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两侧,只要战斗一打响,他们就从那里切断日军逃跑的退路,同时也切断连平和江西的一切联系。
“参谋长,军长前线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几个师长问,什么时候展开进攻”
一名参谋来到两人面前,低声询问道。
高东低头看了看表,才凌晨一点钟。
他对胡兴汉道:“我们到前线看看去,这个时候有点早,在等等”
两人说着,就在卫兵的保护下,快速朝前线行军。
半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了第一师的部队所在地。
此刻第一师已经分成了三个梯队,进攻,支援和后备,随时准备进攻。
高东拿出夜视望远镜,仔细的看着连平县的动静。
连平县里亮着灯光,虽然已经是深夜,但仍是照亮了半个县城。
将小小的连平县照的犹如黑暗里的一盏明灯,远远的就能看见。
在夜视望远镜的绿色柔光下,高东可以看见,连平县的防御并不是很强。
日本兵三三两两的在巡逻,至于一些军营门口,哨兵们甚至在睡觉,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警惕心。
高东放下望远镜,冷笑着说道:“日本人还真把这里当成大后方了吗,简直就是找死”
胡兴汉也笑道:“他们以为,我们拿下了司前镇,肯定会去追他们的主力部队。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我们不去救广州,反而来抄他们的后路”
“行了,让部队准备吧,凌晨三点,准时发动进攻。那时候,也是人最困的时候”高东吩咐完,便和胡兴汉一起去了后方。
这一仗,就全部交给前面的几个师长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连平县的鬼子陷入了迷迷糊糊的状态。
就连那些巡逻的鬼子也有些精神萎靡不振,甚至有些偷懒的直接靠在某处偷偷睡觉。
他们完全就没有任何察觉,死神已经悄悄的靠近到他们的身边,锋利的死亡镰刀随时会向他们的头上砍落。
日本人之所以会这样,还要归功于他们的指挥官安达二十三。
因为安达二十三固执的认为,解放军一定不会来攻击连平,而会去拯救广州。
所以他之前才会向安藤利吉请战,所以他会如此的不重视连平。
夜色越来越黑,转眼已经快要接近凌晨三点。
准备进攻的部队此刻已经补充了水分和食物,士兵们精神奕奕。
坦克部队和伞兵师的吉普车,已经悄悄的开到了最前线,距离连平县只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就等着最后进攻的时间到来。
凌晨三点整
突然,一发炫丽的红色信号弹急速的向天空飞去。
紧接着,从连平的四面八方,有六颗红色信号弹急速的升空。
黑夜被红色信号弹染成了一片血红,连平县里浑浑噩噩的鬼子机械的抬起头,看着红色信号弹升到最顶端,一时间竟然都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杀啊”
轰轰轰
坦克猛地向连平县外围开火,炸的正在巡逻的鬼子死伤无数,一时间半个连平县的外围都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
刘猛一声令下,伞兵师全体出击,所有的吉普车如同奔腾的野马,飞快的冲过这一公里的距离,向连平县笔直的冲去。
哒哒哒哒哒哒
吉普车的速度很快,拉到极限后,一公里的速度对于他们来说只是眨眼就到。
刚接近连平县,就开始向外围逃跑的鬼子展开了狂猛的扫射。
如同暴风雨般的子弹劈头盖脑的向敌人扫射而去,杀的鬼子尸横遍野,没过一会儿就堆了一大片。
县城外的进攻,彻底惊动了城内的敌人。
安达二十三正搂着一个女人睡觉,听到枪声和爆炸声,吓得他连裤衩都没穿,急的从床上就跳了起来。
身旁的女人惊恐的惨叫,安达二十三气的一脚踢过去,让女人暂时停止了叫喊。
他匆匆穿了衣服,刚冲出门,就看到县城外围火光冲天,到处都是奔跑逃命的鬼子,各个衣衫不整,显然都是从睡梦中刚刚被惊醒。
“长官,支那人打来了坦克,还有很多装着重机枪的小车,全部杀过来了”
几个鬼子疯狂的跑到安达二十三面前,激动的朝他大吼。
安达二十三睁大眼睛,不可思议的吼道:“这怎么可能支那人,不是应该去广州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轰轰轰
一连串炮声突然响起,打断了安达二十三的思绪。
他现在心里要多苦就有多苦,好不容易才逃脱了解放军的掌控,怎么现在又是他碰上了,他怎么就这么倒霉。
怒吼声中,安达二十三也不管连平县了,此刻他只想快点逃离这该死的地方。
“快,跟我撤退,离开这里”安达二十三急的大吼。
他知道连平县肯定是完了,要是不尽快离开这里,肯定要被解放军杀掉。
轰轰轰
此刻,坦克部队已经从连平县的正面冲了进来,鬼子的防御阵地在顷刻间便被踏平。
从军营里冲过来的鬼子,还没有进入阵地,他们的阵地就已经没了。
此刻,大批的鬼子直面冲击而来的坦克,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哪里还敢停留,几乎是人人掉头就跑。
“杀啊伞兵师往县城南面杀”刘猛在无线电里大吼。
冲进县城如同狼群般的吉普车,骤然转变了方向,朝着县城的南面杀去。
而紧跟着坦克部队进来的第一师和第二师,一个从正面推进,一个从县城的北面杀了过去。
日军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根本就抵挡不住解放军的进攻。
第一集团军势如破竹,一个劲的向前冲杀,日军则节节败退,连一次有效的防御都没有组成。
很快,伞兵师便占领了城南面的日军后勤仓库,这里可是安藤利吉三十万大军的补养基地。
而第二师则占领了鬼子的野外战地医院,俘虏了大部分的军医和护士,还顺带占领了鬼子的物资仓库。
那里存放着汽油,以及各类军需物资,可谓是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