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赵颜的主动结交,苏轼和苏辙都感到有些摸不到头脑,不过对方表现的有礼有节,他们也不好拒绝,当下只好点头说定会在府上恭候大驾之类的客套话,然后这才坐了下来,更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赵颜竟然也一起坐了下来,好像要加入王诜他们这个圈子似的。
“哼,郡王殿下,我们在这里讨论诗词歌赋,你坐下来有些不合适吧”王诜刚才就被赵颜气的不轻,现在看到对方竟然坐下来不走,更让他感觉像是受到侮辱一般,毕竟在他们这个圈子里,每个人都是饱学之士,赵颜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怎么能和他们坐在一起
“你们讨论你们的,本王累了想要坐下来休息一下,绝对不会打扰你们的”赵颜忽然有些无赖的笑嘻嘻道,他知道自己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呆王诜面前就能起到恶心人的作用,当然他来可不仅仅是恶心王诜的,而是要用在王诜最得意的画技方面打败他,只是现在还没有到最后画画的时候,所以他只能坐在这里干等了。
王诜以前结交的都是风雅之士,哪里遇到过赵颜这样的无赖手段,一时间一也有些气结,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看到王诜如此尴尬,一直站在赵颜身后的薛宁儿忽然对他笑道:“王驸马与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大宋的青年才俊,奴家也是早就倾慕已久,不知可否让奴家也加入进来”
第八十章用儒学震死你们
薛宁儿的琴棋书画也是在东京城中有名的,甚至有些方面的造诣并不比在座的王诜等人低,再加上她又是东京城中有名的行首,平时别人想见她一面都不可得,所以别看她这个青楼女子的身份好像十分低贱,但是在这种士子间的聚会中,薛宁儿却是他们的座上客,所以对于薛宁儿的要求,不但王诜没有反对,连苏轼兄弟也都是高声赞同。
看到自己的待遇竟然还不如一个青楼女子,赵颜却是微微一笑,对于这些古代读书人的尿性,他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特别是像王诜这些无所事事的读书人,他们每天除了喝酒吟诗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追逐女人、名望,这点连苏轼也不能免俗,要知道苏轼也有过把自己怀孕的小妾送人的不光彩历史,由此可知北宋的读书人在私生活方面是如何的败坏
有了薛宁儿的加入,王诜与苏轼等人再次起了卖弄的心思,一帮人谈诗弄词好不热闹,而薛宁儿也不示弱,无论王诜他们讨论什么,她都能加入进来侃侃而谈,而且水平明显不比在座的众人低,这下更让苏轼等人大为惊讶,同时对薛宁儿这位第二行首也更加的倾慕。
赵颜可以肯定苏轼和薛宁儿等人说的都是大宋的官话,每个字也都知道什么意思,但是连起来却是一句也听不懂,这下他终于明白刚才曹嵩和呼延平为什么打死也不愿意来这边了,想想也是,明明大家都是一个嘴巴两只耳朵,可是自己却不听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甚至连人家骂自己都听不出来,连赵颜现在都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的侮辱,恨不得站起来就走,更别说那些心高气傲的纨绔子弟了。
听着苏轼等人的谈话,赵颜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后世大学上高数时的课堂上,耳朵边犹如几百个老和尚念经一般,根本听不懂在说些什么,只感觉脑子越来越沉,一时间竟然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赵颜不出声,苏轼等人也将注意力都放在薛宁儿身上,所以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把赵颜给忽略了,但是王诜却一直注意着赵颜,当他看到对方在自己这些人辩论之时竟然想要睡觉,心中不禁一喜,当下忽然开口道:“子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不知广阳郡王对此句有何感想”
正在打瞌睡的赵颜忽然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当下一激灵抬起头来道:“什么什么感想”
这时苏轼等人也才想起来旁边还有赵颜这位郡王,只是这时他们的讨论内容却从诗词转到了儒学方面,比之诗词更加的深奥,王诜竟然拿这种儒学问题来问赵颜,明显是想让赵颜出丑,只是这种手段有些刻意了,使得苏轼与薛宁儿等人都是眉头轻皱,觉得王诜的气量未免有些太狭小了。
“君子为儒将以明道;小人为儒,则矜其名。不知王驸马以为妾身的回答如何”薛宁儿忽然替赵颜解围道,再怎么说她和赵颜也是一起来的,而且刚才赵颜还答应为她画像,所以薛宁儿也不介意再帮赵颜一下。
“薛行首的回答果然精妙,只是本驸马却想听一听郡王殿下有何高见”王诜却是不依不饶的道,他本来就对赵颜无比厌恶,现在看到薛宁儿这样的色艺双绝的女子竟然也袒护他,更让他心中恼火,连平时刻意装出来的气量都顾不得了。
看到王诜一再追问,而且连驸马的身份都搬了出来,薛宁儿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同时心中也在鄙视王诜的气量狭小,而旁边的苏轼与李公麟等人也都是再次皱紧眉头,感觉眼前的王诜与平时的王诜实在有着巨大的差别。
赵颜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王诜竟然用君子儒和小人儒的问题为难自己,不过这却让他心中暗笑,当下大笑一声道:“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若是其它的问题,赵颜可能真的无言以对,但是君子儒与小人儒的问题却是个例外,他前世时最喜欢看三国演义,其中对诸葛亮舌战群儒那一段最为喜欢,而诸葛亮就是靠着上面这段话,把江东群儒驳的哑口无言,赵颜看的次数多了,自然也把这段话也给背了下来,结果刚好用上。
赵颜的话一出口,不但王诜脸色大变,连苏轼与李公麟等人也都面露尴尬之色,因为按照赵颜的说法,他们这些靠诗词书画出名的人几乎都被列入小人儒的行列,而且他们竟然还找不到话反驳。薛宁儿也同样露出惊讶的目光,扭头重新打量起眼前这位郡王殿下,这种藐视天下群儒的话,怎么看都不像是这位不学无术的郡王能够说出来的。
赵颜也知道自己这段话的威力,看到目瞪口呆的苏轼与王诜等人,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再给他们一点打击,于是站起来冷哼一声道:“儒者,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赵颜说完,似乎不屑于与王诜这些人坐在一起,转身就离开了这里。其实赵颜却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存货也就只有这些了,万一苏轼这些人再追问的话,那他可就要露馅了,而且凭着上面的小人儒与君子儒之辩,再加上北宋大儒张载名传千古的横渠四句,已经让苏轼他们足够震惊了,同时也树立起自己的高大形象,所以根本没必要再呆下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苏轼语气缓慢的把这四句话重复了一遍,只感觉这几句气势浩大,能够说出这几句的人,必须有着更加广阔的胸襟,想到这里,他不禁抬头看了离去的赵颜一眼,一时间感觉这位传说中的纨绔郡王好像变得高大起来。