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9(2 / 2)

“您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老掌柜的脸上依然堆着招牌式的笑容,

“就说咱大清国吧,你说现在这时局又岂是一水儿清,谁是忠谁是奸若是当真有汉奸且不说天津的中堂大人,便就是主持东三省的唐大帅,那可也是朝廷旨下的东三省总督,当年也是跪在太后老佛爷面前言道过吉祥的臣子不是,照这个理去了,那您说他是不是汉奸所以我才说,这忠也好,奸也罢,不过都是用药的引子罢了,到最后啊,还是要靠拳头说话,谁家的洋枪多、兵多,谁就是忠”

尹隶宸暗暗吃惊,现在这错综复杂的、让人看不透的局势,倒被这位中药铺老板一语言中了可不就是这个理嘛,现在地方上之所以日夜练兵,练的又岂是兵,练的是这乱世中立足的根本,也是各家总督的胆色和将来。

“哎,国之将乱哪”

两人正在闲谈的功夫,店门口进来一位主顾。此人年约三十出头,身材不甚高大,宽脑门儿,高颧骨,厚嘴唇,高耸的眉弓下,一双黑亮的眼睛炯炯有神;头戴青缎便帽,身穿一件圆丝细夏布长衫,脚蹬双梁布鞋。进了店门那几步走,更是走的呼呼生风,不经意地带出身上的“功夫”,显然不是寻常一般人。

“来了您呐”

老掌柜暂且中止了闲谈,上前招呼道,虽然是生客,也笑脸相迎。

“这位先生,您是抓药啊,还是来歇歇凉儿”

“抓药。”

那人递过来一张方子,一口湖广那块的官话,说话的时候,那身上更是透着骨子里带着的官气,不用问见多识广的掌柜也猜出这位爷的身份来,定是位官爷,还是大权在握的官爷。

“劳驾,您给抓快点”

“好嘞,”

老掌柜伸手接过方子,连忙又客气着。

“这位爷您坐下歇会儿,这就给您抓,说话就得”

可那人却不坐,双手背在身后,抬头浏览着店堂,目光落在了镌刻着刘墉遗墨的抱柱上,细细地观看。

“但愿世上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这人嘴上念叨站这抱柱了上的对联,好一会又轻声嘀咕道。

“像是刘文清公的遗墨”

虽说这人的话声不大,可越还是传到了尹隶宸的耳中,于了他又连忙多看上几眼,能一眼看出是刘文清公遗墨的人可真不多,毕竟这对联上并没著着款。

实际上自从那人一进门,尹隶宸就在一旁打量着他,依稀觉得似曾相识,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他是谁。待到那人背手而立,凝视抱柱上的楹联,猛然从那副神情辨认了出来,不觉倏地站起,试探地问道:

“这位先生,请问您可是贵姓孙”

“嗯,”

那人蓦然回首,诧异的看着身边的这位老兄。

“不错,先生怎么认识我请问您是”

“子民兄,”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尹隶宸顿时兴奋地欢声叫喊道。

“您不认识我了我姓尹”

“姓尹”

孙起云端详着面前的这个人,似乎有些印象,多年前赴京赶考时,好像结识过一位姓尹的老弟,难道就是眼前这人。

“莫非你是君平老弟”

试探着问了一声,立即让尹隶宸连忙点头说道。

“是啊,是啊”

“你真是君平”

孙起云一阵惊喜,当年赴京赶考时,认识的几位外省旧友,能再相逢实在是缘份。

“多年不见,为兄居然没有认出老弟来,实在是抱歉的很”

久别重相逢的两人四手相握,只显得颇为激动。

“君平兄”

尹隶宸瞧着面前的多年前结识的好友,连忙询问道,

“您这次进京是”

现在没有人还把会考当成会考,对于许多读书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投奔地方各督,毕竟委官之权尽在地方,而不在中枢,想到明年的会试,难道眼前的子民兄依然如自己一般尚在为前途奔波所以才来京赶考。

“我刚刚到京,亲朋故旧还没有来得及一一看望,”

孙起云并没有直接回答,然后又把话峰一转。

“今天得遇贤弟,真是太好了”

“可不就是这个理,子民兄,这次来京住于何处如若不嫌弃,不妨住于小弟家中”

尹隶宸的这话倒是发自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