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0(2 / 2)

“部队都没了,你还跑回来干什么为什么不一起死”

不管哈丹巴特尔骂得多难听,苏前松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他很清楚,丢掉一支上万人的部队意味着什么。大元帅没把他的脑袋砍了,算是已经很仁慈了。如今的苏前松,已经成了一个光杆司令。从今往后,他只能靠边站,或者依靠立军功重新上位。

几天后,苏前松被降了官级,由万户官变成了一个千户官。手下只有一千多士兵。不过,对于一个汉人来说,有这样的待遇已算不错。这种官职多数都授予蒙古人,汉人能当这千户官、百万官,那都是祖上烧高香了。

没过几天,信州知府王道生从省城收到消息,元军大元帅亲率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杀向信州府。

消息传来,满城沸腾。血鹰对于文奎的判断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元军从东、西、北三面向信州府包抄,同时发动攻击。这对于文奎来说是致命的。

黑水寨的红巾军正规部队只有四万多人,要应对三十万元军的猛烈冲击。从势头上看,元军一举消灭文奎的战略目的非常明显。

前方消息来报,元军的先头部队距离信州府仅有两百华里。

文奎连夜召集几个高层开会,紧急研究军事部署。

苏北率先发言:“元朝皇帝派大将哈丹巴特尔率三十万之众来袭,妄图一举歼灭我们。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黑水寨的弟兄们可是苦练了好几年了,现在拉出去打一仗,也好振作一下士气。”

苏北一开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议论开了。文奎看得出来,这些人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打仗,士气十分旺盛。士气运用得好,就是战斗力。一旦失败,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

文奎记录下每一个人的发言,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提取他们的精华,再汇总提升,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战斗方案。

文奎道:“这是我们成立红巾军以来,打的第一次大仗。这一仗打的是士气,只许胜,不许败。最好能将元军三十万人全歼,让他们再也不敢啃我们这块硬骨头。首先,力量上看,我们有先进的热兵器,元军的火绳枪比我们落后了不是一个层级,其次,我们有十五万民兵。还有四万多正规军,力量对比上并不吃亏。哈丹巴特尔误以为我们只有四万多人,把我们的民兵完全忽略了。这次要让他们尝一尝民兵的厉害。”

接着,文奎开始对全局性的力量进行了重新调整:一,所有民兵以县为单位,全部集中在黑水寨、黑龙山和老鹰嘴三个基地,缩紧拳头,集中力量,随时准备全线出击。二,黑虎突击队和黑鹰突击队两支部队埋伏在卧龙岗一带,放哈丹巴特尔前锋部队过去,然后抓住战机歼灭哈丹巴特尔的大本营,最发能活捉这位蒙古将军。三,一旦哈丹巴特尔的指挥系统遭到破坏,命令收缩起来的铁拳迅速全线出击,让敌人首尾不能相顾。

文奎冷冷地笑道:“我的意思就是斩腰,断头,砍尾。把哈丹哈特尔这条毒蛇分头斩杀,最终使他们全线溃败。记住一点,抓住俘虏后,凡是汉族的俘虏一律不准杀害。其他民族的俘虏等审讯清楚了,再区别对待。”

第二五八章伏击战

卧龙岗是赣北山区的一条狭长的山谷。这条山谷长达十多里路,山谷两侧是高山密林。

这天是冬至。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天意味着冬天真正到来了。北方已是滴水成冰,南方湿寒的天气也会冷得让人受不了。

密林左侧埋伏着黑虎队,右侧埋伏着黑鹰队。两支队伍总计一千一百多人。这两支队伍是文奎精心打造的“杀手锏”,专门用来进攻敌人的要害。

元军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千户官”苏前松部。这个由“万户”变成“千户”的汉族军官,今天无比幸运。他领着哈丹巴特尔拨给的一千人,战战惊惊地从最容易埋伏伏兵的卧龙岗通过,平安无事。紧接着,后面又有数万人的部队通过,照样平安无事。

哈丹巴特尔骑着战马,走在队伍的中间。他作为率领了十万兵马,目的地是饶州县城。“文奎”这个人的名字,他已经如雷贯耳。朝廷派他亲率三十万大军去剿灭只有四万人的红巾军,说什么也要打出一点战绩来。

先锋官每前进五公里,就会传来一次报告。一路通行无阻。从省城出发,到今天已经是五天了。部队风餐露宿,进展出奇的顺利。

“报前方是卧龙岗。”

哈丹巴特尔双眸一凝,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卧龙岗上的密林,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一丝不祥之兆。作为久经沙场的将军,对于狭长山谷的地形,总是有一丝担忧。这种地形,如果敌人前后堵住,扎紧麻袋口,能很轻松地打一个伏击战。

哈丹巴特尔看见天色已经是黄昏。山谷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部队乘黑夜进入这种地形,遇到埋伏后果不堪设想,他只好下达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在山谷外埋锅造饭,宿营一夜。

埋伏在卧龙岗两侧的突击队员一个个傻眼了。他们已经在草丛里呆了两天两夜,现在终于看到“帅”字旗了,对方却又停止前进。

苏北和血鹰两个指挥官凑到一起,紧急商量对策。商量了一阵,都觉得除了继续等待,别无它法。对待老狐狸,必须像那些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冷静,冷静,再冷静。

天寒地冻的夜晚。每一个士兵穿着棉衣棉裤,还是觉得冷得手脚僵硬。血鹰和苏北两个人分别下去,一个个做思想工作,要求他们冷静。有些人的手脚已经冻到发麻,仍然没有任何怨言。

第二天早晨。太阳初升。苏北和血鹰用望远镜观察到,元军的士兵又开始启程了“帅”字旗在缓缓移动。哈丹巴特尔趾高气扬地坐在一匹白马上面,前后左右都有身穿铠甲的士兵护卫着。

苏北和血鹰的人,一个个不由得热血沸腾。哈丹巴特尔的部队有一大半进入山谷,前方仍然一派寂静。

“停”

生性多疑的哈丹巴特尔突然命令部队停下来,喝道:“弓箭手准备,放箭”

射箭是蒙古兵的长处。数百名弓箭手排成两排,分别向山谷两侧的密林射箭。乱箭像雨点一般向血鹰和苏北的人射去。这些突击队员以为自己暴露了,不知道谁开了第一枪,紧接着枪声大作

突出其来的变化,让两个战场指挥官陷入了被动。苏北的黑虎队还算是经历过几场战斗,血鹰的黑鹰队是第一次打伏击仗,哪里知道敌人是在试探性放箭

苏北让血鹰指挥战斗,他自己提起一支狙击步枪,快速向密林深处窜去,他要找一个最佳狙击点,对哈丹巴特尔实施斩首行动。这可是从文奎那里学来的招术。

哈丹巴特尔早就知道文奎的红巾军装备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火绳枪”,射程超过三百多米,还能连续发射。今日一见,真是吓得魂飞魄散。密林里射出来的一排子弹,迅速把数百名站立的蒙古弓箭手打死。其他进入山谷的士兵卧倒在地的,侥幸逃过一命,那些试图奔跑和进攻的士兵,完全变成了活靶子。

打了十几分钟,元军士兵都变得聪明起来,一个个卧倒在地,或躲在山沟沟里,或躲在草丛里。像野鸡似的顾头不顾腚,形象十分可爱。

血鹰一声令下:“全体扔手雷”

雨点般的手雷从天而降,在元军士兵的人群里爆炸。一时间,硝烟漫天,肢体横飞,惨不忍睹。

再说苏北,提着他的狙击步枪向前突进了五十米,爬上一株大树,把狙击步枪架在树枝上,用瞄准镜寻找目标,也就是元军的最高指挥官哈丹巴特尔。

此时,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哈丹巴特尔正躲在距离伏击圈两百米的山沟沟里,瞪大眼睛看见无数枪弹和手雷倾泄到自己的士兵身上。

血肉横飞

无可奈何

让哈丹巴特尔侥幸的是,他自己并没有进入伏击圈。如果再往前走两百米,那他所遭遇的结果,肯定会和那些士兵一样。

在败局无法挽回的情况下,三十六计,走为上。

严格地说,哈丹巴特尔是沿着山沟沟,手脚并用,用爬的方式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