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让杨怀玉万万没想到的是,玉米和地瓜被运走后,他手下的禁卫也被调走了,但唯独他这个头领却没有接到任何调令,好像朝廷把他这个人给忘了一般,而按照军中的规矩,只要没有接到新的命令,那就要按照之前的命令行动,所以哪怕他保护的玉米和地瓜都已经不在这里了,但杨怀玉却还要留在这里,直接到接到新的调令。
赵颜听完杨怀玉的遭遇,以及留在这里的原因后,心中也不禁对大宋朝廷,主要是那些文官集团的阴险而感到震惊,像杨怀玉这种人,就应该把他放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可是那些文官们却把杨怀玉调回京城闲置,这简直是想用时间生生的把杨怀玉磨成一个废人,现在更是把对方扔到自已这里不管不问,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估计杨怀玉会在这里等上一辈子。
杨怀玉讲着自已的遭遇,同时也是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闷酒,最后带着六七分醉意,再也控制不住自已的感情,当下悲声道:“想我杨怀玉十二岁就跟着父亲在军中,十四岁第一次上战场,亲手杀死两个西夏士卒,之后的四年里跟随父亲南征北战,也立下不少的功劳,却没想到现在竟然落到这种地步,一身的本领无处施展,可悲可叹”
杨怀玉说着,伸手拿过桌子上的酒坛,嘴对嘴大口的喝了起来,他现在只想借酒浇愁,只有喝醉了之后,他才能暂时忘记心中的痛苦。
看到杨怀玉的样子,赵颜想劝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而且他也没有能力帮助对方,毕竟他只是一个清闲的郡王,虽然在军器监中挂了个职,但却没有多么权力。其实不但赵颜帮不了杨怀玉,甚至连赵曙这个皇帝对此也无能为力,因为打压武将已经在文官集团中形成共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宋的文官集团已经开始限制皇权,可以说大宋是中原历代王朝中皇权最受压制的时代,哪怕是身为皇帝,也需要按照文官们制定的规则来行使皇权,否则就会遭到文官集团的抵制,若是发生这种情况,皇帝最后也不得不服软。
比如赵颜的那位大哥赵顼,在历史上虽然极力支持王安石变法,但因为变法受到绝大部分官员的抵制,结果最后也不得不让王安石二度罢相,新法更是昙花一现,由此可知文官集团的实力。
眼看着杨怀玉一口气把酒坛里的酒给喝完,然后重重的把酒坛放下,两只铜铃大眼中也带上了几分迷离,看样子他已经醉的差不多了。这让赵颜再次叹息一声,勉强安慰道:“怀玉兄也不必自暴自弃,西夏未灭,北辽未平,朝廷总有一天需要大规模用兵,到时就是怀玉兄这样的猛将大放异彩的时候了”
赵颜说这些话连他自已都不信,毕竟他也知道政治集团之间的争斗是多少残酷,就算日后用兵,恐怕杨怀玉也不太可能受重用。
对此杨怀玉也十分清楚,只见他惨然一笑道:“郡王不必安慰杨某,自家的事情自家知道,我离开西军已经八年了,这八年里每天无事可做,虽然平时还能练武读书,但一个武将久不上战场,整个人就会慢慢的废掉,比如上次在西园,您身边的这个小丫头偷袭我,若是放在以前,恐怕她早就被我杀掉了,可是当时我竟然没有丝毫的警觉,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绝对是不可饶恕的,恐怕再过几年,我真的会变成一个废人,哪怕有机会再上战场,也只会是一个畏首畏尾之辈”
杨怀玉说话时虽然酒气冲天,但分析的却极为透彻,或者说这些他早就已经想明白了,只是平时不敢说,现在才借着酒劲发泄了出来,而且在说完这些话时,杨怀玉也不禁虎目含泪,为自已,也是为大宋的武将们感到悲哀。
看到杨怀玉悲愤无比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赵颜也不禁心中默然,之前他已经把火药武器搞了出来,但在大宋这个年代,光靠一两种先进的武器是不能完全扭转战争的形势的,最主要的还是大宋的军事制度,可是自已又能对做些什么呢
第一百七十二章赵宗晟来了
杨怀玉与他的父亲杨文广不同,虽然他自幼就在军中跟着父亲,而且也立下过一些功劳,但那些只是在为他日后领兵积累经验,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将领,就必须有独立带领军队作战的实战经验,否则他永远也只是一个将才,却不能成为真正的将军。
但是十分不幸的是,杨怀玉虽然积累了无数的经验,本身的性格也十分适合做一个将军,这点连他的父亲杨文广都对他十分看好,认为他日后的成就不在自已之下,可惜因为杨怀玉已经是杨家的第四代,所以从成年之后,就一直受到朝廷的打压,使得他根本没有带兵的机会,更不可能从一个将才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将军。
更加可怕的是,经过多年的闲置,杨怀玉从小培养出来的那种为将之人的警觉与锐气也正在慢慢消失,对此杨怀玉自已也有所察觉,虽然他知道放任这种情况下去的话,自已迟早会变成一个平庸之辈,就算以后有机会带兵,肯定也会变成一个畏首畏尾的庸才,但他却没有任何办法,除非他能够在锐气消磨干净之前上战场磨砺一番,这样才可能再次成长起来,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已堕落下去。
本来对于上面的这些为将之道,赵颜是不懂的,不过他从杨怀玉那里回到内宅后,把对方的事情告诉了曹颖,结果曹颖也是叹息一声,然后把上面这些为将之道讲给赵颜听。其实对于杨怀玉的遭遇,曹颖在之前已经隐约猜到了一些,但没想到朝廷里的文官做的这么绝,生生的把一个有希望成长起来的名将扼杀在摇篮之中。
想到杨怀玉的遭遇,赵颜也感觉心中沉甸甸的,接下来一连几天,他都把自已关在书房里,希望可以想到一个可行的办法能够帮助杨怀玉脱离现在的困境,这倒不完全是在帮杨怀玉,同时也是在帮大宋和整个将门,一来大宋实在太缺名将了,二来整个将门之中也只剩下杨文广这员老将在撑门面,万一哪天杨文广倒下,大宋的将门可就真的成为一个笑话了。
不过对于军事和政治这两方面,实在不是赵颜的强项,甚至他根本不熟悉大宋的军事与政治运作模式,有时还要向曹颖请教,所以虽然花费了几天时间,赵颜却没能想同什么可行的办法,倒是对一些武器的改进上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由此可知每个人都有自已的长处和短处,而军事和政治方面绝对是赵颜的短处。
想不到可行的办法,赵颜也只好把这件事暂时放到一边,不过对于杨怀玉他却没忘记,不但经常派人送去一些饮食衣物,有空时他也会去杨怀玉那里聊上几句,特别是对于杨怀玉当年与西夏军交战的事情,他更是十分感兴趣,因为在赵颜看来,北辽虽然是大宋的宿敌,但西夏却是大宋身边的一颗毒瘤,大宋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把西夏这颗毒瘤给拔掉,踏着西夏人的尸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