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细细寻思一二,反倒是不禁佩服起唐浩然来了当初唐氏的风头何等强劲,可他一得到东北,立即后撤千里,那里有一丝“壬辰之乱”时,欲取江山于已的威风,随后的数年沉寂,若非是偶尔其一些举动与内地相关,只恐怕人们都会忘记东北还有那么一位“唐大帅”。
人家之所以没争第一,不就是因为这第一,实在是太过惹眼。
但话说回来,即便是北洋不去争这个第一,除了北洋谁能又能当得起这个第一
“荃帅”
若是说过去,这荃帅只是一个“体已”的称谓,那么现在,这相比于大人、总督什么的,这“某帅”反倒是名正言顺的称谓,甚至现如今就连同那身官服,大家穿的都越来越少了,至于所谓的“总督”,不过只是旧名旧例罢了。
“听说,朝廷那边觉得江西匪乱日紧,拟再调一镇禁卫军往福建,以防乱匪祸乱福建”
轻言轻语中,张佩纶倒是说出了另一件事来,这事看似与北洋没什么关系,可在做的又岂有憨人,不过只是一提,立即有人接腔说道。
“哼哼,他爱新觉罗家的打的如意算盘,以为调走了一镇禁卫军,咱们就能放起手来和东北撕这不是想坐山观虎斗嘛”
“可不是,就是想坐收渔翁之利。以我来看,咱们就回了他们,让他们死了这条心,”
“话也不能这么说,可若是,若是当真调走一镇新军,那这咱们这边”
可以说,这是简单到甚至没有任何策略的游戏,其简单到会让人一眼看出朝廷用意来,但纵是李鸿章面对这个诱饵,也为其中的益处而大为心动。有时候,总是如此,最简单的计谋,就是最有效的计谋。
“嗯,容我再想想”
而对朝廷抛出来的诱饵,心有所思的李鸿章,却只是抚须不语,他当然知道,吞下这个诱饵意味着什么
第138章内忧之因求月票
作为“民间机构”的“东亚经济调查局”其主要从事“经济调查”,以便为北洋公司提供情报咨询,最多只是与经济统制委员会有一定的联系,毕竟其在名义上是属于“东亚经济基金会”,而这一基金会却又受经济统制委员会的扶持。
与之类似的“民间机构”,经济统制委员会通过基金会扶持资助了数十家,其扶持它们当然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如东亚经济调查局,其接受扶持的原因是基于经济情报上的需要,毕竟经济统制委员会需要制定种种经济计划,还有如科技调查局那样的机构,他们更是承担着对西洋各国科技发展调查工作,可以说东北的技术引进、设备引进完全依赖这一机构提供的技术支持,甚至就连同大连船厂采购的万吨水压机,更是早在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刚开始试制时,科技调查局便获得了这一信息,准确的评估其价值,然后建议公司加以引进,当然,最好能够实现国产化。
而相比于科技调查局决策着东北的技术引进,“东亚经济调查局”却有些不显山不露水几乎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这个机构,除去每天递交的数以千页的经济情报资料外,委员会几乎不会与其发生联系。
似乎他真的是一个民间机构,与政府没有任何联系的民间机构,只是接受一定的资助罢了。
嗯,当然这是表面上的
实际上,它是对东三省总督负责,更准确的来说,是向唐浩然本人负责。在情报局的日常工作,包括每一个官员的任命、所有工作人员的晋升,都会强调一点,情报局直接向总督本人负责,至于东亚经济调查局只是一个伪装。
三年前,当东亚经济调查局的雏形“统监府情报处”成立时,谁也未曾想到,有朝一日,那个只有几十人的情报处,会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上千名职员的庞大机构,非但如此,还建立起了调查员学校以培养调查员,而在那些学校中,甚至还有局里通过一些渠道,从各地收养的孤儿,其中不乏西洋人毕竟东方人与西洋人的相貌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他们才会收养西洋裔孤儿,对于加以培训,以备将来之用。
总之,经过几年的探索,情报局变得越来越专业,正在一步步的摆脱了最初的原始。成为这个时代,最为专业的情报机构。
但这一切,对于外界而言,仍然是个秘密,正如情报局本身一般,或许在官方称谓中依然保留着“情报局”,但那只是一个联络机构,甚至就是在总督府内部,也没有几个人知道,远在郊外的那座“东亚经济调查局”,才是真正的情报局本部。
但秘密就是秘密,不为人所知,在某种程度上,这正是情报局所需要的不引人关注,无人注意,只有如此,他们才能够尽可能的收集更多的情报。
一辆马车驶出了情报局位于的那片树林后,便于公路上奔走着,被两头高大的西洋挽马牵挽的洋式马车,不紧不慢往市区内行驶着。
一个多小时后,洋式的马车来到了大连城市中心的府邸街,这条街道上无一例外的都是府中高官的官邸,寂静的街道上,鲜少见到普通的路人,只是街心花园中,似乎有一些便衣警察在暗自巡逻。
尽管这条街道是开放的,但因知道住在这里的人们大都是身份显赫,所以很少有普通百姓进出这条街道,所以倒也显得很是清静。
马车停了一处大门外,车上的乘客下了车,直接走到大门处,卫兵对乘客的证件稍做检查之后,便打开了大门。
进入官邸的乘客走在树荫下,可以看到地上有些一落叶,此时秋色已浓,不过那草坪依然青翠非常,对于李幕臣来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到老师的家中,但却是第一次见到老师全家人都在官邸后方的花园草地上侧背对着他的是夫人,穿着一袭汉服的夫人则于一旁抱着尚不足周岁的小姐,似乎正在教着大小姐走路。
如果说现在的东北那些贵妇之间流行什么服装,只需要看夫人就行了,夫人身上的汉服就是最直接的信号,正如官员们关注着大帅一般,那些太太们所关注的自然是夫人,夫人身上的穿着打扮,总决定着东北的潮流,这甚至出现在调查局的情报上诸多成衣铺最希望的就是能够将新式的混杂着西式蕾丝等工艺的汉服赠送给夫人,这意味着财富与潮流。
而夫人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几乎每一次公开活动,夫人都会换上一身雍容华贵的汉服,搭配上奢华的首饰,进而带动整个东北的女装风潮,在内地,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东北,这人们却已经习以为常了。甚至就连李幕臣的太太与朋友之间,谈论最多的话题永远都是“夫人今天会穿什么”或者“夫人在用什么”、“看什么书”。
当然,作为老师的学生,李幕臣的太太每个月都能够接到府中的邀请,与几位太太一同来到府中作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