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使用玻璃板”
除去因为没有支撑架操作起来不甚灵活外,杜洋并没有觉得这个相机与他先前使用的相机有什么大多的区别,所以很容易便上手学会了使用。
“用的是胶片,毕竟,玻璃板太容易碎裂了,所以,我们借鉴了塞洛格胶片的技术,制造了这种仿玻璃板胶片,拍摄的效果很不错,虽说现在还没有投入市场,但是”
脸上挤出些笑容,孙田宾笑说道。
“我想公司也需要一位摄影师试用它,怎么样,老同学,要是满意的话,咱们可以签一份试用合同只要你签个字,它就归你了”
签试用合同,杜洋当然不会拒绝,不过,这并不是他的主要来意,在老同学提起的胶片的时候,杜洋像是找到知音似的有些激动的说道。
“子田,我还以为,就我一个人这么想,是这样的,我这次来是想”
说话的时候,杜洋已经拿出了他的“设计图”,更准确的来说是一个构想。
“我是这么想的,能不能直接用电影胶片充当相机胶片,你看,我们可以在这里装一个小型的胶片盒,然后”
指着图纸上的方盒,杜洋一一说道着他的构思,实际上他的构思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缩小电影机,使用18x24毫米画幅的电影胶片作为相机的底片。
“你的这个构思有点像是美国柯达公司的
ownie相机,”
作为相机工程师的孙田宾自然曾知道去年刚刚推出的
ownie相机,实际上公司正在仿制这种相机,对于东北的几乎所有的企业来说,购买原型逆向仿制一直都是其学习吸收西方技术的基础,甚至贸易公司最重要的业务并不是出口,而是进口购买西洋最新式设备、仪器。
“我知道,不过,这不一样,
ownie相机的没有办法调整胶距,而且,他和电影机并没有多少区别,只能拍摄固定距离的影像,我的想法是子田,记得咱们在学校的时候,玩过的那个老式的单筒望远镜吗”
接着他翻过那张机盒的简易图纸,这次孙田宾看到的是一个类似与单筒望远镜的“镜头”,然后只听到杜洋解释着。
“我的想法是借鉴单筒望远镜的调节方式,对焦距进行调整,就像折叠皮腔一样,只不过后者是通过皮腔进行调节,而它是通过前后镜头管的伸缩,这样也许可以做得更轻便一些,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它甚至可以塞进口袋里”
说完,杜洋抬起头来,有些激动的看着孙田宾,尽管他们都是毕业于上海的同文学校,只不过杜洋并没有考入大学,而是进入了专科学校,孙田宾则成为了光学器材工程师,这也是他向其求助的原因。
眉头紧锁着,孙田宾看着老同学的设计,更准确的来说,这只是一个构思,但是这个构思却像是打开一扇窗户似的,让身为工程师的敏锐的觉察到其中的优点,更加小巧、易用且便于携带的相机如果能够制造这种相机的话,它很有可能将会改变一切,非但能让摄影变得非常容易,而且还能够为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
“嗯,我觉得可以试一试,不过你要知道,这可不是三两天就能造出来的”
“没造出来之前,我先用这个”
扬了下那台已经盒起来的折合相机,杜洋笑说道。
“不过,我希望还是你们能快点,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试用者”
“快,我们尽量吧,你应该已经知道了”
话声稍稍压低一些,孙田宾有些犹豫的说道。
“现在军队的定单,都已经排到几个月以后了,望远镜、炮队镜,嗯,还有你们军队成天催着的步机枪瞄准镜,总之,至于你的这个”
军队的定单,一直以来光学仪器公司都是更多的依赖军队的定单,在这个时候公司自然更专注军需品的生产,而不是民品的生产,不过瞧着老同学的脸色,孙田宾又把话峰一转。
“不过,你放心,我肯定会特意特办,嗯,我看看不能不能把这个交给试验车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应该不会耽误你用它老同学,也就是你,我能开这个后门”
“子田”
心知军方定单重要性的杜洋听老同学这么安排便连连点头说道。
“这可真是麻烦你了”
第190章不列颠治世求月票
伦敦的冬天绝少下雪,就算下雪,也只是维持一两天。1901年的这个冬天,雪断断续续地下并非地面上铺盖厚厚雪粉的寒冬路面上的雪刚开始融化,天空再度飘雪,使人感觉很糟糕。
对于作为江南人的林子鱼而言,他早已习惯伦敦的这种阴寒,与江南的那种冬天有点儿相似,而且走在路上的时候,脚步加速,人自然也就不觉得冷了,下雪的日子却很讨厌,路面全是半融掉的冰和水,走路时得相当小心,脚步一旦放缓,湿冷的空气蚀骨不,伦敦的冬天谈不上冷,相比于东北,伦敦的冬天,甚至有点儿像是初春。
伦敦的冬天雾很多,因此,在冬天的伦敦,每一分的阳光都是珍贵的,毕竟对于雾都的人们来说,冬天的阳光,有时候就像是金子一般的珍贵,毕竟在这个有时候能够长达十数日都见不到太阳的地方,阳光,从来都是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