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空降贞观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2 / 2)

“是呀,黄河向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尤其是下游流域,黄河动不动就决口泛滥、改道。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无数良田被冲毁,无数城乡被淹没,无数百姓深受其害呀”赵云泽也感慨道。

“善淤、善决、善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鹏羽对黄河之灾颇有见地啊”魏征深以为然道,“不知鹏羽可有治河的方略”

赵云泽一听魏征居然向他询问治河之计,立即摇头苦笑道:“魏大人还真看得起赵某从古至今,无数有大智的先人都致力于黄河的治理,可也没有锁住这条黄龙,某一介愚子,又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理黄河”

魏征微微一笑,道:“鹏羽太自谦了。在某看来,你可是大智之才。且不说其他,单是这开中法,若是实施得力,将为朝廷获得无数粮米。以后,赈灾就不愁无米下炊了。”

稍顿,魏征又道:“此次陛下派八路大臣巡视天下,其他几路,只是安抚地方,行劝农之事。唯独鹏羽与老夫的东路,却是担负着推行开中法,设立常平仓、义仓的任务。此行,你我任务艰巨啊”

赵云泽点点头,道:“魏大人也无需太过忧心,咱们带的那一船精盐,就是最好的引子。河南道、河北道的那些门阀世家,别看一个个都挂着诗书传家的名头,可是他们的眼睛,也是盯着银钱的。为了精盐的巨大利润,他们必会支持开中法的。”

魏征笑了笑,说道:“鹏羽弄出的这个开中法,确为奇思妙想。不过,单靠让世家门阀向朝廷捐粮,怕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今年只是在关内道和河北、河南两道设立常平义仓,那些世家门阀捐献的粮食也许能满足朝廷需要。可将来,大唐各道、各州县都要设立常平义仓,光靠世家门阀捐粮,怕是不够的。”

赵云泽道:“朝廷现在不是穷嘛,不让世家门阀捐粮,朝廷也无处筹粮啊等将来朝廷有钱了,开中法也可以因时而变嘛”

魏征点头道:“看来鹏羽对开中法已然有了全盘考虑,那老夫就不多置评了。”

稍顿,魏征又皱起眉头问赵云泽:“听陛下说,你曾言今年关中、河北、山东三地有旱涝灾害”

赵云泽稍稍一惊,心道:李世民居然连这件事情也告诉魏征了

“那是某的师傅曾经用占卜之术做过的推算,至于会不会应准,谁也不知道。”赵云泽解释道。

魏征长叹一声道:“难怪陛下亲耕那日,耕牛忽然跪地,上天也鸣雷示警。鹏羽师父的推算,有极大可能应准啊”

听魏征又说起祭农大典那天的事情,赵云泽猛然想起一事,连忙问魏征:“魏大人,某那日观陛下亲耕,是将粮种直接播于土地,难道民间也是如此做法”

“哈哈哈,看来鹏羽也是知农之人啊”魏征大笑起来,“民间自然不是如此做法。民间种粮,是要先将土地深翻,然后或起垄成墒,或培土为畦,再播撒粮种的。”

“那为何陛下却直接播种呢”赵云泽不解的问道。

魏征一笑,道:“鹏羽,你既然知农,那老夫问你一句,仲春之月播撒的粮种,可能出苗”

“这二月还是春寒料峭之时,无论是气温还是地温,都不适于种子发芽生根,怕是长不成粮苗的。”赵云泽一下想到了这个问题,心中也更加疑惑了。

魏征点头道:“陛下亲耕,所播撒的粮种,是用来祭祀先农的,根本就不可能长成庄稼。所以,也无需像民间那样精耕细作了。”

“哦,原来只是取象征意义啊我还真以为陛下会亲自种田呢。”赵云泽恍然大悟。

魏征摇头道:“虽然亲耕只是祭农、劝农,可陛下还真的要亲自种田。不然,如何以藉田之粮供奉祖庙”

“哦,是我误解了。”赵云泽会意道。随即,他又问魏征:“那现在民间用的耕牛,难道都不穿鼻环吗”

“牛穿鼻环鹏羽这是何意”魏征不解的问道。

赵云泽解释道:“就是用坚韧的数枝或铁环,穿透牛的鼻中膜,然后再在铁环上系上缰绳,这样,牛就听话了呀”

见魏征还是一副茫然的样子,赵云泽又道:“我与师父隐居山中时,也是种过地的。师父所用的耕牛,因为穿了鼻环,很好侍弄。耕地时根本无需另有人牵牛,只一人便可一手扶犁,一手用长缰绳控牛了。”

魏征的眉头皱了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忽然一拍脑门道:“老夫懂了老夫曾见过春秋时的铜牛尊,那牛尊的鼻子上,就穿有一硕大的鼻环。老夫还以为那是装饰品,如今听鹏羽一说,老夫才知道,原来春秋时的先人们,就已经像鹏羽说的一般为牛穿鼻环了。今人倒是埋没祖先的智慧了”

“啊春秋时的古人就知道给牛穿鼻环了”这下轮到赵云泽惊诧了。

魏征点点头,又道:“咱们此次巡视,不妨将这牛穿鼻环的做法也一道推广开”

第269章暗算

船行两日,到达洛阳。

古都洛阳,在隋朝时就是东都。隋炀帝杨广后半生的大半时间,也是在洛阳度过的。

贞观初年的洛阳,朝廷虽然还没有正式定位为东都,但在民间百姓看来,洛阳的地位,依然仅次于长安。

事实上,洛阳城的繁华,比长安更甚。洛阳虽然不是平原地形,但其“居天下之中”、“九州之腹地”,水陆交通都极为发达,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天下通衢”之称。

独特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使洛阳城成为了沟通南北东西的物资集散地,同时也造就了人口的汇聚。

洛阳城内,隋朝时建立的洛阳宫,比都城长安的大兴宫太极宫前称还要雄伟阔大。洛阳的丰都市,比起长安东西二市加在一起还要大一倍。仅凭此两点,就能看出洛阳在大唐的地位。

魏征和赵云泽的东路巡视组,其主要任务并非劝农,而是要在河北、山东两地推广开中法,设置常平义仓。因此,洛阳并非东路巡视组的重要停驻之地。但洛阳此时却是河南道的采访使衙门治所所在之城,所以,就算是应付走过场,东路巡视组也要在洛阳停留几天。

东路巡视组到达洛阳时,已近天黑。洛阳城的官员将东路巡视组迎接入城,又为他们设宴接风洗尘。之后,便安排住宿之所。一干人也就休息了。

第二日,魏征以天使身份召见洛阳城的官员,向他们传达皇帝李世民的劝农谕旨。赵云泽陪同魏征会见了洛阳城的官员。

下午,赵云泽便耐不住性子了,他跟魏征打了声招呼,便换上一身便衣,带着程处默和秦安出门了。

赵云泽第一个去处,便是想到洛阳宫参观一番。可是,等到了洛阳宫才发现,他连宫墙都接近不了。这里居然比长安城太极宫的警卫还要森严。

无奈之下,赵云泽只好放弃了参观隋唐第一宫的想法,又领着程处默和秦安去了丰都市。

丰都市也叫“南市”,位于洛阳城南。

一进丰都市,赵云泽的眼睛就不够用了。乖乖龙地洞,这里也太繁华了

丰都市内行人摩肩擦踵,商铺摊位林立。操着各地口音的商贩,向人们吆三喝四的兜售着各种商品,居然还能看到不少牵骆驼的胡商。

如果不是知道如今的大唐国力还很贫弱,单看洛阳丰都市的繁华,赵云泽还真以为大唐已经到了盛世了呢

或许,再过几年,长安城的东西二市也能如丰都市这般繁华了。赵云泽不由想到。

赵云泽边走边看,尽情的领略着丰都市这“盛世之姿”。尤其是街上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更是格外吸引赵云泽的注意力。大唐不愧是个开放包容的时代,那些年轻的姑娘、少妇,走在街头一点都不腼腆。偶尔的,某个姿色不俗的女子与赵云泽的目光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