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3(2 / 2)

因为这是一种刚刚研制的新型炸弹,所以绝大多数人对他并没有多少了解,他们只是认为这是一种很普通的炸弹,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任务。

27艘飞艇在空中排列着整齐的梯队,在发动机的轰鸣中,缓缓地朝着俄军后方阵地飞去。

如果说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飞艇不得学会了什么,那就是组织编队,组织编队轰炸,每三艘飞艇编成一个小队,九艘飞艇组成一个中队,三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三角形的梯队,与空中飞过时,投掷的炸弹密度最高,威力自然也是最大的。

几乎是在俄国人发现这支庞大的飞艇部队时,就立即发出了空袭警报。毕竟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他们已经付出了血的代价。

为了躲避轰炸,俄国人将他们的军火库,营房,修建于森林之中,以借助森林的树冠隐蔽自身,不过尽管如此,目标仍然会暴露飞艇艇员们的眼中。

而且除了空中的侦察之外,还会有大量的侦察兵渗透敌后,以弄清敌人的虚实,并掌握敌军的战略部署。这一切无不为轰炸提供了方便。

在飞艇出现之前,距离前线5公里,既可以被视为后方,十几公里外甚至可以被视作大后方,毕竟陆军的重炮射程有限,即便是炮兵也不习惯,攻击十几公里外的目标。

但这一切随着飞艇的出现都结束了。对于飞艇儿而言,十几公里与数百公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在眼皮下进行轰炸。

为了应对飞艇的威胁,俄军将部队以及军械仓库后置。反正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顶多也就是都飞那么几十公里。

在飞艇缓缓的俄军后方飞去时,沿途的俄军总是不断地发出警报,或许这是俄国人唯一能做的事情飞艇的速度是其最大的软肋,使得俄国人拥有了足够的预警时间。

尽管如此,但在空中的飞艇却可以通过路线的调整,从而令俄国人无法对其路线进行预测,进而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绕了多次远路以避开俄国人之后,27艘飞艇组成的庞大编队,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

在飞艇发动机的轰鸣声中,地面上却是一团混乱,那些正在享用着午餐的俄罗斯士兵,甚至来不及逃跑,他们只是惊讶的看着空中,看着那些给大地投下阴影的飞艇,在惊讶于他们的庞大时,同样惊讶于为何没有得到预警,当然,只有极少数的人注意到这些飞艇是从他们的后方出现的。

在俄罗斯士兵惊慌的躲避时,空中的飞艇编队已经开始下降高度,瞄准地面的目标,做起了轰炸准备。

在降底到不足六百米攻击高度的时,李兰勤看到乱成一团的地面上到处布满了值得攻击的目标。

“好吧你们这些老毛子冻了一个冬天,现在是时候给你们加加温,暖和暖和了,毕竟春天到了不是”

看着地面上的那些用一种惊诧的眼光向空中望着的,并四下逃散的俄军,李兰勤自言自语,

现在冰雪正在消融,来自南方的暖风正在吹拂着西伯利亚的大地,在空中的艇员们看来,既然春天来啦那就送给俄国人一个春天的礼物吧

随着传音管传出投弹的命令声,投弹员不停的拉下投弹杆,那一枚枚由东北兵工厂制造的“怒龙之焰”,便拖着呼啸声朝着地面飞去。

“咻,咻”

在那刺耳的呼啸声中。在地面上的俄军官兵看着一个银白色的炸弹摇晃着,从引头飞艇腹下投落的时,那些惊恐的俄军望着空中落下的炸弹,立即卧倒在附近的战壕之中和平地上。以躲避来自空中的轰炸。

过去的经验告诉他们这样,完全可以躲避空中的轰炸,以及地面的炮击,但他们现在不知道这次轰炸与过去的不同。

“嗵”

伴着一声并不算剧烈的爆炸声,一道长达数十米橘红色的火龙出现了,火龙几乎沿着炸弹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向前喷涌了数十米。

数千度的高温和带着十数米高火焰瞬间笼罩了那片区域。与普通的炸弹相比在其威力范围内完全没有任何爆炸死角。即便是躲避在战壕中,亦或是趴在土地,也会被烈焰所吞噬。

当怒龙之焰爆炸后,虽然只燃烧了数秒,随着一阵上升的黑烟,烈焰也就消失了。

就在一切看似结束的时候。那些被微量装药被炸飞的,飞溅到卧倒在地的俄军身上的凝固汽油,就象猪油膏一样粘稠而耐烧。

在这片俄罗斯士兵的集结地,此时到处都可以看到那些浑身燃烧着火焰,发出痛苦地嘶喊声俄罗斯官兵。

这些陷于烈焰中的俄罗斯官兵,试图用他们的双手去拍打着燃烧的身体,但是却越拍火越大,他们的是双手将那些油脂摸遍了全身。

那些试图在地上滚动,以让烈焰熄灭的俄军官兵,同样也是弄得全身是火。偶尔一些身体燃烧着的俄军,因为身上着油脂较多,在他们挣扎时,总是会把油脂甩在周围,边上的人要尽量远离着变成火人的战友,因为这些火人的拼命挣扎时,总是会把身上的燃烧油块甩到旁人身上形成二次杀伤效应。

在这片俄军的集结地,此时,就如地狱一般到处可见惊慌失措到处乱跑以躲避变火人地战友和空中的轰炸的俄军官兵,那些火人发出凄惨的嘶吼,在他们的哀嚎声中,轰炸仍然在继续进行,见不到一丝停止的意思。

“轰、轰、轰”此时携带着燃烧弹的飞艇以中队为编队在战场上任意轰炸那些有价值的目标,他们的目标并不是人,而是军火库,兵营以及其他建筑。

相比与人,那些木质的临时建筑的目标,无疑更大一些,更适合空中的轰炸,不过只是片刻功夫,这里所有的一切就已经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轰”

伴着一声巨响,燃烧着地弹药堆发生了剧烈的徇爆,成千上万枚炮弹的爆炸扬起的黑烟腾空飞腾直入近百米高的空中。

第225章春天里的瞬间求月票

呼伦贝尔草原作为地理名词,在四个月前尚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但是现在随着海参崴战事的结束,随着东北军的主力西调至呼伦贝尔大草原,加之俄罗斯不断的往后贝加尔地区增调军队,在时间进入1901年4月时,这片千年的荒原,已经成为了为世人所熟知的地区,几乎全世界都在关注俄罗斯的后贝加尔,关注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关注着即将于这里打响的大会战。

自战争爆发地来,驻守在荒凉的边境线附近俄罗斯军队,发现对面的中国军队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发起进攻,至少没有直接进攻赤塔,而是在推进数十公里后,即停止了继续推进,开始在借助森林、坡地构建起了防御阵地,而俄军自然也是当仁不让的于其对面数百米至数公里处修建起了工整。

随即开始了长达两个月的对峙,中俄两军在彼此防线上构建了一条对峙线。不过对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做什么,实际上,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中俄两军都在不断的调兵遣将,以为下一步作战做好准备。

2月,俄罗斯军队14万人,东北军52万人。

3月,俄罗斯军队175万人,东北军221万人。

4月1日,俄罗斯军队402万人,东北军386万人。

经过两个月的调兵遣将,俄罗斯军队终于赢得了战场上的优势,当然他们的优势仅仅只是兵力上的优势,中俄两国近百万军队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对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一时间,英、美、德、法、意等各国军事观察员纷纷进入中俄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