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空降贞观 > 分节阅读 55

分节阅读 55(2 / 2)

李世民一直端坐马上,就置身于将卒们之中,一边看他们射箭,一边不时的做出点评,并且向将卒们传授他自己在射箭上的心得。遇有表现好的将卒,李世民便当场奖赏一些刀弓、布匹等物。将卒们大受激励。

程处默也被程咬金安排到将卒之中去演示箭术,虽然表现平平,但他却是今日在场之人年纪最小的一个,又看在程咬金的面子上,李世民同样赏赐了一些东西给程处默。程处默自然欢喜无比。

数百将卒全部演示完一遍箭术之后,李世民便安排看台上的那些武将们也置身将卒们之中,与将卒们零距离交流,指点他们的箭术。

李世民自己,则喊上赵云泽,进入了显德殿。

君臣二人于显德殿中隔着书案对坐。李世民开口道:“鹏羽可看出朕今日此举的深意了”

赵云泽答道:“陛下是想借这数百将士之口,向我大唐所有将士传达陛下重军、治军之决心吧”

李世民点点头道:“鹏羽所猜没错正如朕在殿外所说,我大唐虽以武立国,然如今国势贫弱,军中将士虽有战心,却战力有限。若继续如此,难以抵御外寇欺凌,也难以剿灭各路盗寇。国防不振,百姓难安,即使朕和一众臣子再有宏图伟略,也难以施展啊。更何况,朕初登大宝,突厥便上门欺朕,这口恶气,朕如何能咽得下”

“陛下是打算攻略突厥了”赵云泽猜测道。

李世民再次点头,眼神也变得凌厉起来:“朕打算用三年时间,整军备武。三年之后,灭此朝食”

赵云泽回忆了一下,在原先历史上,大唐就是在贞观三年年末,对用兵的。贞观四年,覆灭,颉利可汗也被李靖擒到了长安。原来,李世民在此时就已经在想着报仇了。

“陛下不以军卒卑微,以九五之尊之躯,亲自激励大唐将士习武,此举,定会振奋军心。若有三年时间整备,突厥覆灭指日可待”赵云泽边拍着李世民的马屁,边信誓旦旦的说道。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朕喊你来此,可不是为了听你吹捧朕的。”

得,哥们儿拍到马蹄子上了。

“陛下对臣有何吩咐”赵云泽连忙问道。

“武库别署建成后,鹏羽务必要尽心做事,争取为我大唐将士多造利器。如此,朕灭突厥的信心也更足一些。”李世民说道。

“陛下放心吧,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摆摆手,又道:“朕今日召你来此,并非只是为了武库别署的事情。朕还有一件要事需提前知会于你,好让你早作准备。”

“陛下请讲。”

“像今日这般的习练,朕打算长久坚持。每日至少抽出半个时辰,在显德殿庭,由朕与众大将轮番指点各卫将卒的武艺。”李世民说道,“朕在想,待武库别署开衙后,你每日里也抽出时间,来显德殿庭,将你那新式队列操典,授训于各卫将卒。再由他们将新式队列操典推至全军。”

“陛下,您不是说,要先看过全套的新式队列操典后,让您满意的话再推广至全军么,为何又如此急促了”赵云泽不解的问道。

李世民微微一笑,道:“朕那句话,只是因为那日当着辅机他们几个面,故作谨慎之语。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朕从军十数年,你那套队列操典到底是好是坏,朕观一斑而窥全豹。今日知会你,也并非是要立刻推广新式队列操典,而是让你心中有数,早做准备。”

直到这时,赵云泽才明白过李世民在殿外时故意突出自己的用意,他分明是在让那些将卒重视自己,以方便自己今后担任这些将卒的队列教官。

“臣明白陛下的心意了,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赵云泽拱手说道。

第108章讲武堂的构想中

李世民和赵云泽君臣二人于显德殿奏对,李世民提出,今后他要亲自激励大唐将卒习练武艺,整军备武,为攻略突厥做准备。

赵云泽在想,李世民此举,倒是具备了后世军校的雏形。只是,李世民目前的这种做法,相对于后世的军校来说,还十分稚嫩,也不够系统。

恰在这时,李世民发现赵云泽走神,便问道:“鹏羽在想什么”

赵云泽回过神,说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鹏羽有何事不明”

“陛下将那数百将卒每日召于显德殿庭,不知是只教习他们武艺呢,还是也教习别的东西”

赵云泽提出的问题,让李世民为之一愣,他随即说道:“朕原本是打算只教习武艺的,可是听鹏羽的意思,好像还有更好的想法”

赵云泽点点头,道:“陛下,那数百将卒,本就是各卫选出的军中佼佼者,他们的个人武艺,虽然不及陛下和诸卫大将军,但也都是小有所成者。陛下将他们召集于显德殿,实际上激励的意义大于授艺的意义。”

“我在想,既然已经如此做了,不如,在教授的内容上再丰富一些,将治军之道、行军作战之法也一并教授予这些将卒。如此一来,陛下就成为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一方面,他们能学到更为实用的东西;另一方面,陛下亲自教出的弟子,对陛下和大唐的忠心也更强。等他们学有所成,再分散安置于各卫当中,担任中低层军官,那么,我大唐军队的忠诚与战力,岂不是更上一层”

赵云泽的话说完,李世民惊的一下站了起来。他倒背起双手,在御案后面来回踱步,一脸的凝重之色。

“陛下,可是臣的提议不妥”赵云泽弱弱的问道。

李世民停止踱步,一抬手道:“不,鹏羽此提议,乃是开治军之先河的举措,朕以为不但十分妥当,而且,还应速行此措”

说完,李世民坐回原位,又道:“自古至今,只有少数出身将门的子弟或有师承之人,才会研读兵书战策,修习治军之道。大多数的中低层军官,却只能靠自身的历练,慢慢从实践中体悟这些东西。鹏羽方才之提议,却是打破传统治军之法的速成之道。大善大善”

赵云泽见李世民认可了自己的提议,便继续说道:“自古,文事有学堂、学子,武事却从无学堂、学子。陛下若能建一座讲武堂,为我大唐数十万将士培养专职军官,此举,乃是开历史之先河,陛下也定能成为一代宗师。”

李世民被赵云泽一个马屁拍到了痒处,顿时舒心的大笑起来:“哈哈哈哈,讲武堂这个名字起的好呀朕可不敢当一代宗师,但这建立讲武堂之举,却是速成强军的不二法门,朕岂能不行之”

不过话刚说完,李世民却又皱起了眉头。

赵云泽见状,忙问道:“陛下可还有什么顾虑”

李世民道:“若真要如鹏羽所说,建一座讲武堂,单靠朕一人,也难有充沛精力教授讲武堂的学子啊。”

“当然不能只由陛下一人担任讲师了,那些军中宿老,各卫大将军,都可以轮流到讲武堂授课嘛。他们久历军中,无论是治军之道,还是行军布阵的作战之法,其见识眼光和实际经验,都是最好的教材啊”赵云泽说道。

李世民犹豫道:“可是,自古学术,都讲究门第出身,鹏羽所说的这些军中宿老,他们愿不愿意将自己的心得教授于外人,朕心里也没底啊。”

“陛下您都能无视门第之规,将自身学识教授于大唐将卒,想来那些军中宿老们也定如陛下一般。”

李世民摇头道:“朕与他们不一样,凡我大唐辖境之民,都是朕的子民。朕对每个人都可以推心置腹,更何况是教授将卒技艺了。可那些军中宿老却不一样,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