒋百里元帅点了点头。

十个朝鲜步兵师和十个扶桑步兵师派遣到顿河防线,这就使得顿河防线的部队多出了三十多万人。虽然朝鲜步兵师和扶桑步兵师的战斗力不如帝国,但是,至少不会比苏军差的。

“另外,从国内抽调两个集团军去西线吧。一个加强到伏尔加河防线,另外一个加强到顿河防线、帝国不能老是处于防御态势,再经过一场大战之后,苏俄人的实力就会被削弱的差不多了,也就到了帝国发起大规模反击的时候了”吴皓轩说道。

“是,陛下。”蒋百里元帅点了点头。

帝国扩编的二十个集团军,已经完成了新兵训练,随时可以派上战场了。虽然,他们的战斗力和一线部队或许会有一些差距。但是,也绝对算得上一流的强军了。

“还有其他的情报吗”吴皓轩问道。

“陛下,我们在苏俄的情报人员,还发现了苏俄正在量产两款新式的坦克。一种是中型坦克,装备的是762毫米的坦克炮。另外一种则是重型坦克,装备的是152毫米的坦克炮。”陈旭东元帅说道。

“啧啧152毫米坦克炮老毛子还真是异想天开啊居然真的往坦克上装备看口径这么大的坦克了。即便是帝国的虎王坦克,也是装备的105毫米坦克炮啊”吴皓轩笑着说道。

在他的记忆当中,装备762毫米坦克炮的坦克,应该就是苏俄的t34坦克了。这种坦克在另外一个时空,可是大大有名的,被誉为二战最好的坦克之一。当然,这种最好的名头,不是指t34坦克的性能,而是其产生的作用。另外一个时空的苏俄,生产了七万多辆t3476和改进型t3485坦克。并且正是依靠这种相对廉价但是性能还算是不错的坦克,淹没了德国人的虎豹坦克,一举扭转了战争的结局的。

这一个时空,苏俄人果然还是研制出了这种坦克了。不过,他们还能够像另外一个时空一样逆转战局吗那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至于152毫米的坦克,应该就是kv2重型坦克了。这种坦克也实际上一无是处,除了152毫米的坦克炮威力很强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作用。一旦上了战场的话,很容易就会被帝国陆军的精锐坦克灭掉的。

“让前线的装甲部队,注意那种装备762毫米的坦克,在近距离上,会对我们的坦克构成一定的威胁的。特别是豹2坦克,尽可能的在八百米之外就干掉对方。”吴皓轩郑重的吩咐道。

“至于那款庄北宁152毫米坦克炮的坦克,综合性能非常的糟糕,虽然坦克炮口径大,但射速非常的慢,精度也很差,只要运气不算太差的话,不会被其威胁到的。”吴皓轩继续说道。

“是,陛下。”蒋百里元帅点了点头。

“陛下,另外还有消息,德国人大规模的空袭英国,他们正和英国人在英吉利海峡和英国本土上空,打的难解难分。”陈旭东元帅说道。

“让德国人去和英国人打吧。他们在英国消耗的力量越多,对我们越有利”吴皓轩笑了。

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一触即发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世界大战依旧进行的如火如荼。中国海军配合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大洋洲和美军血战,采用跳岛战术之后,已经完全压制了美军。尽管一些重要的岛屿还在美军的掌控之中。但是,已经处于帝国海军封锁之下的他们,对帝国完全不具备威胁了,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恐怕就是被活活的饿死,或者再忍受不了的情况下,向帝国投降。帝国东线司令部乐观的估计,预计到十月底,大洋洲的那些岛屿就会被全部拿下。

欧洲,英吉利海峡和英伦三岛上空,德国空军和英国空军以及美国陆军航空兵的消耗战也还在继续。大量的战机折翼苍穹,一个个飞行员血洒长空。德国和英美两国宝贵的空中力量,开始无止境的消耗下去。虽然,德国已经横扫了西欧了,但是,很快他们就会发现,在英伦三岛上空,他们一样是碰的头破血流。虽然他们给英国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但英国人依旧咬牙坚持着。至于让德国陆军登陆英国,这个计划根本就不可能再执行了。

在这两处战场战火不熄的时候,东欧南部,顿河流域又在孕育一场新的战争了。苏俄和中华帝国,都在调兵遣将,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帝国位于顿河以南的防线,得到了十个朝鲜步兵师和十个扶桑步兵师的增援,兵力充裕了很多,原本薄弱的防线,变得更为厚实和坚固了。另外,从国内调集一个集团军,也还在路上,预计很快就会抵达了。到时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