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 / 2)

我们出城的人马全部歼灭。”

尉迟恭解说完,又叹了口气道:“赵小子,你不光要学会骑马,这行军布阵、审时度势的本事,也该好好学学。”

死黑锅脸,不提骑马就会死是吧赵云泽又无语了。

“赶紧吃吃饱喝足了,好有力气应付下午的战斗。”尉迟恭说完,又大口的嚼起大饼咸菜来。

然而事情的发展态势,却出乎了尉迟恭的预料。下午,突厥人并没有再次攻城。不但没有攻城,还主动后撤了几百米,仿佛泾阳城下有让他们特别害怕的什么东西,多离开这几百米,就多增加几分安全感似的。

“突厥人在搞什么鬼”

等了半下午,也没等到突厥人再次攻城,尉迟恭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立刻把阎立本、尉迟宝林、还有负责防御北门的几名校尉喊到了城门楼中。

“大总管,我也正在纳闷呢。就算不攻城,那直接回大营就是了。突厥人走又不走,打又不打,还后撤了数百米,实在令人难以费解。”阎立本也皱起了眉头,“后撤那么一段距离,似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啊”

“兴许是突厥人中午烤羊肉吃撑了,溜溜腿消化食儿呢。”尉迟宝林这时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还有闲心开玩笑。兴许是他中午吃大饼时咽反了方向,把脑子给塞住了。

“你闭嘴”尉迟恭恶狠狠的瞪了尉迟宝林一眼。

尉迟宝林一吐舌头,很听令的闭上了嘴。

“赵小子,你有什么看法”尉迟恭忽然望向赵云泽。

“那个大总管,这行军布阵、审时度势的本事,小子还得好好学学,不敢有看法。”赵云泽把中午尉迟恭对他说的话原封不动的奉还。

尉迟恭被赵云泽这句话噎一梗脖子,而后“嗤”的一声轻笑道:“是不想说出看法,还是压根就没有看法”

“是有那么一点愚见,只是不敢说出来丢人现眼。”赵云泽犹豫了一下说道。

“都什么时候了,你小子还藏着掖着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没人笑话你”尉迟恭发火道。

“我是这么想的,执失思力是不是接到了颉利的命令,让他暂缓攻城。或许,另外有任务派给他也说不定。”

赵云泽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他想起了史书中的一段记载。“渭水之盟”前,颉利曾派执失思力进入长安城,去见过李世民,以便试探大唐的底细。

“渭水之盟”发生的时间是八月二十八日,而今天已经是八月二十六日了,如果自己亲历的这段历史不出现分叉的话,那就是后天,执失思力就该进长安了。说不定他现在已经接到了颉利的命令,正在犹豫不决是继续攻城,还是直接撤军去执行颉利让他进长安的命令。

赵云泽之所以对这段历史知道的如此详细,是因为读军校时,教官曾让他们推演过“渭水之盟”时的敌我态势。

那位教官是个历史迷,尤其喜欢研究唐初的历史。因为史书中对于“渭水之盟”发生前的敌我战争态势记载不完整,教官这才让他们这些学员一起进行战场模拟兵棋推演,一来开拓学员们的战争思维,二来也是想试着推断出史书中未记载的那些故事。而这次推演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历史是无法还原的,谁知道当时的史官漏记了些什么鬼事情。

赵云泽的话说完,尉迟恭和阎立本对视了一眼,阎立本道:“赵校尉的这个推论,倒是不无可能。”

尉迟恭道:“要真是这样的话,倒是件好事,至少能拖延下突厥的进军速度。怕就怕,突厥人别有阴谋啊。执失思力这个人,很是狡猾”

尉迟宝林这时又闭不住嘴了,他两手一摊道:“管他有什么阴谋,反正咱们就这个样了,他来什么咱都接着就是。”

尉迟恭一巴掌拍在尉迟宝林肩头,呵呵笑道:“你小子这次倒是说了句人话。”

“宝林说的对,既然大家都一头雾水,那干脆别瞎猜了,各自做好本分,静观其变吧。”尉迟恭挥了挥手,各“神”归位。

一直到天色擦黑,突厥人也没再攻城。

夜间是不利于攻城的,尉迟恭松了口气,正准备回城中军营,赵云泽突然喊道:“大总管快看,突厥人好像要撤军”

第15章扑朔迷离下

第14章

“大总管快看,突厥人好像要撤军”

赵云泽一手指向突厥人的兵阵,大声提醒尉迟恭。

尉迟恭急忙望向城下。

只见所有的突厥人已经骑在了马上,本来一字摆开的兵阵,此时也分成三个梯队,正在交替掩护警戒,缓缓向远处退却。

尉迟恭一见突厥人的动作,皱起眉头说道:“怎么回事,难道是执失思力的计谋,想诱使我军出城野战”

“那我们怎么办”赵云泽问道。

“要是突厥人诱使我军野战,自然不能上他们的当;可要是不是计谋,突厥人为什么这么快就放弃攻城了呢”尉迟恭也拿不定主意了。

尉迟恭思索了一会儿,心中有了主意,他说道:“是不是真的放弃攻城,试探一下就知道了。来人,让尉迟宝林带上一千骑兵出城袭扰一下。告诉他,突厥人目的不明,让他自己机灵点,见事不好立刻撤退。对了,再让他提前安排好人手,准备随时接应”

有亲卫立刻出城楼去传达尉迟恭的命令。

只过了一小会儿,泾阳城城门打开,尉迟宝林带着一千骑兵冲出城门,奔着突厥人就杀了过去。

另有一队约八百人的骑兵,也出了城门,就在离城门不远处摆开了战斗队形,准备随时接应尉迟宝林的人马。

尉迟宝林一动,负责警戒的突厥骑兵也动了。两支骑兵队伍很快就撞到了一块儿。

骑兵交锋,落马就意味着死亡。突厥人多,尉迟宝林人少,唐军骑兵的个人战斗力也比不上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突厥人。双方只一个照面,互相穿透队形后,尉迟宝林的队伍便减员近三分之一。突厥人也丢下了一百多具尸体。

尉迟宝林牢记他爹的叮嘱,见势不妙,不再恋战,直接带着队伍往一边绕行,往城里撤退。

那队突厥骑兵也不追杀,任由尉迟宝林带队回城。

“大总管,末将不敌突厥人,损兵折将,特来请罪”尉迟宝林一进城楼,就跪地禀道。正式场合,他都是称呼尉迟恭为“大总管”,只有私下里才称“父帅”。

尉迟恭摆摆手,“起来吧,本来就是让你去试探突厥人的,你无罪”

赵云泽忙小声问尉迟恭:“现在能判断出突厥人的目的了吗”

尉迟恭点头道:“宝林撤退时,突厥人没有任何动作,看来他们是真的放弃攻城了。如果是为了诱使我军野战,或者借我军撤退之机随后掩杀进城,那么刚才突厥人就不会任由宝林他们进城了。”

赵云泽受教的点了点头,又往城外看了一眼,对尉迟恭说道:“突厥人已经走远了,我们要不要追杀一下”

尉迟恭摇头道:“突厥人是撤退而不是溃退,我军力弱,就算出城追杀也捡不到便宜,平白折损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