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砺剑繁华 > 分节阅读 113

分节阅读 113(1 / 2)

丛林中,有一条村民们开辟出来的小路,仅容这样的三轮车通过,李愚开来的路虎车是开不过去的。小路上落满了树叶,软绵绵的,三轮车在上面行驶十分吃力,发动机的声音听着就让人觉得心累,车子的速度更是比蜗牛快不到哪去。

“老板是第几次来啊”

车子开进丛林之后,耳环司机先开口了。与在村里时候那种大义凛然的口吻不同,他现在的语气显得很谦恭,甚至有几分谄媚。

蔡梅林心领神会,重新掏出了那几张钞票,向司机递了过去。司机忸怩了一秒钟,然后便伸手把钞票接过去了,脸上的笑容显得那样甜蜜。

“我是第二次来了,上一次还是十几年前,我是坐牛车去的里面。”蔡梅林向司机说道。

“现在里面建得好多了,有睡觉的地方,还有咖啡厅。”司机介绍道。

两个人聊了一阵闲话,蔡梅林这才问道:“兄弟,这一次来的人多吗”

“连你们,有十几拨了。”司机答道,“有三拨和你们一样,都是中国来的。还有印尼的、新加坡的,今天还来了一拨日本的。”

“还有日本的”董柏林敏感地问道,“这些人都是熟客吗”

司机收了蔡梅林的钱,自然是知无不言,他说道:“有熟客,也有生客。比如说,从你们中国来的刘老板,几乎每年都来,跟胜老板也熟得很。不过他每次花钱都不多,差不多就是扫些尾货。还有印尼的泰元老板,出手大方,他特别喜欢买玉,每次来都是冲着玉器来的”

李愚等人都静静地听着他抖落这些文物贩子们的底细,其实这也是耳环男挣小费的一个传统节目,他知道很多文物贩子都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所以每次接送客户的时候,都会多打听几句,转身再卖给其他客户听。蔡梅林刚才给他的小费远比其他人给得多,耳环男一向是看人下菜碟,客户大方,他也就说得更多了。

听耳环男把目前已经到场的人介绍了个大概齐,董柏林道:“你说今天来的日本人,又是叫什么名字,他们过去来过吗”

“没有。”耳环男道,“他们是第一次来的,我这双眼睛认人极准,只要他们来过一次,我肯定不会认不出。他们一行是三个人,其中领头的那个,别人叫他濑井先生,大概有五十多岁,另外两个,一个是他的保镖,一个是他的医生,名字我就不知道了。”

“他们是来拍什么的,你知道吗”董柏林又问道。

耳环男摇摇头,道:“这个可真不知道,他们在车上说的都是日语,我哪听得懂。他们的身份也是他们去接受检查的时候,我才听到一耳朵的。”

“呵呵,没事,其实我们也就是随便问问。”董柏林呵呵笑着,把这事掩饰过去了。

三轮车淌过一条小溪,前面赫然出现了一片平地,十几座花花绿绿的帐篷扎在平地四周,那就是拍卖会的交易场所了。

第一百七十二章入乡随俗

看到耳环男的三轮车开过来,一个穿着短袖衫、胳膊上纹着什么奇怪动物的汉子迎了上来。他斜着眼瞟了李愚等人一眼,又向耳环男用当地话问了几句什么,然后才操着生硬的汉语对李愚等人招呼道:“你们跟我来吧。”

这些年,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多了,这使得各国会说汉语的人也日渐增多。想赚中国人的钱,就得学会和中国人沟通,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李愚他们来到a国,遇到的当地居民或多或少都能说几句汉语,有一些还能应付比较复杂的对话,这倒是省了李愚他们不少事。

耳环男开着三轮车离开了,临走之前,悄悄地向李愚打了个招呼,说未来如果在a国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可以联系他,显然,他是发现蔡梅林比较大方,认定他们这伙人是不错的主顾。

纹身汉子领着李愚一行走进了那片帐篷区,李愚发现,这里虽然没有固定建筑物,一看就是一片临时营地,但装备条件比他们刚刚到过的尾村要强得多。四下里扎着的帐篷,都是高级货,从面料和做工都能看得出来;在帐篷外面或站或立的那些文物贩子们,一个个也都穿得非常考究;一些保镖或者助手模样的人在用瓦斯炉做着吃的,旁边还摆着罐头、啤酒等物品,甚至还有非常精英的咖啡具。

在帐篷区的一角,立着一根挺高的天线。李愚不认识那是什么,但董柏林知道,那是一台移动式通讯基站,尽管前来参加交易的客商都被收缴了通讯工具,但作为交易组织方的忠笃团伙还是需要与外界通讯的,这台基站就是提供这种服务的。

纹身汉子带着他们一行人进了一座大帐篷,帐篷里摆着桌椅,还有电台、电脑等物件,应当就是拍卖会的办公室了。看到他们进来,一位正在电脑前忙碌着的工作人员抬头问了一句:“你们是从中国来的吗是谁介绍过来的”

蔡梅林走上前去,向对方说了个名字,又递上了自己的名片。那工作人员点点头,接受了蔡梅林的身份。他拿出表格,让蔡梅林登记了一下,又收了一些费用,然后便叫过那名纹身汉子,让他去安顿蔡梅林一行休息。

与其他客商的待遇一样,蔡梅林他们领到了一套帐篷,需要自己找地方去支起来,这就是他们未来两三天在这里居住的场所。李愚他们刚才见着的瓦斯炉、啤酒、罐头之类,都是由忠笃团伙提供的,不过都需要收费,而且价格比外面市场上高出了五倍以上。

能够到这里来参加拍卖会的,都是有钱人,这些人是不会为了省一点小钱而让自己委屈的。蔡梅林、李愚也都是腰缠万贯的人,听完纹身汉子的介绍,眼也不眨,便让那汉子把各种奢侈品都送过来,价钱不论。倒是怀揣着一张visa黑卡的董柏林听说20块钱一瓶啤酒、100块钱一听罐头,心疼得脸上肌肉直抽搐,他的薪水不低,可也没法接受这样的消费啊。

“啤酒就不用了吧”

董柏林一边支帐篷,一边小心翼翼地向蔡梅林和李愚建议道,大家不就是在这里呆两天吗随便吃点方便面也就对付了,至于还需要啤酒、罐头啥的吗

“老董,你就别管了,这里的所有开销,我买单。”蔡梅林大方地说道。为了掩人耳目,他现在只能称董柏林为老董,不能称他的职务。

董柏林尴尬道:“蔡总,这不合适吧,毕竟你是为我的事来的。这钱,呃,还是我出吧。”

按照道理,李愚一行是为陈老的事情而来,生活开销自然是应当找青报销的。可问题在于,这里的支出根本就不是正常开销,一瓶啤酒20块钱,让董柏林如何向青报账犹豫之下,董柏林只能咬着牙自己认下了。

李愚笑了,他揶揄道:“董哥,你就别说这种大话了。不是小弟小看你,你真把这里的开销给出了,回去不怕嫂子罚你跪搓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