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1(2 / 2)

尽管这篇文章中没有提及更多的问题,亦没有提及更多的细节,但是却一针见血的将国人身上诸多毛病毫不客气的直指而出,而指出诸多毛病以至劣根之时,却又提出了根治之法,欲挽愚民两百四十八年之弊病,唯有加以教育。这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但如何教育国民,进而重拾中国礼乐文明之邦旧貌,这是摆在统监府,更准确的来说,东北总督府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伴着汽笛声,一艘从山东或江苏驶来的西式大帆船驶进了港口,在过去两个月里,每天都有数艘洋式帆船进入大连、牛庄或者其它几处港口,而这些帆船无一例外的带来了移民。与过去依靠百姓自发的闯关东不同,现在东北总督府成立后,却是大范围的吸引移民来东北,甚至提供免费的船票。

免费的船票、现成的熟地以及免费的教育,在总督府出的宣传员中,东北的一切就像是天堂一般,山东人两百年多来便有闯关东的习惯,稍经宣传员的鼓动,便有数十万计的移民开始经由海路进入东北,而宣传员的脚步甚至一路走到了江苏、安徽以至河南、湖北等地,这些不知闯关东为何的百姓,仍然被宣传员们口中美好的许诺所吸引,向往着那有如天堂的地方。

“所有移民必须进入移民登计处进行登计,未登计者将得不享有移民福利保障”

纵是在船上,那些卖掉家中可怜的田地房地,拖家带口的不远千里来到东北的百姓们,也于船舱中了解了所谓的“移民福利”,那移民福利指的是每人五亩的田地以及种地的农具,而最为宝贵的却是那半年的口粮。

对于这些一贫如洗的百姓来说,初来东北的他们,完全只能听任移民处的摆布,而没有任何反抗之力,更准确的来说,很是听话的他们根本就未生出任何反抗之心,甚至生怕因为自己不听话,失去了“移民福利”。

当一船数百说话带着皖北口音的移民,踏上码头后,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尚着那宽度不过只有一米多通道进一栋建筑的时候,他们无不是都显得有些紧张,而移民登计处就设在这座仓库之中,来自各地的移民将会在这里进行登计。同时进行简单的身体检查以确定身体的健康情况,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避免他们将传染病带入东北,而随后他们就会被送进新移民培训营,在那里进行六个星期的培训学习。

那些忐忑不安的移民并不知道,在未来的六个星期之中,他们所接受学习以及培训,不过只是开始,甚至只是整个国民改造计划中的一个环节,对于总督府中的官员而言,他们并没有盲目的把于朝鲜实施的一切冒然带入东北,而是首先选择了另一个更容易的突破口新移民,相比于普通百姓,衣食无着的新移民无疑更为顺从,在“改造时”不易激起反抗,因为他们对政府有所求。

与身边的那些大字不识的村夫不同,少时家境方还凑和的李文亮曾读过几年私熟,虽说家境没落了,可身上那件干净的青袍却仍显出了他于别人的不同,此时他带着老婆孩子往前走着的时候,神情显得有些惶恐,尤其是在一边那些穿着洋装人,瞧见有人乱蓬蓬的试图往前挤时,手中棍棒立即毫不客气的抽了上去,直到那人返回队中,方才作罢,而这一幕,却让李文亮生出一种身陷虎口的错觉来。

“他爹,不会出啥事吧”

媳妇紧张的握着男人的手,另一只手则死死的抓住儿子,生怕有人抢走儿子似的。

“能,能出啥事,你没听人说嘛,这可是总督衙门开的”

安慰着媳妇的时候,强自撑出一副无所谓模样的李文亮,终于随着人流走到一个书桌前,书桌后坐着一个穿着洋装的年青人,李文亮的些不知所措的看着这个青年。

“你叫什么名字”

抬头看到眼前这个面相憨厚的三十多岁的内地移民,李春华随口问了一声,问话时握着笔的手已经开始准备在登计表上记录着眼前这个男人的名字了,

“回,回大人话,小人,小人名字李文亮”

青年人的问话,让李文亮有些窘迫的开口答道,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登计,但是对于像他而言,这些显然是可以接受的,更准确的来说,是他无力抗拒的,既然到了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那就任由对方拾掇吧

“籍贯。”

“年龄。”

“民族”

前面的两个问题都还好,到了“民族”这,李文亮还是愣住了,啥是民族对方的诧异让李春华头也不抬的说道。

“就是问你是汉人还是满人”

“汉人,汉人,大人,我是汉人”

没错,就是汉人,这汉人就是民族吧

“那就是汉族了,记住了你是汉族堂堂正正的汉族明白吗”

“是大人”

问答之间,尽管依然还有些不明所以然,但最终李文亮依然从这个年青人的手中领到了一张登计表,他的手紧紧的捏着这张记录着他和老婆、儿子身份的登计表,这薄薄的一张纸,关系到他家未来的十五亩田,还有他家的将来。

带着老婆和儿子,朝铁栏杆的另一边走去时,李文亮似乎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全地生活,已经开始向他招手了,当他走出那仓库时,那阳光照在脸上的时候,他难的露出了一丝笑容,十五亩地或许不能与少时相比,但对于三口之家来说,却已经足够了。

在正午的阳光中,李文亮肩背简陋的行李,拉着儿子往前走着,而小脚的媳妇则步履艰难的跟在他的身后,对于媳妇来说,男人就是她的天,就是她的一切,出了仓库,再往后去,又是一片房屋,房层建在一片铁丝网中。

这里就是移民教育营了

就是先前那位大人说的教育营,为什么要进教育营李文亮不知道,但他却知道只有从这里走出去,他才能得到那十五亩地。

打量着眼前的移民教育营,望着铁丝网后的一排一排地房子整齐划一的排列着,铁丝网后的空地上地那些穿着整齐的百姓,好像是在排着队,就连同走路的时候都排着齐整的队列,甚至还发出“左右左”的号令。

他们这是在干啥

“从行李里取出你的换洗衣服,把行李包装进袋子里头,给你,这是你地行李包的号牌,行李消毒除后凭牌领取”

铁丝网的入口处,一名事务员拿对一脸茫然的李文亮说到,同时又将一个大口袋递给他,那声音中完全没一丝情况,对新移民的行李进行消毒除虫是必须地,甚至有时候还需要对这些移民进行消毒杀虫。

“啊哦、哦”

茫然而又顺从的把自己的行李装入了白色布袋里头,李文亮心头不由的一紧,那行李中的衣裳里还缝着几两散碎银子,除了身上的那几钱碎银,那可是他的全部家当了。

“那包上都是上着铅封的,你先排队去洗澡,你身上的这身衣服也要除虱,这个号牌收好,到时凭牌去领你的行李,当面检查一下铅封和布袋是否完整,如果不完整,肯定会赔给你的”

这里没有谁会瞧得上这些新移民口袋里的那点散碎银子,负责分发行李包的事务员一边说,一边将把布袋口的拉绳拉死,然后又用压铅机把铅夹压实,给布袋上了铅封,可纵是如此,在行李袋被丢进铁桶的的时候,李文亮的心还是一紧,官府赔银子可能吗心里嘀咕着,那边的却又有人嚷了起来。

“大家排好队,男女分开,男的沿着这边进入男浴室,女的从另一边进女浴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