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1(2 / 2)

海军燃料的燃油化,这一改变令东北海军舰队在未来的战争中比使用燃煤锅炉蒸汽机的敌国舰队更具灵活性,同时简化了后勤保障环节,大大提高了海军的出动频率。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验证。

“前后各装有1座沈阳兵工厂重新设计的305毫米50倍口径双连装主炮,这比起前代的战舰有更强大的火力。该炮塔可以左右150度转动,炮管能在仰角45度、俯角5度之间上下移动,471千克重的炮弹能以50秒1发的间隔射击。”

50秒1发,这是它的持续射速,尽管在英国的阿姆斯特郎公司设计“镇海舰”炮塔时,其它宣称其炮塔可以达到30秒一发,但在实际使用时,海军发现,那不过只是所谓的“最佳试验状态”,实际持续射速不过是15分钟一发,可即便如此,其仍然超过同时期的同类舰炮。

而与镇海号的炮塔不同,“经海号”的炮塔则由沈阳兵工厂设计,其内部结构更为复杂,也更为科学,加之又对火炮进一步改进,从而令其达到了一分钟一发持续射速。

“副炮则为4门254毫米50倍口径单装炮。该炮塔可以左右160度转动,炮管能在仰角30度、俯角5度之间上下移动,235千克重的炮弹能以2分钟3发的间隔射击,射程达24600米”

在“经海舰”的最初型制中,其设计为四座双联203毫米副炮塔,但海军会议中“十英寸”与“八英寸”的争执中,最终十英寸舰炮凭借着其二级炮的威力,击败了威力较小的八英寸舰炮,成为海军装甲巡洋舰的主炮。

这种变化自然也随之影响到了“经海舰”,因为八英寸舰炮的停用,“经海舰”的副炮亦需要进行改造。因为重量、尺寸等关系,使得当时已经开工的“经海号”只能改用单装十英寸炮塔,淘汰了双联八英寸炮塔,不过代价是值得的,升级火力后的“经海舰”单舰火力相当于一艘一等战斗舰与一艘二等战斗舰,这正是海军选择十英寸的原因所在。

甚至就史司的了解,鉴于“经海号”使用十英寸副炮后火力的跃升,舰政处的那些年青人甚至设想起了统一火力的战斗舰,其不再采用十英寸副炮,而是清一色的十二英寸主炮不过就现在而言,还有太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152毫米45口径单装速射炮去对付鱼雷艇,而分散的设计是为了避免因单一命中而破坏掉密集的速射炮。上甲板的炮塔都有装甲保护,使其不容易被破坏。”

在史司的讲解中,唐浩然只是默默的点着头,对于海军战舰他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如果非要说懂得话,恐怕也就是知道重油、蒸汽轮机以及统一口径主炮是战舰时代的发展方向,至于其它,嗯,也就是在“经海舰”的讨论会议上,建议将其桅杆更换为塔式桅楼,以便于安装观瞄设备。

尽管现在诸如机械式弹道计算机、高倍率测距仪等新技术仍未发明,甚至各国海军的交战距离仍然停留在只有3000米的目视距离,但对于唐浩然来说,他却知道提升交战距离,对于海军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另一个时空中的对马大海战中,日本海军之所以能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将交战距离从3000至4000米猛然提升至6000米,正是凭借着这一距离优势,降低了俄国军舰的命中率,而战前的针对性的炮术训练,却令日本海军保持在平均水平之上,为其赢得海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东北海军能够训练自己的炮手们在60007000米,甚至10000米之外进行精确的射击,那么无疑将会掀起一场革命,毕竟在这个以英国海军为师的时代,各国海军无不是遵循着抵近射击的海战原则。

不过提升海战交战距离则是基于技术的进步,比如从几年前开始的望远镜瞄准具的普及,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就在几个月前,英国人研制成功了合像式光学测距仪,虽说那种光学测距仪不及德国的体像式,但后者却是世界之交的发明,而前者在这个时代无疑是跨时代的存在,当然,现在合像式光学测距仪仍然有所不足,但至少开启了一个大门加大交战距离的大门。至于高大的桅楼,既是为这一时代到来做出的准备,一但完成对光学测距仪的试验,东北海军将会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应用这一技术的海军。

“五艘“经海级”最快什么时候能够完工”

看着史司,唐浩然提出了一个他最为关心的事情,现在已经是1897年的9月了,最快五十个月后,西伯利亚铁路就会通车,可以说,在铁路修通之前,战争每提前一天,只会对东北更为有利,每推迟一天,都会对俄国人更有利。

如果,没有维特的“妥协”,唐浩然或许不会觉得这般紧迫,但是现在,维特的暂时妥协,却让唐浩然意识到,这件事的背后绝没有那么简单,现在东北非但不应该放松警惕,甚至还应该加强战备,以备将来的那场决定两国命运的战争。

而对俄备战的核心是什么

是军舰

是一支足以挑战俄国人的舰队,一只由六艘战斗舰,八艘等同于二级战斗舰的装甲巡洋舰为核心的大舰队,而这支由十四艘战舰组成的舰队,除去两艘于英国定购的万吨级装甲巡洋舰之外,其它十二艘军舰完全由中国自行建造,但至今只有两艘镇海级服役,至于其它的十二艘主力军舰,将会在未未三年内先后服役。

“首舰经海号现在已经完成40,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的这个时代就会完工,其它三艘姐妹舰中最晚开工的“平海号”,已经于四个月前在仁川船厂开工,现在无论是大连亦或是仁川,几乎每一个船台上,都在建造着军舰,阁下”

看着身边的这位元帅,提及正在建造的军舰时,史司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词“下饺子”,可不就是这个词吗现在东北海军就是如同下饺子一般,在未来三年之中,将会有上百艘军舰下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造一只如此庞大的舰队,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史无前例的。

“三年后,你的麾下将会拥有一支整个亚洲最为强大的、足以令整个世界为之震惊舰队,即便是皇家海军亦无法轻视他的存在”

意识到自己同样也是这只舰队缔造者之一的史司,在“最为强大”时,他有胸膛微微一挺神情中尽是发自内心的得意,因为这支舰队的核心,正是由他设计和建造的。

“三年”

缓声道出这个时间,唐浩然的眉头微微一锁,盯视着坞中的巨舰,他的心思不禁一沉,在唇边喃语着。

“俄国人,会给自己那么多时间吗”

第166章潜伏者第一更,求月票

1899年12月。

圣诞节前夕,连降数日的雪,将伦敦城的街道染成了白色,冬日里的雾与雪和在一起,只使得视线更加的朦胧。刺骨的北风吹过泰晤士河那肮脏的河面,今年的这个冬天似乎比往年更冷一些,就像是西伯利亚的寒流吹至伦敦一般很少结冰的泰晤士河上结了一层冰,冰并不算厚,但是在停个冬天,似乎带着别样的意味。

天空依然下着大雪,这样的天气,又是星期天的早上7点钟,就连伦敦桥上也没有别的什么行人,只是偶尔会有往圣保罗大教堂方向的马车经过,证明着在这个早上除了可怜的约翰施特兰以外还有其他伦敦人在活动。

走过桥后,裹了裹竖起的大衣衣领,感觉到街对面的那名巡警正在注视自己,约翰施特兰很自然地掏出怀表看了眼,身上穿着一身黑色的呢绒大衣,头戴呢绒帽的他迈着不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