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空降贞观 > 分节阅读 162

分节阅读 162(1 / 2)

办宴席来,倒是更加热闹了。

朝中高官来的不少,中低层官员来的就更多了。赵云泽父子都被封了爵,但凡脑子没有问题的官员就能看出这位赵爵爷的圣眷来了,哪里有不上门套套近乎的也幸亏赵云泽如今的家宅比较宽敞,要是还在延康坊的那个小院,今天还真容不下那么多客人。

阎立本、方直、马周、尉迟宝林、秦怀玉等年轻人,帮着赵云泽忙里忙外,倒也没冷落了任何一个客人。

到了分桌敬酒之时,赵云泽先进了堂屋去敬朝中的高官们。尉迟恭冷着脸说道:“鹏羽,某真后悔去年将你招入军中。”

“尉迟叔叔此话何意啊,难道某做错事了”赵云泽不解的问尉迟恭。

尉迟恭没好气道:“这还没出一年呢,你小子接连三次大办宴席,某这一年的钱币俸禄,大半都当随礼进了你小子的钱柜了。”

“呃这个”赵云泽不知该说什么了。

“哈哈哈哈”与尉迟恭一桌的客人都被逗得大笑。

“那尉迟叔叔赶紧催宝林兄再生个孩子呗,又或者,您老人家再纳房小妾。到时候,您送出去的随礼不就都收回来了。”赵云泽说道。

“对对对,俺看还是老黑纳房小妾靠谱。有泰康堂的保健药酒喝着,包你立马再添一儿子。到时候就是双喜临门啊,那贺礼指定收的哗啦呼啦的。”程咬金打趣尉迟恭道。

赵云泽听了程咬金的话,登时被雷的不轻。什么叫立马再添一儿子双喜临门老程难道是想要尉迟恭喜当爹不成

“老妖精,我看喝你家的喜酒才最靠谱”尉迟恭对程咬金说道。人家尉迟恭和程咬金显然没有赵云泽那龌龊心思。

“俺喜从何来”程咬金纳闷道。

尉迟恭朝院里努了努嘴,道:“跟处默在一起的那女娃,难道不是你将来的儿媳妇”

众人一听,连忙都透过堂屋的门口望向院子里。

众人视线越过院中饮宴的客人,就见到程处默正在南墙根的一棵大树下跟一个少女聊天。

那少女不是别人,正是赵云泽在讲武堂特勤署的秘书黎莉。离的太远,看不清程处默和黎莉脸上的表情,可二人之间的距离仅半步之遥,一看这二人的关系就非同一般。

赵云泽心中一动,黎莉也十五岁了,程处默十七岁,这二人也早都到了朝廷规定的男女适婚年龄了。若真的成就这桩姻缘,倒是圆了程夫人的一桩心愿。

“那女娃是何人呀”程咬金问赵云泽。

“这女孩叫黎莉,在讲武堂做事呢,颇有才情。她祖上是北魏的句容县男、鹰扬将军黎嶷。”赵云泽介绍道。

“哦,倒也算是名门之后。”程咬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哈哈,老妖精,处默厉害呀你就等着出彩礼下聘吧。”尉迟恭大笑道。

“嘿嘿、嘿嘿”程咬金光剩下傻笑了。

第329章又是一年至

腊月十六,讲武堂放寒假。不过学员们却不能归家,而是被打乱分配到了长安城的各处军营,进行实习。一直要到明年正月十六,他们才重新回到讲武堂学习。讲武堂的营地,一下变的冷清了不少。只剩下教习营、警备营和特勤署的人了。

腊月二十二,程处默大婚,娶的,自然是黎莉。

这二人的婚事可以算是自由恋爱的结果了。也非常水到渠成。程咬金向赵云泽打听了黎莉的情况后,又问过程处默自己的意见,便托赵云泽向黎莉的哥哥黎仁提亲。

黎仁和黎莉的祖上,是南北朝时北魏的句容县男、鹰扬将军黎嶷。后又经北齐、隋两朝,黎家家世败落。家族各支也都散落了。黎仁这一支,也并非是黎嶷的正房。

隋末大乱,黎仁的父母都死于战乱之中。黎仁带着妹妹黎莉四处乞讨为生。后来遇上了护龙会的火长老霍天魁收留,兄妹二人便加入了护龙会。并且都学到了一身本事。

程咬金不嫌弃黎莉的出身,主动向黎仁提亲,黎仁自然应允。黎莉与程处默日久相处之下生情,对这门亲事也没有任何意见。

赵云泽这次大出血,给程处默上了三十贯的份子钱。让他颇为苦恼的是,黎莉成亲之后就不能再在讲武堂抛头露面做事了。她可不比方婷,与霍天魁夫妻二人本就是江湖人士,不会在意这些。国公府的儿媳妇,抛头露面终究碍于礼法束缚。

赵云泽没了秘书,无奈之下,把秦安弄进了特勤署,以流外文吏的职衔当自己的秘书。

论武艺,秦安比不上他的堂兄秦平。可要比读书写字,秦平就稍逊秦安了。赵云泽上半年出京巡视时,又与秦安相处惯了,便做出了这个决定。

赵云泽家里本就男仆过少,秦安又一出仕,家中平时就只剩下秦平一个男仆了。

赵云泽只好让秦平去人市,买了五个年龄在十三四岁左右的男孩进府,跟随秦平做事。

本来,赵云泽还想着亲自去人市挑人的,可是秦平却劝他说,郎君是个软心肠,怕是见不得人市中的那些苦命人。别到时候心一软,买回太多人来,把家里开成善堂了。

赵云泽听了秦平的话,也只好像鸵鸟一样将头埋在沙子里,不去看这繁华的长安城背后的阴影了。

国不强,民难安,天下可怜人太多,自己也真的救济不过来。还是做好本分,让大唐早日强盛,才是济民之本。

这五个男孩,秦茉儿为他们起名为赵温、赵良、赵恭、赵谦、赵让。他们以后便是赵家的家奴了。

腊月二十八,朝廷放了年假。贞观元年就要过去了。

这一年,大唐可谓祸福并行。关中、山东、河北遇涝灾;罗艺谋反、李幼良谋反、王君廓谋反、李孝常谋反、青州、泸州少数民族叛乱;重臣封德彝六月薨,民部尚书、八十岁的老臣裴矩腊月薨,这些,都不是福事。

但因为有了赵云泽提议的开中法,设立了常平仓、义仓,关中、山东、河北三地百姓没有因灾受太大损伤;各地的叛乱,也都很快被平定;讲武堂设立、护龙会改组,开中法、活字印刷术、玻璃等举措和新事物又为朝庭聚敛了财富。大唐大部分官员也都兢兢业业,维持着行政机器的运转。这些,又都是福事。最为令人欣慰的是,贞观元年这一年,境外的异族也都很给李世民面子,没有入侵的。这与往年一年到头各地都在打仗,有着天壤之别。

对赵云泽本人来说,贞观元年算是大丰收之年了。封爵、升官、迁居、添子,可谓喜事不断。

贞观二年的新年钟声终于敲响了,大唐,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正月初六的新年第一个朝会上,李世民依例发布新年诏令,调整官员职事。

今年的调整幅度很小,高层官员几乎没有变动。但去年七月才接替封德彝当上尚书右仆射的长孙无忌却被免职,调整为了民部尚书,只领开封仪同三司的虚荣。宇文士及补了尚书右仆射之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