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2 / 2)

“阿齐格的300骑兵要么渡河迎战,要么就坚守大营,只能眼睁睁看着我军骑兵在东岸烧杀抢掠,将数以万计的辽东汉人和牛羊马匹尽数掳走,然后渡过勺子河,向孤山大营发起进攻。”

黄龙等人深吸了口气。

在赶来皮岛的路上见过两艘500吨战舰对岸上的孤山大营发起炮击,因此他们相信朱道临的话。

数千装备先进遂发火枪的新军和800骑兵。定能在上百门舰炮的掩护下轻松登陆,但是他们不知道遂发火枪与骑兵对战谁优谁劣,因此他们认为阿齐格率领的3000铁骑绝对会奋起迎战。

尚可喜颇为担心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阿齐格性格暴躁。麾下的15个牛录战力很强,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数万辽东汉人和牛羊马匹被掳走,到时候说不定将会是一场恶战啊”

朱道临笑道:“不怕他恶战,就怕他不战而逃,哈哈对了,尚将军,你打算什么时候把广鹿岛交给我”

尚可喜和黄龙等人微微吃惊。看到郭中骏和姜玉龙等将领乐呵呵站在一旁,尚可喜考虑良久不舍地拖延起来:“这个目前不但有3,000弟兄窝在岛上。弟兄们的两千多家眷也住在岛上。”

“这几年老老少少就靠岛上的千多亩地和一片盐场过日子了,要是搬走的话,一时半会儿没地方安置啊”

朱道临点点头:“其实早在兵部文书下达之后,尚将军就应该奉命行事。把麾下将士带到金州卫。把家眷送到山海关以南的安置区才是。”

“不过尚将军的难处我也能理解,不如这样吧,岛上的弟兄和乡亲算6,000人,我给每日5两银子的搬迁费,我再送给尚将军2,000石粮食,明天尚将军回去就可以带走怎么样”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尚可喜再不愿意也不行了,他拥有六十多艘大小战船和30多门火炮。数年来一直占据广鹿岛骑墙观望,朱道临突然提出的要求彻底断绝了他心底里万一不行就投降满清鞑子的退路,所以尚可喜犹豫良久十分矛盾。

可朱道临提出的要求名正言顺,给出的补偿确实丰厚,边上的黄龙和高明城都嫉妒了,要是他尚可喜还不答应的话,不但得罪了先礼后兵的朱道临,还会得罪一直以来反复催促他率部充实金州卫的顶头上司黄龙和高明城。

在这种情况下,尚可喜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将军打算什么时候接防”

朱道临明确回答:“打完孤山大营这一仗,出战的数千官兵和8艘大小战船就会开赴广鹿岛驻扎,与金州卫的将士们相互守望,并肩作战。”

尚可喜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好吧,回去之后在下立即搬迁至金州卫,绝不会耽误将军的事情。”

黄龙得到尚可喜麾下数千老卒,高兴不已,哈哈一笑向朱道临大声保证:“将军请尽管放心,在下回去之后,立即率领麾下弟兄出击盖州和庄河,怎么也要把盖州和庄河的2,000鞑子牵制住。”

朱道临满意地予以回应:“此战过后,我定会上奏朝廷和皇上,为将军和金州卫的将士们请功”

黄龙和高明城大喜,立刻向朱道临致谢,唯独尚可喜一脸苦笑无可奈何。

崇祯六年,五月初十,上午八点。

九艘150吨至300吨级帆桨战船鱼贯驶入威化岛西侧的主航道,对鸭绿江西岸鞑子军队占据的九连城进行一个多小时的持续炮击。

由主将吴季诚和总镇抚官李玉鸣率领的东江新军6,000将士,自炮击开始的那一刻起,迅速踏上百余艘民船连接而成的浮桥,携带大量武器装备源源不断登陆威化岛,沉寂数年的鸭绿江两岸再次进入你死我活的战争状态。

朝鲜5,000军队镇守的义州城内外,此时已是一片混乱。

数以万计的朝鲜平民、辽东流民和各地商人,聚集在城池与大江之间的江岸上,在隆隆炮声中翘首眺望江对岸笼罩在硝烟和火光之中的九连城,以及往来于江面上的上百艘大小运输船和牵引火炮战马登上威化岛的数千大明东江新军。

阵阵惊呼声和激动的喝彩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长约八百米、高度不到六米的义州西城墙上,挤满了衣甲不整、紧张观望的朝鲜官兵,首次见到安装在战舰上的上百门火炮持续攻击敌军阵地和城堡,从未有过的巨大声势和摧毁力令朝鲜官兵无比恐惧。

绝大多数官兵在长达一个小时的炮击声中,心神巨震,目瞪口呆。

包括义州防御使郑金一和赶来义州观战的安州防御使李勘在内的朝鲜将领在内,此刻已经被大明军队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攻击力所震撼,没人注意到源源不断登上威化岛的东江新军队伍中,还夹杂着66门用马车承载的锻造火炮和大威力臼炮,更没人知道,此时此刻大明军队除了在义州方向展开大规模进攻外,上游70里河口两岸段同样炮声如雷,枪弹如雨。

死守河口营寨的400余鞑子军队、600余名鞑子商人和牧民,在1200名大明将士的两门臼炮和密集弹雨打击下,仅半个多小时便死伤大半。

士气如虹的千余大明将士已经冲入被臼炮炸毁的营寨栅栏,对龟缩在营区纵深处的两百多名鞑子残余展开密集射击。

s:谢谢彪骑兵大大的月票鼓励未完待续。

第四三九章战云弥漫

斑驳陈旧的西城门楼上,相貌堂堂、蓄着五缕长须的安州防御使李勘发出了一声长长的低叹。

他转过头扫视了一下肃立在身后和左后紧张凝望远处战火的军中将校,考虑良久,最后还是拉住了并肩而立的义州防御使郑金一的胳膊,压低声音,非常客气地询问道:“郑将军,在此之前,东江新军主将吴季诚将军是否与你通过气了”

身材敦实、四方脸膛的郑金一将目光从硝烟弥漫、大火熊熊的西岸方向收了回来,摇了摇头,缓缓转向满脸关切的李勘,狭小的双眼里满是无以言语的苦涩:

“东江新军昨天中午抵达之后,尽数进驻南面两里老渡口上方的废弃营垒和两个交易场,招呼也不打就派出十几个小队沿江征用民船,用大把大把的铜钱和银两大肆收购木材、绳索等物,转眼间便招募了八千平民为他们搭建营房,加工船板,由始至终没和我们打招呼,根本就不把我们放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