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奎建立的体制机制应该说是最完善的。短短半个时辰,大队长以上的将领便集中到大会议室议事。
众将听说张士诚又作死了,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
半夜开会,所有人都没有睡意。文奎带着大家来到沙盘前,手执一根竹鞭,指着瞿州说道:“张士德距离我们的青龙山还有三百多里地。五万人马当中,除了数千骑马,行军速度会快些。步兵一天走一百里,还需要三天至四天的时间,所以,我们不必担心。现在我要考虑的是,如何全歼了张士德部。”
“之所以张士诚会大举进犯信州,他是害怕我们在他的背后插上一根刺。我们的存在,如芒在背,可以想见他是很不舒服的。可笑的是,他并没有评估我们的实力,在他的眼里,认为我们只是收了一些元朝政府的残兵败将。假如他知道,信州府是改造残兵败将的实验田,我想打死他,他也不敢冒然进犯。从目前来说,东部的朱元璋,南部的陈友谅都还没有进犯我军的意图,我们就应该趁机给张士诚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辛力刚有些不解地说道:“我们都是反抗元朝的起义军,为何要自相残杀呢能够谈判解决的问题,我看就不要动武力。”
文奎借题发挥:“辛师傅的问题问得好。我们都是义军,为什么要窝里斗这要问张士诚了。据我得到的消息,张士诚正在和元朝政府眉来眼去,暗通曲款。如果不出意外,他很快就会成为元朝政府的一名地方大员了。对于这样的人,你们说我们该不该打”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打”
“对,我也赞成,把张士德部灭掉。”
文奎的部队整天都在训练,所以战斗意志特别强。一听说有仗打,一个个都嗷嗷叫。文奎却有别的想法。对于这样的小战役,顶多也只是练练兵。更多的力量应该预防朱元璋和陈友谅两支强劲的力量。
“血鹰”
“在。”
“这次对付张士德的战斗就交给你了。由你全权指挥。黑鹰突击队两千人。我再从各个部队抽调三千人给你指挥。”
血鹰一听说有仗打,先是兴奋,后来脸色就沉下来了。他暗想,文奎,你有没有搞错,让我用五千人去打张士德的五万人
文奎笑道:“你有难度”
“报告。没有难度。只是士兵能不能再多一点”
血鹰有些蛋痛,其他人也很蛋痛那些想上前线杀敌的人,完全猜想不到文奎的意图,甚至以为这位书生是不是脑子坏了,放着那么多的力量不用
文奎指了指南部和东部地区,侃侃而谈:“这两个方向虽然很平静,但你们千万要提高警惕朱元璋也好,陈友谅也罢,他们可不是小绵羊,他们都是无比贪婪的大老虎。如果这两个方向的部队撤出来,他们当中的一个,突然向我们发动攻击,我们就会面临前后夹击的局面。到了那时,说不定整个信州府都得交出去。你们想到的只是张士德部。以后一定要记得,多在这个沙盘上想一想。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千万不要像辛师傅所想,大家都是兄弟,何苦要自相残杀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忍。你不杀别人,别人却整天拿着刀,在暗中虎视眈眈。”
第二九一章青龙山
“按照我的原意,三千人马也不想抽给血鹰。”文奎继续说道:“我们的部队,要适应打硬仗,适应以少胜多。在战场上,别想着总是以压倒性优势去打击敌人。这种情况往往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调遣。我们要考虑更多的是,突然间面临数倍于己的敌人,我们的部队应该如何战胜敌人你们想想,蒙古铁骑,曾经是多么辉煌,为什么到了现在,却变得如此不堪一击因为他们当了几十年的统治者,过了几十年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骨子里的野性被磨灭了,渐渐地丧失了。就像家猪和野猪的区别。家猪很温顺,从来不咬人。野猪呢,很可怕,力气大得惊人。我的想法,就是要培养士兵的野性,让他们变成以一当十、甚至当百的战神。当前,黑鹰突击队和黑虎突击队,都是我们最精锐的部队,他们完全有能力去应对突发事件。血鹰,你不用担心,在你的侧面,苏北的黑虎突击队距离只有三十里,如果你们撑不住了,他们随时都会增援。当然,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你的部队就能独立完成这场战役。”
经文奎一阵分析,众将一个个热血沸腾。打仗就像打架一样,一个人能战胜一伙人,那就是本事。一伙人战胜一个人,那就是欺侮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侠肝义胆,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江湖。
血鹰回到青龙山,立即进行了战前总动员。那些平时刻苦训练的黑鹰队员,听说要打仗了,一个个摩拳擦掌,嗷嗷直叫。
指挥部设在岩洞里面。血鹰学着文奎的做法,制作了一个沙盘,把青龙山的地形地貌以及周边县市的地形制作成缩小版。如此一来,他站在沙盘前,头脑里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全局观念。
在这个时代,打仗靠的是武力。特别是主将武功高强,战术得法,往往是胜利的关键。而血鹰的突击队,论无论是武功,还是战术,个个都是高手
等待张士德的,必然是一场恶梦。
血鹰把两千人马分成了二十个作战单位,每个单位一百人。所有人使用的武器都是文奎从军火库里弄出来的步枪、冲锋枪和手枪,甜瓜式手雷每人四枚,子弹每人五十发。如此装备,就算放在后世,那也是比较富裕的。
“左青,你带一百人在青龙山入口前方五里地,正面和张士德的部队交锋,记住,只许败,不许胜。”
队长左青以为听错了,问了一句:“你说什么,只许败,不许胜”
血鹰冷笑道:“你没听错,你们边打边撤,让张士德的追着打,你们只管逃命。边逃边丢东西,一直逃到青龙沟。”
左青总算听明白了,青龙沟是青龙山的入口大峡谷,长约十里路。两侧山高林密,很容易打伏击。
“卫东,你去后勤借汽油三十桶,然后用小桶分开数百桶,对闯进青龙沟的敌军,用火攻。特别是入口处,给用大火封死。”
“宁新,给你三百名弓箭手,埋伏在高山两侧,每人携带弓箭两袋,每袋六十支。对于企图向山上逃窜的敌人,乱箭射死。”
张士德率领五万人马,从北向南,一路浩浩荡荡地开向信州。
过了瞿州,一路向南,渐渐山高路陡。张士德派了十支前锋人马轮番打探消息。前方的军情,总是能以最快速度反馈回来。让他奇怪的是,信州方面几乎没有反应
张士德不由暗喜,原以为这么多士兵南下,文奎一定会调集兵马来堵截,没想到信州方面反应如此迟钝传说中的文奎,貌似用兵如神啊,不过如此嘛。
三天后。
先锋官来报:“前方就是青龙山,此乃去信州的必经之路。”
张士德问:“前方有多少守军”
先锋官:“大约两千人。守军驻扎在青龙山山顶。”
张士德不由哈哈大笑。自古以来,守军驻扎在山顶都是兵家大忌。一旦被围,根本没地方可逃。如果对手人多,只围不攻,就是饿,也要把敌人给饿死。
“继续前进争取在天黑之前包围青龙山。”
左青带着一百人的队伍,一个个手持弓箭,大刀,长矛等武器,还挑着一面旗帜。他们像是在行军,貌似从外面执行任务回来。
走着,走着,竟然和张士德的部队迎面“碰”上了
张士德的部队前锋指挥官奕兴,看见信州府的红巾军不由一阵狂喜。此行的目的就攻打信州府。竟然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