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羽啊,你这是找某算旧账啊”李绩尴尬道,“那次,某也同样挨了陛下的训斥啊”
尉迟恭没好气道:“你俩够了那件事明明是大功一件,你俩还互相埋怨个什么劲啊这是在向我们变相显摆吗”
“哈哈哈哈”众人都大笑起来。
分割线
今年的大年夜,李世民的心情格外舒畅。战事进展顺利,颉利又表示要归顺大唐,已经派了使者来长安。被突厥压在大唐头上十几年了,一朝翻身,怎能不让李世民开怀
更重要的是,灭掉突厥,是在他李世民当皇帝时做成的这件事,而不是他的老爹李渊。儿子替老爹雪耻,这就更长脸了。这也向世人证明,他李世民是个明君。三年前玄武门之变的阴霾,也多少去了一些。
大年夜,李世民大宴皇室成员。不但太极宫中的皇子、公主、后宫嫔妃都一同赴宴,连已经搬出太极宫的李渊及其嫔妃,还有住在长安城的那些亲王、郡王、嗣王、公主们,以及他们的家人,也在受邀请之列。
李世民这就是显摆,向大唐皇室显摆他的功劳。
宴会上,宾主频频举杯,其乐融融。可是,李世民也注意到,参加宴会的九江公主似乎闷闷不乐。
宴会散去后,李世民就把九江公主喊到了他的寝宫。
“八娘啊,方才的宴会上,朕似乎见你有心事啊”李世民问九江公主。
“啊没有啊我一直就是这么个性子。二哥别多想。”九江公主连忙说道。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是因为你的亲事,还在跟朕怄气呢。”
“二哥,你真想多了。你今年没有将我指婚给长孙嘉庆,我已经很满足了。”九江公主说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今年大唐有战事,某跟长孙顺德说过了,前方将士在拼命,此时皇家不宜举办婚事。这才将你和长孙嘉庆的婚事推迟到明年。这门亲事,虽然你不乐意,可朕也有难处啊。唉”
九江公主一听李世民的话,脸色暗淡了。
“二哥,如没别的事情,我想歇息了。”九江公主说道。
“去吧,想开些”李世民点了点头。
九江公主离开了立政殿。
李世民望着九江公主离去的背影,摇头叹气不止。
第543章大捷报
大年过后,正月初六,朝廷开始正常办公。
早朝过后,李世民把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三人留下来议事。
这三人,是如今大唐对突厥战事的朝中总调度。年前,杜如晦因为病情恶化,向李世民告病请休。李世民便让兵部尚书侯君集替代了杜如晦,参与了三人组的工作。
“三位爱卿,朕将你们留下,是想听一听你们对突厥战事的看法。”李世民开宗明义的说道,“颉利已经请降,这场战事,也已经休战。到底该如何结束这场战事,朕一直颇为犹豫啊。不知三位爱卿如何看”
三人考虑了一会儿,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臣以为,颉利绝不是真心请降。执失思力来朝中已半个多月了。他代表颉利向大唐提出的条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留颉利的封地和治下子民。也就是说,颉利只是名义上归顺大唐。实际上,他的势力并未有影响。颉利显然是在图日后重振。这如何使得”
侯君集道:“臣也同意长孙大人的看法天才医仙
。如今,各路大军已对阴山形成包围之势。不如,一举攻破阴山大营,将颉利擒来长安,免除后患。”
李世民望向房玄龄。房玄龄却只捋着胡须做思考状,并不发言。
李世民只好自己说道:“朕何尝不知颉利是假意投降,图日后再起。可是,颉利已经请降,大唐若再攻打他,就失了道义了。”
房玄龄这时发言了:“陛下,不如先派出使臣前往突厥,走走这个过场。至于是战是和,还是让前方的将领视和谈的情况,自己决定吧。”
“房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答应颉利的条件,故意把和谈弄崩”侯君集问道。
房玄龄一笑,道:“某可没这么说。不过,颉利想保留他的封地和子民,这一点,大唐决不能答应。既然是投降,就应该像主动归顺的杨政道和突利一样,任凭大唐处置。”
“房大人,你这不还是想把和谈弄崩,逼着颉利继续与大唐对抗到底嘛”侯君集笑着说道。
房玄龄道:“兴许,颉利迫于形势,能够退一步,真心投降呢”
“他要是真心投降,他就不是颉利了。”侯君集道。
“颉利若不真心投降,那就是他的不是了。大唐打到他真心投降就是了。”长孙无忌也笑着说道。
李世民道:“那就按玄龄的意思办吧,先派出使臣,与颉利和谈。该派谁去呢”
长孙无忌道:“非温彦博莫属。他对突厥最为熟悉。”
李世民眉头一皱,道:“温彦博的确是最好的人选。可是如今天气严寒,温彦博今冬身体也欠佳,却是不良于远行啊”
“哦,臣倒是忘了温老的身体状况了。”长孙无忌说道,“要不,就换民部尚书唐俭”
“嗯,唐俭的确是比较适合的人选。”李世民思虑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暂定唐俭了。回头,朕再召集大臣们议一议和谈之事。”
既然君臣议定了坑颉利的“阴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侯君集三人便要陛辞。
李世民又道:“三位爱卿先不忙回衙,朕今日想去探视一下克明的病情,不如三位爱卿陪朕一起去吧。”
三人一愣,互相对视了一眼。房玄龄朝李世民一拱手,道:“陛下,您亲自去探望克明可以,但却不能以探病的名义。”
“这是为何”李世民诧异道。
房玄龄道:“自古,臣子生病,只有在病危之时,君王才会亲自探视,以示恩宠。克明虽然患病,但却还未到那一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