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云耷拉着脑袋,有力无气地说道:“我说了实话,是不是可以放了我”
“你没有资格讲条件。放与不放,全在文奎文元帅一句话。也就是说,你的小命,在别人的手里。”
“我是陈友谅的侄子陈学云。此次来黑水寨,就是想搞点军火。”
“你们怎么知道黑水寨有军火”
“都怪那个可恶的杨惟一,他背叛了你们,跑到江州。为了想捞取政治资本,说黑水寨是文奎的军火库。”
文奎听了血鹰的汇报,不由得傻眼。那个带着家属逃跑的杨惟一竟然在江州,还把陈友谅的人引来了
血鹰担忧地说道:“文帅,你不觉得很危险吗连陈友谅这样的人都盯住我们的军火库了,难免其他人不会打同样的主意。”
文奎不由哑然失笑。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那座军火库,不要说杨惟一那样的小官,就算是刘芸芸、其其格这两个同床共枕的女人,也并不知道它的存在。每次需要军火,文奎都像变戏法似的,说变就变。而杨惟一竟然想让陈友谅的人来夺军火库。
这不是找死的节奏是什么
陈学云以为自己就要死了,没想到文奎不但没砍了他的头,还让孙小山帮他治好了枪伤。
这天下午,血鹰亲自来到监牢,打开牢房的门,问道:“陈学云,你想不想回家”
“想。”
“文帅说过了,只要你答应我们一个条件,就放你回家。”
“什么条件”
“你修书一封回去,让陈友谅把杨惟一的人头摘下,然后让人带来。记住,我们只要他的人头,其他的人不要,千万别滥杀无辜。上天有好生之德。”
“行。我马上就写。”
十天后,血鹰果然收到杨惟一的人头。陈友谅派来的人把杨惟一的首级用布袋装好,赶到信州府仍然可以辩认得很清楚。此人正是杨惟一。
临走那天,血鹰把陈学云带到黑水寨,陈学云还是吓得不轻。他一开始还以为血鹰不讲信用,要把他押入黑水寨关起来。
血鹰看出他的担心,笑道:“陈将军,你不用担心。文元帅做事,从来不会出尔反尔。我带你去黑水寨,只不过是想让你认识一下你想去的地方。”
到了黑水寨,陈学云看到这里的训练场大大小小十几个,军士们阵容威严,队列整齐。训练的时候,喊杀之声震天动地,场面十分震憾。
陈学云把眼睛都看直了。谁要是和这样一支军队打仗,这仗还怎么打
“这些都是你们的军队”
“是的。”血鹰得意地介绍道:“他们的来源很复杂,有土匪,也有原来元朝政府的军队,也有穷苦人家的子弟报名参军。但经过几年的训练,他们已经形成一个无比厉害的战斗机器,无坚不摧,无难不克。之所以放了你,就是想你带个话给陈将军,叫他不要轻易打文元帅的主意。要是我们和朱元璋兵全一处,你们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会跨台。”
经过黑水寨实地察看,陈学云深有感触。惹谁都别惹文奎。实际上这个貌似并不起眼的文奎,比朱元璋还要可怕。他的暗实力,可以说暂时还无人能敌。
“血将军,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这次冒犯了你们,还请多多原谅。我叔叔那里,我一定会去说服他。只要他看见我全身而回,估计他的火气也会消掉。这次偷袭黑水寨,主要还是听信了杨惟一的谗言,他把杨惟一给杀了,其实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但愿吧”
随陈学云一起来的一千多俘虏,又是按照自愿原则,被打乱充实到文奎的各个部队。一千多人,分下去就像几滴雨水掉进了汪洋大海。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人就会被改造成功。
没过几天,便从洪都传来消息,被陈友谅团团围住的洪都仍然固若金汤,朱元璋正在集结大军,从应天府杀向洪都,朱元璋和陈友谅的生死决战或许就要拉开帷幕。
没事的时候,文奎喜欢和王道生一起喝茶,聊天,商议时政大事。从洪都传来的消息又一次证明,历史正在沿着既定轨道运作,并没有因为有文奎的穿越而发生偏离。
文奎轻轻吹了吹茶杯的热气,似笑非笑地问道:“王知府,您说,朱元璋和张士诚相争,谁将胜出”
第四一八章亲爹来了
老官僚王道生饱读四书五经,对于史学也颇有研究,具有敏锐而深隧的洞察力。文奎所说的话,只不过是想试探一下王道生的想法。没想到老官僚侃侃而谈,竟然和历史走向相同。这让文奎大为吃惊。
“自古以来,帝王的权谋之术,无外乎驾驭各类人才的能力。一个连吃饭都要赖帐的刘邦,武不及韩信,文不及张良,他去能驾驭韩信、张信、萧何等一大批文臣武将,最终一统江山。陈友谅太阴狠,张士诚太小器,这两个人都很难服众。良禽择木而栖。朱元璋手下聚集了大批人才,文有刘伯温、李善长、朱升等人,武有常遇春、徐达、朱文正等猛将。所以,他们两者的角逐,其实答案早已经有的,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时间能证明,朱元璋必将成为消灭元朝的最后掘墓人。”
听了王道生一番分析,文奎想不服都不行。相比之下,就算自己有一个军火库,也是没办法和朱元璋一争天下的。再说,浓郁的百姓情结,束缚了文奎的手脚,他不可能拿几十万军民的性命当草芥,为了自己的帝王梦想而不惜开启战端。
“王知府,你觉得我在历史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这是一个让王道生很为难的问题。虽然文奎不是一个暴君,但要是说了实话又怕他不高兴。就在王道生面有难色时,文奎用眼神鼓励他,说道:“不用顾忌。有什么讲什么。本来就属于私下探讨嘛。说错了也没关系。”
“依卑人之见,文帅是个大善人,并非帝王之材。但凡成大事者,必须心狠手辣。而您是信州府百姓的大救星,并非天下百姓的大救星。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王道生所言,也正是文奎的软肋。看来王道生说了大实话。
“王先生,谢谢你说了大实话。你所说的,正是我的软肋所在。但我没有办法改变。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文奎不过一介小书生嘛,能让信州府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对于我来说已实属不易。“
王道生和文奎坐而论道,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
”不能进。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滚开“
这是卫兵的声音。
”不行,我的其儿就在这里。我的消息是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