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2(2 / 2)

“兄弟,你、你够义气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那批货,我说放,就可以放今晚零点,我开始接班。你让人把货送到码头上来。”

血鹰和杜新京不由大喜过旺,连声说道:“李兄尽力帮忙,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事实证明,李滔没有食言。

深夜零点。安林商行仓库里的货被装上船,满满一大船的货物在凌晨寅时运出平江。

李滔又接受了一笔二十两黄金的贿赂。

有钱能使鬼推磨。李滔收下的钱,必然要分一部分给属下那些士兵。只要人人都有钱赚,这生意才会绵绵长久。

血鹰原本是想采用武装押运的方式,解决地方军阀割据的问题。从未想过还有比枪弹更有效的武器,那就是弹衣炮弹。

当满满一船的货物回到信州码头,文奎亲自到码头迎接。

所有人都以为苏州这条财路,必然会因为张士诚而断送。血鹰出马,没费多少力气就运回来一船的货物。

接下来几个月,杜新京通过李滔这条线,逢单数的日子就能出货。李滔大发横财,安林商行也照常财源滚滚。

文奎从柴茂总管那里知道,安林商行每年给他带来的利润超过五十万两白银加上黑水寨的各大矿山、信州府十二个县的税收,总收入超过五百多万两白银。如此庞大的收入,已足够支撑起军费开支。

也许和张士诚相比,文奎并不算富裕阶层。除了维持必要的军队费用,他把白花花的银子投资到创办学校和医院,甚至还在县城办了一所流浪汉收容所。把社会上那些年纪老的流浪汉集中起来,由文奎免费提供吃住。

这种收容所,相当于后世的敬老院。财力有限,文奎没有办法把所有的孤寡老人都供养起来,便选择性地让流落街头、无儿无女的老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

慧缘听到这个消息,特地来到文奎府上,双手合什,说道:“阿弥佗佛,善莫大焉”

文奎穿越到这个乱世,除了打仗杀人,种田赚钱,还应该做点善事。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按照慧缘法师的说法,积德积善,不修今生修来世。因果循环,生生不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眨眼间,又到了年底。

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杜新京急匆匆地从平江赶到信州,给文奎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李滔东窗事发

由于李滔内部分赃不均,张士诚收到密报后,装了个筐在码头等待他落网。结果李滔不幸被捕。

文奎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感到极大的震撼。依靠私人关系偷偷摸摸做生意,迟早是会被发现的。纸包不住火。

文奎问:“李滔还没被砍头吧”

“没有。据说已经押入死囚。砍头是迟早的事。”

“张士诚已经知道李滔和我们的关系了”

“当然。李滔被捕之后,一顿毒打,全招了。张士诚还从他家里搜出了五百两黄金,一千五百两白银。这些钱财都是我们平时送给他的。这下子,他真是叫有钱没命花了。”

血鹰听罢,差点跳了起来。他和李滔一起喝过血酒,李滔也为他做过很多事。如果见死不救,“义”在何处

杜新京听说李滔被捕,连夜带着张宝等人逃出了平江城。安林商行也成了一个空壳。

“不行,我要杀回去,救回我大哥”

血鹰的眼里冒着火花。文奎看得出来,他是动了真感情。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忠诚度比后世高很多。特别是喝了血酒,拜了把子,那一定是肝胆相照的。

为兄弟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文奎作为义军首领,当然不会破坏了这个时代的文化。

“血鹰,李敢”

“在”

“我命令你们带十名黑鹰队队员,前去营救李滔。不管用什么办法,我要看见活着的李滔。花钱也好,杀人也罢,务必不择一切手段。”

“是”

“杜新京,张宝”

“在。”

“你们两人暂且在信州待命。”

“是”

救人如救火。

血鹰和李敢稍微准备了一下,带着枪支弹药,还有十名武功、枪法都是一流的黑鹰队员,连夜乘坐去平江的轮船出发了。

去平江的轮船都是客轮。他们化妆成串亲戚的普通老百姓,穿长衫,布鞋,有的拎着包袱,有的还带着一些吃食,三三两两地分开,再精明的人也看不出他们是一伙的。

第二八五章改造人

平江。某客栈。

黄昏时分。李敢、血鹰以及他们带来的十名队员先后抵达。

午夜时分。李敢和血鹰各带五名队员,分成两个小组,如鬼魅一般杀向平江监狱。

监狱位于郊外一个开阔地带。四面都是田畴。临近稻田的监舍还能听到青蛙的聒噪声。

李滔被捕以后,一直关押在平江监狱的死囚室。

这些日子,成长为富豪的李滔已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他形容枯槁,头发蓬乱,没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站住,干什么的”

监狱门口传来一声厉喝。

原来是狱卒看见一个身穿无数补钉的男子,头戴破斗笠,手里持着一个破碗,一根拐杖,颤颤微微地走来。

“讨口饭吃。”

这乞丐也算是有眼无珠,讨饭竟然讨到监狱里来了

“没有。快滚”

狱卒“咣当”地亮出兵器。雪亮的大刀抽出刀鞘,就要向乞丐的颈脖处比划过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乞丐突然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